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璐
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中国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0%左右,这意味着城镇化率预计以年均1%~1.5%增速。而从近十年城镇化率的增速与建筑业产值增速的联系看,城镇化率每推进1.5个百分点,约能拉动建筑业产值增长近20个百分点。从长期视角来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继续为施工行业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市场空间,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更将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质量的提高。
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建筑生产所产生的污染问题。我国虽然是建筑大国,但建筑用材消耗过高、能耗过大。从全球建筑业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年均新增建筑面积20亿m2左右,约占全世界新建建筑面积总量的一半。建筑用水约占可饮用水资源的80%,建筑及附属设施的水泥消耗量约占全球消耗量的40%,成品钢材消耗量占全球消耗量的20%以上,建筑废弃物占社会垃圾总量的45%。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率也已从1978年的10%增长到当前的27.5%,综合建材生产和建造过程,建筑业相关能耗比例超过了40%。
由此可见,建筑业已成为我国能耗最高的行业之一,并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大幅增长。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一半的能耗来自建筑。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将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并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世界面临资源短缺,气候异常,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等诸多严峻问题的形势下,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我国,绿色建筑的数量正逐年增加,尤其是三星、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长幅度已将近1倍以上,绿色建筑的面积也不断增加,201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亿多平方米。
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过去一年,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建筑业节能减排的政策,进一步推进了绿色建筑的落地。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定2020年50%新建建筑达到绿建标准。4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要求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20%,新增绿色建筑3亿平方米。5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14]75号),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工作。6月5日,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发布学会标准《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10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及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在政府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建设中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
绿色建筑发展到今天,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知绿色建筑。我国绿色建筑目前的发展已进入了瓶颈期,大众化、普及化是未来的发展关键。下一步,要让绿色建筑走出设计室,让民众可感知、可监督,激发居住者节能、节水的积极性。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普通老百姓弄明白绿色建筑到底是什么?绿色建筑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从经济方面和健康方面引导老百姓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绿色建筑的后期运营,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垃圾分类回用等方面。
未来的绿色建筑更需要与互联网进一步融合,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议词汇之一。下一阶段,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也要走互联网+模式,不仅让信息技术更多地融入到绿色建筑中,同时也要以互联网思维来衡量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绿色建筑首先要实现设计互联网化,通过提供免费软件,收集基础数据,同时需要开发能够将国内数量庞大的基础软件整合起来的云计算软件。在建筑的新部品、新部件、绿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艺上注入互联网“血液”。此外,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也要实现互联网化,把整个绿色建筑的申报工作放到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申报,通过智能化引导,实现无障碍操作;通过任务分配,实现团队协作;通过内嵌的业务逻辑,实现表单自动计算。实现申请、咨询、监测、性能评估、管理一体化,为绿色建筑标识认证提供一种专业的、标准的、先进的评审和管理方式。
总而言之,未来的绿色建筑一定是更加生态友好、更加人性化的绿色建筑。利用建筑的余能、余水,以及建筑垃圾,通过物联网、智能电网等信息技术,把一切可再生能源都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实现与大自然的共生。绿色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绿色建筑与互联网的融合,将虚拟技术与实体建筑相结合,通过新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以提高节能、节水、节材、降低温室气体的实效,进而全面提升绿色建筑的质量,使未来的建筑更加生态和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