邵建伟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三农”问题在我国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就如何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中国梦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国梦 三农 城镇化建设
前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案体深刻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形势,得出要想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基于此,党中央立足于实际,提出了一些促进“三农”发展的新观点新思想。
一、“三农”问题在我国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作用
(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为目标,而农村又是限制发展的一大因素,因而当下要想真正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计划就必须着手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因为农村的小康是全国小康实现的基础。如果从中国的国情以及历史发展来看,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三农”的现代化,而依据马克思理论,只有实现工农结合,消灭城乡二元结构,才能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二)中国富强美,“三农”是衡量标准。“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政府明确表示,中国要强大,首先农业要强大;中国要美丽,首先农村要美丽;中国要富裕,首先农民要富裕。
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之一,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四化”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从我国发展的大局来看,只有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才能实现我国的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三)碗装中国粮,百姓不心慌。所谓民以食为天,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对于拥有八亿多农民的我国来说,治国理政的关键还是为人们解决吃饭问题。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基础仍然不够稳固,安全形势依旧不乐观,就目前我国粮食的情况来看,粮食问题依旧没有符合要求。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强调,即时我们把国际上所有的粮食都买到手,也不够中国人们吃半年的,因此,我们要自力更生,立足于实际,不讨饭、不买饭,通过自给自足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如何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中国梦
(一)舌尖上安全,治理做保障。目前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提供给老百姓放心的食品,将是对我党执政能力与效率的考验。基于此,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四个最严”标准即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以确保农民能够食用放心的食品。而农产品的安全则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确保农业中的农产品质量。为此要做好以下五点:其一,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严谨污染物进入农田;其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做到从生产到餐桌的严格监管;其三,严谨伪劣食品进入市场,严打食品安全犯罪;其四,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其五,培育一批群众信得过的产品,建立品牌,从而确保人们对食品质量的放心。
(二)农业科技弱,短板要补长。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中国农业大学时就明确表示,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少的国家,必须提高科技水平才能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他还强调,要对科普工作以及科技创新都要紧抓,提高科研、教育、科协相关机构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加大科普宣传与教育活动,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与科学素质,为实现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以及科技强国目标奠定群众以及社会基础。
(三)将来谁种地,依靠新型职业农民。习近平同志就曾明确表示,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而“谁来种地”的问题则是“三农”发展的主体问题。因而就要从内部入手,通过调动人们种地的积极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题,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加大种地政策扶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第二,通过培训与具体实践指导,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农业知识、农业技术扎实、经营能力良好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推进农业发展;第三,对农业生产加大保护与扶持;第四,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新农村,让农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四)城乡一体化,同步有方向。为彻底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必须加大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建设,这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因此需要做到:其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其三,推进公平资源均衡配置以及要素的平等交换;其四,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从而为全面解决我国的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保驾护航。
(五)家国有乡愁,治政且安邦。为此,必须加强对农村社会的治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不断促进农村建设向着美丽、和谐、平安以及生态的方向发展。而农村社会的治理要以保障与改善农村民生为出发点,加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以及源头治理力度,从而达到农村生活安定有序、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农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目的。
(六)党管新农村,传统不能忘。所谓党管新农村就是要不断加强基层的领导工作,这不但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而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关键。制定并实施党的农村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党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对农村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
(七)实现中国梦,立基“三农”上。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体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从历史层面来看,正是毛泽东带领农民群众武装反抗反革命,才夺取胜利并建立新中国的;从改革层面上看,正是邓小平尊重并保护农民的首创精神才顺利实现改革开放的。农民是改革的推动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我国的农民人口已经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但是我国社会仍然是农民群众是主体,是主要构成部分。
结束语:总之,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否实现的关键推动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正在大力解决的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实现我国的现代化,也就必须实现城镇化以及农村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设农村美丽家园、让农民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这正是新农村建设的梦想,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中国梦必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