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失荷兰的“肉身菩萨”——章公祖师像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肉身菩萨这一风俗是如何产生的?
在中国佛教界,出家人圆寂后肉身不腐则被称为“肉身菩萨”。不过其肉身不腐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九华山是四大佛教名山,千年中曾出现过15尊肉身菩萨,如今在九华山的五座寺庙中供奉着5尊肉身菩萨,他们至今尸身不腐。奇就奇在,该地气候潮湿,尸体并没有经过特殊处理,只是采取一种丧葬方式:装殓入缸,缸中放入木炭、石灰包,然后密封。一般的僧人是7日后通过预留小孔点燃木炭后火葬,而有些僧人示意弟子三年后开启,如果尸体未腐,则油漆贴金供奉,成为肉身菩萨,受信徒瞻仰供奉。如果尸体已腐烂,则采用通常的火葬。据文献和近代的研究,九华山的肉身菩萨成因极有可能是因为木炭和石灰使得遗体快速脱水,在密封的环境下成为干尸。然而成为肉身菩萨的几率是很小的,自古至今九华山也只有15尊。佛教认为只有极少数的得道高僧才能做到肉身不腐,所以极为珍贵。
不同于九华山的肉身菩萨,最近引起国人注意的失窃并流失荷兰的“肉身菩萨”——章公祖师被塑金身前遗体曾被处理过。去年1月至9月,佛像在德伦特博物馆展出时,博物馆出版的展品图册对此作了详细说明,据介绍,CT扫描发现干尸左胸腔有一长条形物品,可断定不是人体器官;横膈膜已消失,胸腔腹腔合为一体,脏器无法识别;盆腔处肌肉明显被切开过,内有成分不明的填塞物;脑部未见处理痕迹,脑膜脊髓残留依然可辨。一些文章中也对肉身菩萨至今不腐作了猜测,湖南省马王堆汉墓古尸与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罗学港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佛教对遗体保存有一套程序,如去世前不饮食、口服一些中草药等,目的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去世后,有人对尸体进行净身、消毒,采取一些措施,将身体与空气隔绝,防止外部细菌污染。这些古尸留下来的大部分是骨骼结构和皮肤,皮下脂肪等软组织很少。”
在福建有不少类似的当地得道大德坐化后,肉身被粉塑成金身奉祀,比如福建南安水头镇埕边村双灵寺奉祀的姐妹肉身佛像“榜娘”和“瓜娘”。也有一些是取舍利塑金身像,比如德化九仙山永安岩“史公祖师”。
于村民而言,章公六全祖师像是一种信仰和情感寄托,章公祖师像被偷后,村人又仿造了一个佛像供信众瞻仰,既然现在祖师宝像有了下落,将其追回是众望所归的。对于国家而言,章公六全祖师像是珍贵文物,有义务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