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义清
【话题缘由】
我曾听了两位年轻教师关于“‘重复的奥妙”的同课异构课,随着观课、议课的不断深入,我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这是北师大版二(下)《数学好玩》单元的第2课时内容,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这是该教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次编排独立的章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教学中,两位教师的教学流程大同小异:给出一个话题,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后(如下图),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现实生活背景中“初步发现规律”,然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表示规律”,最后,进行“应用规律”,即欣赏生活中用到规律的一些现象。
在聊课环节,我们一致认为引导学生“发现和表示‘重复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两位教师恰恰在这个环节策略不足、效果不佳,导致学生虽可说出规律,但体验不深;虽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示规律”,但只是简单的模仿。如何才能把“发现和表示‘重复规律”有效突破呢?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和观课中的启示,笔者认为可以适当丰盈教学情境的层次,进而实现“玩好数学”的教材编排意图。
【教学重构】
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又对这节课做了重新思考和设计,重点围绕“发现和表示‘重复规律”环节,打造了五个层次,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亮点,在教学尝试中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第一层次:猜规律
我把教材上纷繁的情境信息进行动态、分步呈现,依托学生猜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从没有规律到产生规律的过程,初步感受规律的形成过程。
课始,我利用课件出示1个灯笼(大灯笼),让学生猜一猜:“如果老师接着摆一个灯笼,猜一猜老师下一个可能会摆出什么样的灯笼?”当我发现学生说不准的时候,再利用课件出示第2个灯笼(小灯笼);这时,我让学生继续猜一猜:“接下来,第3个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灯笼”,学生仍然猜得五花八门时,我再出示第3个灯笼(大灯笼),显然,这时学生猜得还是没有底气;我接着出示第4个灯笼(小灯笼)。二组形成后,学生就可以快速地发现灯笼出现的规律。此时,我趁势追问:“为什么一开始同学们猜不中,现在可以猜中了呢?”聚焦研究方向,板书课题:“重复”的奥妙。
第二层次:读规律
在教材的基础上,我增设了一个“读规律”环节,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表象支撑,实现从“发现规律”到“表示规律”思维的无缝连接。
由于二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拥有了“找规律”的经验,所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说,孩子在此时发现和识别规律属于再认现象,对思维难度要求并不高。然而从“发现规律”直接上升到“用数学符号等表示规律”,是一个很大的认知跨越,对学生的抽象能力要求很高,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做不到。我在教学中增设这个“读规律”的环节,让学生在听觉上先感受规律,加深理解。
“同学们,谁能把这个规律读得最清楚,让别人一听就可以听出规律呢?”一语既出,学生们热情高涨。当我发现前两个学生读得不太好时,我进行示范朗读,采用停顿、重音等方法,把重复的规律读出来,例如:大小、大小、大小。“读规律”实际上也属于表示规律的一种形式,学生通过自读、齐读等方式,逐渐感受重复的奥妙,我们在实践中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读出后面没有出示的灯笼样子。
第三层次:表示规律
在这个环节里,我开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实现从形象表征到符号表征的思维升级。
为什么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呢?我认为,这虽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教学细节,却是学生心底真实的质问。很多教师都没有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引导,失去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调控时机。教学尝试中,我问孩子:“你们能看懂规律,也能读出规律,那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些规律吗?”教学,是细节的艺术。这句不起眼的话,既交代了为什么要表示规律,建立知识之间的关系,又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感受到规律可以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学生在表示规律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用文字表示规律、用图形表示规律、用数学符号表示规律等等,教师都应该予以认可,并引导学生感受到这种表示的简洁性。
第四层次:分规律
在这个层次,我从视觉层面加深学生对重复规律的感受。
重复规律的核心,就是重复的基本单位。灯笼情境的基本重复单位是1大1小,为了让学生对重复规律的“奥妙”有着本质性的认识,我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读规律”和“表示规律”,把灯笼情境分一分。
通过这种形象的分组,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重复的奥妙”是这样的啊!先前的认知得到提升,此时我再顺势追问:“想一想,第5组会是什么样子?第6组的第2个是什么灯笼?”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进一步的调动。
第五层次:移规律
数学学习,不但要“知其表”,还应“究其理”。本环节我从一一对应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第5组和第6组的第2个都是小灯笼”。
在我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两位教师在“同课异构”中,教学到“分规律”时,也就结束了“发现和表示规律”环节,直接进入“应用规律”环节。我认为在此之前,还是应该组织学生对上述规律进行移一移。这种移一移,不再是对上述分一分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对重复规律基本单位的专题研究。通过对灯笼的移动,让学生观察为什么刚才大家说“第6组的第2个是小灯笼”。
教学如果达到了这一层次,才真正解释了重复性规律的本质特点,学生在求第50个、第101个灯笼是什么形状,采用除法列式计算时,也就有了最为厚实的感性支撑。
【课后思考】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勉励青少年“数学好玩”,上述教学的五个步骤,梯次分明,层层递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眼等各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不但感到了“数学好玩”,还在五个层次的数学活动中很好地达成了单元编排目标——“玩好数学”。
解读教材,有三重境界:薄——厚——薄。回顾这次研课活动,我忽然觉得自己对教材的研读能力、执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在深刻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很好地把文本中的简单素材做到了丰厚的加工,带着对教材的这种厚实的解读,在课堂上,我又做到了有条不紊的施教,最终取得了满意效果。一次听课,就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一次重构,就是一次自我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