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效果观察

2015-09-08 00:57钟兰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佐治穴位小儿

钟兰芳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河源 517000

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是儿科常见的胃肠综合征,多发生在1岁以下儿童[1]。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呕吐、腹泻,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是胃肠道功能急性紊乱性病变,如未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治,可引发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及质量。有研究显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佐治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2]。本研究选取本院的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布拉酵母菌散剂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佐治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6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 45 例;年龄 6 个月~1 岁,平均(7.3±0.2)个月;病程10 d~1 个月,平均(12.2±1.4) d。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制订的小儿腹泻诊断标准[3];经相关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入选标准:患者无息肉或消化性溃疡;经乳糖检查、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隐血检测、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无病毒或细菌感染;患儿大便次数显著增多、大便呈水样便或较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6个月~1 岁,平均(7.4±0.3)个月;平均病程(12.1±1.4)d;轻度脱水2例。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 6 个月~1 岁,平均(7.2±0.2)个月;平均病程(12.1±1.5)d;轻度脱水4例。两组的平均病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根据情况行饮食调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拉酵母菌散 (法国百科达制药厂BIOCODEX,批号:S20100086)治疗,<1 岁患儿,半袋/次,2 次/d;>1岁患儿,1袋/次,2次/d。搅拌在食物中吞服或与糖水混合服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自制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组成如下。热泻散:木香2 g,苦参10 g,葛根 6 g;寒泻散:制附片 5 g,黑胡椒 5 g,干姜 6 g,五倍子4 g,木香3 g,肉桂6 g,吴茱萸6 g。将中药研磨为细末,混匀加入植物油调和,制成直径3 cm的圆形药饼,贴敷脐中,应用医用胶带固定,换药1次/d。两组均治疗1周,治疗后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腹胀、呕吐、腹泻、腹痛持续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

1.3 疗效判断标准[4]

①显效: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消失或改善情况>50%;②有效: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改善情况为25%~50%;③无效: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5%或无显著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体征、症状持续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的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体征与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体征、症状持续时间的比较(d,±s)

表2 两组体征、症状持续时间的比较(d,±s)

组别 n 腹痛 呕吐 腹胀 腹泻研究组对照组53 53 t值 P值1.8±1.5 3.9±1.8 6.52<0.05 2.3±1.2 4.4±1.3 8.64<0.05 2.6±1.1 4.3±1.6 6.37<0.05 1.8±1.0 6.4±1.3 20.42<0.05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5-6]。小儿慢性消化不良性腹泻是多种病原及病因引发的消化道综合征,以大便性状改变及大便次数增多为临床特征,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性腹泻致病因素包括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等三方面[7]。小儿腹泻四季均有,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8]。其发病高峰主要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次年1月。西医认为夏季腹泻通常由细菌感染导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则多由轮状病毒引发,以稀糊便或稀水样便为主,但无腥臭味。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一方面营养物质无法吸收,另一方面疾病造成机体不断消耗,长期慢性腹泻极易导致患儿体重降低,出现形容憔悴、头发枯黄、体重不足等症状,是引发小儿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治疗得当则效果良好,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小儿生命[9]。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10];②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③婴儿免疫功能也欠完善[11]。消化不良性腹泻多为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饮食的量和质不恰当,使婴儿消化道功能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积滞于肠道上部,同时酸度下降,这有利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繁殖,使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内产生的大量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使肠腔渗透压增强,进而引起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可进行饮食治疗、液体疗法、控制感染、对症治疗[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体征与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晨等[13]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

中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消化功能紊乱,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湿合污下行而致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中医治疗原则为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小儿具有筋骨未坚、神气怯弱、腠理疏松、肾气未充、脾胃薄弱等特征,脾胃薄弱引发清浊不分,脾失健运,水走肠间,病机关键为湿胜脾虚。热泻散中,木香缓解大肠气滞,苦参燥湿清热,葛根鼓舞脾胃清阳之气[14];寒泻散中,五倍子止泻涩肠,木香行气滞,黑胡椒、肉桂、干姜则散寒温中,制附片、吴茱萸止泻散寒温中[15];敷贴穴位为脐部,即神阙穴位,脐部位于任脉,内联四肢、五脏六腑、十二经脉,脐部皮肤薄弱,无脂肪组织,双侧有毛细血管网及腹壁下静脉及动脉,易于药物弥散、吸收、穿透,使药物直达病灶,机体气血流畅、经脉畅通,促进胃肠吸收消化,进而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临床效果较佳[15-17]。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贴敷佐治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赵保丽.小儿秋季腹泻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3):148-149.

[2]刘树刚,王红艳,马翔,等.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582.

[3]向群华.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4):112-113.

[4]张慧,尚勇.三联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5):171-174.

[5]吴玄珠.中药内服加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71-73.

[6]陈天明,彭桂梅,周妮.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126-128.

[7]刘东泉.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86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3):1491-1492.

[8]朱艳屏.中医治疗小儿腹泻113例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164-166.

[9]刘慧敏,刘莉,刘强.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187-188.

[10]方平,郭敏英,廖笑菊.中药贴脐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2):71-73.

[11]刘桂明.小儿腹泻贴佐治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9(12):1491-1492.

[12]琚爱菊,姜美青.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10):164-166.

[13]周晨,韩新民,孙轶秋.小儿腹泻贴佐治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48-149.

[14]熊妍妍.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6(13):582.

[15]张琴,宋京京.腹部激光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3,3(26):112-113.

[16]李润,王益平,黄明桂.中药穴位贴敷及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9):171-174.

[17]单秀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171-174.

猜你喜欢
佐治穴位小儿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