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黄真龙
李军声,一位苦难岁月中取得辉煌成就的艺术大师,是砂石画创始人,被誉为“砂石画之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已对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做过多次专题报道。李军声的作品被选编入《中国油画》《中国美术》等多部专业典籍。
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正走出湖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神秘土地,为砂石画蓄力
李军声,湖南张家界人,1963年出生。他的童年,可以用“苦涩”二字来形容。那不仅仅是简单的饥饿与贫穷,更是一场与命运坚强抗争的战役。李军声的母亲养育了6个子女。家里的姐姐们对这个“独苗”弟弟爱护有加,只要条件允许,就一定会给他买绘画的工具。对于这一切,李军声怀着满满的感恩之情,用自己的一笔一画记下了姐姐和父母对他的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7岁就辍学的李军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孩子的担当。他当过电工、砖瓦匠、油漆工、皮件工,当过画师,做过个体户。这一切生活的磨难,不仅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一番之后,李军声更加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自己热爱的绘画,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没有一个继续提高水平的平台,恐怕这一辈子就只能做一个画匠,而不是画师,更别说是艺术家。辛苦劳作攒下来的血汗钱让李军声有了远赴省城长沙学习的条件。1984年7月,他克服困难,进入了长沙人民艺术专科学校,接受专业的绘画教育。从这时起,李军声才真正地步入了艺术创作之路。
李军声的家乡张家界,是一块极其神秘的土地,一片罕见的石英砂岩大峰林突兀而起,这些几乎篡改了大山概念的浅白奇峰与遍布其间的潺潺溪流,还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构成了一幅夺人魂魄、撼人心灵的壮丽山水画卷。就在这块神奇的土地里,孕育了李军声的艺术灵感。这些从石英砂岩峰林散落的零星石块以及古老的植物,一经有人灵光一闪,一番奇妙的创意构思、巧手舞弄之下,如此绝世奇观就定格在画框之中,这就是起源于张家界的砂石画。
砂石画创作最初的冲动与灵感源于修房子。当李军声见到瓦匠师傅将一些打碎的彩色砂石粒洒到墙面上用作装饰时,他就开始思考用这些自然色彩丰富的砂石来作画会是怎样的效果。民间版画雕刻艺术、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西方油画技法的效果给他以启迪,“怎么就不能把它们结合起来?”凭着土家人的倔强和灵气,他用芭茅秆、河沙、石子、杉木片、笋壳叶等寻常之物尝试着做出了第一幅砂石画。
一次次琢磨,一番番锤炼。功夫不负有心人,古朴典雅的吊脚楼,窈窕娴静的苗家女,粗犷热情的土家汉,或静或动或歌或舞跃然画上,工艺之精湛,构思之奇巧无不叫人惊叹!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手法在这里结合得是那么完美,油画的透视感和立体感也融入了作品之中。几十年的锤炼,李军声用他点石成金的手,创造出一种已经被世界认知的新型艺术——砂石画。
红色土地,流淌革命血液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样一个文艺青年走出大山,奋斗在漫漫梦想之路上?翻开李军声家族史,揭开他背后的故事,就会发现李军声身上流淌着革命的血液。
李军声的母亲田运满,在贺龙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亲眼看到大哥与贺龙结为老庚。但自贺龙带领部队在大庸鸡公垭跟敌人恶战一场之后,大哥就再也没有消息。田运满的弟弟田碧宇也参加了革命,后因为敌人玩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被杀害于湖南省石门县。1986年2月,大庸县政府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田碧宇的名字也被镌刻在张家界的烈士塔上。田运满先后失去了哥哥和弟弟,这在她的心中烙下了永远的伤痛。
田运满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也先后参军,就连女婿也是军人。李军声的姐姐李凤声早已洞悉母亲的心事,在给弟弟取名字的时候就用了一个“军”字。
流淌着革命血液的李军声,他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就包含了众多的红色元素。《足迹》《童年》《路途》《斑驳》等作品深深地刻入了他的红色记忆。“红军万岁”“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十分显眼。其中,《童年》用李军声最得意的砂石画创作方法,建构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卷。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蹲在家门口,高高的门槛儿遮住了膝盖以下的部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放在小凳子上面,一条大狼狗直勾勾地望着碗里的面条,右腿微微抬起,分明是一副想要乘机夺碗的架势。他们的背后是一些零碎的劳动工具,寂寥地躺在墙壁之上,田园之风和萧条之感杂糅而生。木门左右两边残缺的红色对联上隐约可见“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颓圮的泥墙,那是岁月的沧桑;裸露的砖块,满是烧灼的痕迹。左边墙壁上被孩子信手涂鸦了形形色色的小人和动物,右边的墙壁前立着一挺旧犁。整个画面使用了淡黄的色调,童真童趣和那个时代特有的红色印记交织在一起,俨然一幅写实的关于童年回忆的画卷。我们不难看出,李军声的作品的确有他孩提时代生活记忆的影子。至于那些红色标语,则是属于那个火红时代革命热情影响下的青年所共有的人生经历。
将红色元素与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世风世俗相结合,这是李军声砂石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说:“张家界是一块红色土地,这自然对我是有着深远影响的。但是我没有专门的题材,而是喜欢从侧面进行创作,给人想象的空间,将红色元素融入到我的作品之中来。就如同《遗风》这幅作品,表现的是民族的气魄,村寨虽然不存在了,但是那种强大的气场还在,大的民族精神还在。也唯有增加了这些文化元素的作品,才会有底气。”
李军声的作品,无不反映出这位行在艺术大道上的苦行僧的红色心事。
回报社会,躬身事业大道
李军声曾在不同场合下说:“我们生活在张家界这座城市,环境造就人,没有张家界就没有我,没有张家界就没有砂石画。”他怀着一颗感恩家乡,感恩这方山水的心,时刻告诫自己要反哺家乡。李军声带领他的军声画院和创作团队走上了一条艺术产业化、产业艺术化的道路。收获了名誉和经济效益的李军声开始回馈家乡、回报社会,让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发展相关联,用自己的力量回报这个社会曾经给他的爱与关怀。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回报社会时,李军声说:“我自己的童年就很悲惨,过得很贫穷。而现在,我成长起来,可以有能力回报社会的时候,我看到别人贫穷,心中就自然而然地同情别人。当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我觉得自己的本性也是善良的,加上自己又有过这些经历,再看到这些人的时候,我做出来的都是本能的反应。”李军声除经常参加妇联、残联组织的捐资助学活动外,还将一些学生从中学一直捐助到大学毕业。
2008年5月12日,当汶川地震的消息传遍全国的时候,军声画院正在组织建院7周年庆典活动,李军声立即决定庆典现场改成募捐现场。女儿在李军声的感召下当场砸开了自己的储蓄罐,将所有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来。现场参加庆典的嘉宾和围观的老百姓受到了感染,纷纷几元、十几元的捐了出来。本来计划做为员工奖励的数十条毛毯被员工们主动提出做为爱心物资捐献出来。这一次的捐助活动只是李军声回报社会的冰山一角。
追逐梦想,执着创作之路
李军声不仅是砂石画的创始人,更是砂石画艺术的传播者。他心中总是想如何将砂石画推广出去,走向世界。对于所有来向他取经学习的人,包括对不远万里的来自加拿大的国际友人,他都敞开胸怀,抒发己见。甚至对于后来者,也就是商业上的竞争对手,他也开诚布公、毫无保留。关于砂石画,李军声曾说:“我创造了它,也有义务去发展它。别人再怎么学我,再怎么模仿,他们都抹不掉一个事实:我是砂石画创始人。”秉持着这样的艺术自信,李军声用自己的行动成就了他的创作之梦。这种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的品质,这难道不是对社会的感恩与回报吗?2000年李军声的作品《古城》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这难道不是对他成绩的肯定?这难道不是对他回报社会的褒奖?
李军声创建了军声画院,并且教授了众多的画师和学徒。他还担任吉首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亲自教授青年学生。但他的教育理念和传统的学院派又有着巨大的差别。“那些条条框框,我的学生在我这里是听不到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只能听到框框里面。但学生终究要走出学校。艺术本身需要很高的智慧,你不冲出来,你永远只是学校里的模式。学生的作品和老师的一模一样,那样是误人子弟。”当论及学生应该如何进行砂石画创作的时候,李军声说:“我创作很难,你们也难。但是我们需要创作,既需要财富,又要精神。用创作的心态去创作砂石画的产品,将艺术作品和市场需要结合。例如在创作砂石画的时候,大体图案是这么回事,但是细节部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可以在细节方面创新和突破。”正是因为这样的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李军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砂石画的后来人。
在砂石画领域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创新使李军声的作品获得了中外艺术界的广泛认可。1999年,砂石画《武陵山水甲天下》被湖南省政府选送99昆明世博会珍藏于中国馆;2000年,砂石画《古城》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并获2003年“五个一”工程奖;2003年,砂石画《风景》入选由中国美协举办的第17届新人新作展;2004年,砂石画《风景再现》赴法国参加“巴黎·中国书画展”,油画《飘进布里的云》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画展优秀奖;2005年,在澳门举办李军声个人画展;2006年,砂石画《巍巍天门》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10年,参加文化部组织在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化周”活动……
李军声造就了一个砂石画的时代,砂石画的时代也造就了李军声。
可谁曾想到,在砂石画诞生之初,李军声曾经陷入同行的不解和否定之中。砂石画究竟是艺术品还是工艺产品的争论,以及他本人究竟是艺术家还是产业者定位的分歧,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李军声认为:“我的艺术品被别人当做产业,是因为我的作品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和市场价值。艺术的价值体现在金钱上,通俗地讲,价值不就是钱的意思?要用金钱来衡量艺术品,要让市场来认可艺术品。精神和物质并存,这才是最好的。”对于别人的闲言碎语,李军声说:“我做我的,只要我不违法,不要伤害他人,我愿意做的我就去做。”
李军声当选为张家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和油画协会主席,这是大家对他以及他作品的认可。
李军声有一个梦想,希望将自己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专门的艺术创作,要办一个真正意义上纯粹的砂石画美术馆。
李军声,红色土地孕育的“砂石画之父”,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位属于世界的艺术创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