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被列为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参考教材。文章主要结合相关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以及个人的教学实践,对比分析此书的特点,谈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观 编排体例
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一个重要成果,被列为中国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参考教材。此书从宏观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阶段进行划分,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生动详实的分析,将文学史编写的范围扩展至香港和台湾的作家作品,显示出了自己的编写特色。但是作为一本文学史教材,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首先,关于文学史年代的划分,《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将1917至1997年的文学史统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打通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界限,体现了一种文学史编写的宏观视角。现代文学的上限确定为1917 年, 但它在对现代文学的发生进行介绍时打破了1917年这一具体界限,将1898年作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叙述起点,从1898年开始介绍中国文学在文学语言和文学观念上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这样巧妙地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贯穿起来,打通了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此书把古今交替时期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状况纳入写作视野,从中研究发掘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论述了近代文学促成现代文学开端时语言和文学思想方面发生变化的深刻原因。此外,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目前学术界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尚存在很多争议,其中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概念的阐述中就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年代的划分。本书编者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了独特的观点,与现代文学第三代研究者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有着鲜明的不同,后者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时间界限定在1917年至1949年。
但是此书也正因为此种文学史年代的划分而出现了问题,此套教材分为上编和下编共两本书。在上编中,编者主要介绍了1917至1949年的文学史现象,实质上是目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部分,在下编编者从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开始介绍,并明确指出,1949年7月2日的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结束和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始。这样明确的提出“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实际上与学术界大部分学者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的观点并无特别之处。作为教材,书名是“中国现代文学1917--1997”,给学生的初步印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从1917年开始,至1997年结束,但是在书的下编却出现了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1]这种叙述,这样一书的总体文学史时间的规划与具体的写作内容出现了矛盾,将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时间概念模糊化了,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
其次,在编排体例方面,此书采用纵横交错式,以纵向的文学史时间阶段作为顺序,在每个时间阶段贯穿介绍每个阶段的文学总体风貌,重点介绍本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在每一个大的阶段文学发展概况介绍时,随时展开与同时期国外文学作家创作的横向比较,把中国现代文学纳入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发展的大格局中加以考察,并且还会提及这一阶段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继承关系,是这部著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其他的文学史教材偶尔提及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但是这部文学史教材不同,在每个文学史的时间发展阶段总序中都会谈到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对中外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每个发展阶段的文学现象进行介绍时,在文学理论观念层面,本著作既对一个阶段的总的文学潮流受到的国外哪些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潮的影响而进行介绍,又会进一步深入论述中国现代的作家和评论家对外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潮的个体接受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中国现代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活动产生的影响。在文学创作层面,对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之处都分别进行论述。这样从外国文学在创作思想方面和创作方法技巧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展开介绍的方式,也是本书在文学史叙述上的一大特点。将中国现代文学纳入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大体系中来审视,通过这种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在一种巨大的文学参照系环境中确立了自己明确的座标,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参照模式。
不过,作为文学史教材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还可以在每个大的章节后面集中列出参考书目。在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作者在叙述完每一章节的内容之后,都将相关内容的参考书目列出来供读者参考,章节内容涵盖到的作家创作年谱和相关的研究材料目录也列在后面,这样就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大学课程教材,书的学术性更加明确的体现出来,可以作为学术研究入门阶段的参照读本。《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作为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的教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更加完美了。
再次,这部教材还打破传统的文学史教材的编写范围,将港台文学纳入文学史中。传统的文学史,特别是写到1949年以后当代文学部分的文学史,一般将当代文学的性质限定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学,文学的地域性也仅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陆文学。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虽然结构框架与价值判断各不相同,但大多都延续着这种单一体系。在过去的文学意识形态观念中,台港文学由于特殊的地域文化意识形态,只能作为一个另类而被排除在文学史著作体系之外。从客观上来讲,文学史的阐述只要不是单纯从政治党派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视角出发,而是从民族、历史、文化、语言艺术的统一性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史就不应仅仅是局限于大陆社会主义性质的“一元化”文学,而应包括大陆文学、台湾文学、 香港与澳门文学甚至海外华人文学。八十年代,曾经有文学史研究者试图将台港澳文学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史格局中。但是,原有的文学史编写范围体系没有被打破,台港澳文学始终只能是一个被剥离的部分,因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属性——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这一界定方式没有改变,所以在同一时段中,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即使被涉及到,但是是无法将其真正很好地融入到编写体系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大胆地打破了旧的文学史编写体系,以“现代性”来重新整合中国现代文学体系,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性发展离不开台港文学,因此台港文学自然而然就与中国大陆文学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现代文学史打破了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形成的单一的审美格局,审美的多元化借助地域格局的多元化而形成。不仅如此,此书还体现出了对不同作家创作风格的包容。过去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只有一种由政治阶级因素占主导而形成的战斗风格,只有革命派一个文学流派。八十年代以后,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开始打破这种从单一的风格来挑选作家作品的方式,但也只是局部的小修补。这部文学史几乎把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对八十年代以来不同文学风格流派研究的新成果都纳入了编写范畴,系统客观地写进了著作中。
另外,与传统的文学史教材相比,此套书在文体语言上也独具特色,采用冷静客观的态度与平和的语言对文学史进行叙述。作为亲历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而又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学者,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带着相当浓厚的历史感,他的叙述多以文学史实现象介绍为主,语言平易朴实,主观的政论色彩较淡,而且还穿插着很多文学史书上没有的引文。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具有浓厚的政论性色彩,行文语言批判性、教育性很强,即使在叙述史实时,也包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主观倾向尤为突出。“唐弢、严家炎和林志浩的文学史也未完全抛开政论性的特点,但客观、写实、丰厚、知识性强。行文由于内容的庞大、芜杂,则显得有些拖沓、冗长、枯燥。”[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作为教材,阅读群体是全国的大学生,叙述语言非常生动,特别是在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时,行文自然,语言优美,很适合广大大学生阅读,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此书在叙述中涉及到文学观念的论争方面,保持客观平静的态度来进行叙述,尽量做到还原文学史的本来面貌。文学史的写作要求作者尊重历史事实,力求真实地描述文学发生的现象,概括文学的基本特征,以揭示制约文学发展的本质规律,并非绝对排斥文学史家主观意识的参与,但要尊重文学“事件的历史”,避免“主观”化了的研究主体随心所欲带有“虚构”成分的“述说的历史”。[3]此套教材做到了尽量真实地反映文学现象,客观地表现文学观念的论争,还原了文学史的本来面目。
总之,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不仅是一部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教材,而且还具备了相当的学术价值,显示出了编者独特的文学史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的编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2]邢铁华.1981--994: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鸟瞰(下)[J].海南师院学报,1996:32-38。
[3]赵国宏.《中国现代文学史》七大版本比较略评[J].语文学刊,2000,(04):16—18。
(作者介绍:魏雪,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