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校发展中战术层面的五种关系

2015-09-06 11:53李志义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科学

李志义

摘 要:地方高校发展中的战略层面的问题,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目标、途径、策略和后劲。而战术层面的问题,例如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教育与教学、科学与人文以及学校与院系的关系等,决定了学校能否坚持发展方向、达到发展目标、遵循发展途径、落实发展策略和形成发展后劲。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发展中需要面临的上述五种战术层面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主要涉及学科与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教学与科研既矛盾又统一的本源以及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德育教育简单化、知识化和孤立化倾向及如何发挥一线教师德育教育的作用,为什么要和如何在理工科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高校组织的学术性属性及如何协调学校与院系基层组织的关系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发展;战术

地方高校发展中要处理好多种关系,例如:定位与发展的关系、资源与发展的关系、模式与发展的关系、特色与发展的关系、实力与发展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以及学校与院系的关系等。其中,前五种是高校发展中战略层面的关系,后五种是战术层面的关系。本文主要针对后五种关系做一探讨,前五种关系已另文论述。

一、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什么是学科?什么是专业?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学科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这两个概念又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高校设置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专业类别,它可理解为:以就业为指向,以行业为背景的课程体系。高校设置的学科,是根据学问性质而制定的学术类别,它可理解为:以研究为指向,以学术为背景的知识体系。二者都可理解为知识的集合,但前者更加注重知识的“继承”,而后者更加注重知识的“创造”。

专业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构成上,专业的要素主要有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主体(教师、学生)等;学科的要素主要有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在设置上,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设置的,这些专门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组织相关学科来满足这种需要,专业是变化较快、相对活跃的科目体系;学科是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设立的,学科及其分支是不断发展但又相对稳定的科目体系,即使是在一些学科分化与综合的演变中形成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这些学科也都有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在目标上,专业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科是以学术成果为目标,为社会提供科学与技术的支撑。学科与专业的联系在于:学科能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如提供高水平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施、学科前沿的知识等;专业能成为学科发展的基地,如研究生等人才资源、活跃的学术思想等。

根据上述专业与学科的关系,可将专业大致分为两类:单科型专业与多科型专业。单科型专业由一个学科为支撑,学科与专业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专业范围与学科领域直接相关;多科型专业由多种学科支撑,学科与专业没有具体的对应关系,专业范围与学科领域不直接关系。对于单科型专业,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可统筹考虑,依据学科建设专业的优势凸现;对于多科型专业,专业建设不应过分强调学科的依托性,要充分发挥专业的综合优势,避免由于依托某一学科而使专业陷于“弃长就短”的境地。一个专业的优势,不能简单地看其是否有强势学科作依托,重要的不是要有“重点学科”做依托,而是是否有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作支撑。

正确把握“专业”与“学科”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对于工程类专业来说,大多是多科型专业。即一个专业涉及多种学科,需要多个学科支撑。这样的多科型专业在现行的专业建设理念下,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由于没有一个“直接”的重点学科支撑,就建不成“优势专业”;由于分属于多个学科,学科建设投入总是沾不上边。这种多科型专业往往是国民经济传统行业的传统专业。一方面,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这种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在高等学校里这种专业的位置往往被依托重点学科建设起来的“优势专业”所挤掉,专业建设不断弱化。

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首先,要明确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点。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学科方向、研究团队和科研平台;专业建设的重点是:课程体系、主讲教师和实践平台。学科与专业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科牵动专业的发展模式,即所谓 “以学科为龙头”的模式;另一种是专业牵动学科的发展模式,即所谓“以专业为龙头”的模式。以学科为龙头的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是,学科建设的要素要能够完全支撑专业建设的要素。也就是说,学科方向能够完全支撑课程体系,研究团队能够完全支撑主讲教师队伍,科研平台能够完全支撑实践平台。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由于资源有限,除了重点建设的学科外,学科建设的要素很难完全支撑专业建设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以专业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对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心也不同。学科建设的重心在学校,由学校凝练学科方向、组建研究团队、搭建科研平台;专业建设的重心在院系,由院系确定课程体系、组建主讲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对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采用的策略也不同。学科建设采取“扶优”策略,因为学科的影响力具有“马太效应”,人们常常关注的是那些强势学科;专业建设采取“扶贫”策略,因为专业的影响力具有“短板效应”,人们常常关注的是那些劣势专业。从另一个角度讲,有一个劣势学科可能会影响办学水平,但有一个劣势专业就会培养出一批质量低劣的人才,这是有悖于办学宗旨的,是绝对不允许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规划也不同。学科建设规划要回答“做什么研究、谁来做研究、如何做研究”三个问题,专业建设规划要回答“培养什么人、谁来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三个问题。尽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目标、要素和策略等不尽相同,但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科资源可以促进专业建设,专业资源可以促进学科发展。

需要明确的是,学科与科研究竟是什么关系?学科与科研的关系,犹如专业与教学的关系。前已述及,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人,而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专业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其培养人的目标的。学科的目标是形成学术成果,而科研是形成学术成果的活动。也就是说,学科是通过科研活动来实现其形成学术成果的目标的。

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前已述及,学科与专业是相辅相成、互动互进的关系。因此,科研和教学作为学科与专业实现各自目标的活动,本该也是相辅相成、互动互进的关系。但在实践层面上,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却成了当今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无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还是地方高校,无一例外地要面对这对矛盾。重点高校科研是“常态”,为没人重视教学发愁,于是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教学的政策;地方高校教学是“常态”,为没人重视科研犯难,于是出台了一系列激励科研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到底如何?重点高校依然在喊“要重视教学”,地方高校依然在喊“要重视科研”。对重点高校来说,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像皇后与妃子的关系。教学是皇后,地位高但不受宠;科研是妃子,地位低但备受宠爱。对地方高校来说,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像婚后与婚前的关系。教学是婚后的妻子,无论做多少都不被看在眼里;科研是婚前的女朋友,即使做一点也会走进心里。

为什么重点高校要千方百计地把教师向教学上拉,而地方高校要千方百计地把教师向科研上拉?因为科研的诱惑力太大了,以至于重点高校和地方高校都难以抗拒。为什么科研会有如此大的诱惑力?为什么教学与科研会有这样的矛盾?其实,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质上是大学与社会矛盾的反映,是大学理念与社会需要的冲突。这得从大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说起。

第一个里程碑是博洛尼亚传说。1088年,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诞生,开创了大学以培养人为宗旨的大学传统。第二个里程碑是洪堡理念。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引入了科学研究。其创始人洪堡认为: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洪堡所说的科学是“纯科学”,是建立在深邃的观念之上,不追求任何身外的目标,进行纯知识、纯学理研究的科学。洪堡提出了“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教育原则,认为科学研究是培养人的手段,不通过科学研究,大学就培养不出“完人”。第三个里程碑是威斯康星思想。1862年,美国《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崛起了一批现代大学,创办于1848年,后得到赠地而发展起来的威斯康星大学,把大学社会服务职能推向了顶峰,时任校长范·海斯一句名言“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界”,对威斯康星思想做了精辟的概括。

经过上述三个里程碑,大学已经从过去的“象牙塔”,步入了当今社会的“服务站”,成为“轴心机构”。如今的大学面临的不是“两难”而是“多难”境地,面前的不是“十字路口”而是“环岛路口”。大学承担着太多的责任,面对着太多的需要,承受着太多的责难。有人说大学应该坚守大学精神,守护好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有人说大学应该走下“神坛”,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有人说大学是最后一个保守主义据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人说大学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婢女,宁可为“三斗米”而折腰。有人说大学应该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的“服务站”;有人说大学应该重返“象牙塔”,守护住大学的本质。有人说大学应该保持自己的精神气质,扮演起反思社会,引领社会的角色;有人说大学应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机体上的一个器官。种种大学的“应该”和“不应该”,似乎意味着大学在人们心目中已经迷失了方向。事实上,大学并不是完全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做,而是不得不这样做,这就是市场经济驱动下的功利主义的力量。

黑格尔曾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注定没有未来。”试问,如果我们的大学、我们大学培养的人不能仰望天空,那么我们民族的未来何在?因此,大学要回归,要回归到她的本然;大学要坚挺,要挺直自己的脊梁。只有这样,大学培养的人才能挺直自己的脊梁;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挺直自己的脊梁。

过去,高校教学曾一度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学校层面职能失当:强调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实际上教学成了“几何”中心,而科研成了“物理”(质量)中心。教师层面职责错位,教学成了“副业”,从事教学的成了“弱群体”。学生层面途径缺失,教学在课堂,科研在实验室,教学进不了实验室,科研进不了教室。

诚然,教学与科研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动和互相促进的关系。由于教学与科研的目标和过程毕竟不完全一致(除非研究生培养),高校一方面要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出科研成果,二者如何取舍,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此外,教学是让对象搞懂,科研是搞懂对象,二者需要不同的方式和能力倾向,教师的兴趣点也会因此而发生转移。

要真正解决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除了教师要热爱教学、潜心教学外,学校要给教师“松绑”,让教师能够沉下心来教书育人,履行好他们的“基本职责”;国家要给高等学校“松绑”,让高等学校能够沉下心来培养人才,承担好他们的“根本任务”。对于地方高校,更应该高高举起教学的旗帜,扎扎实实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当然,地方高校也要发展学科,但一定要解决好发展什么学科、怎样发展学科和怎样带动专业建设的问题;地方高校也要开展科学研究,但一定要解决好开展什么科研,怎样开展科研和怎样促进人才培养的问题。为此,学校一定要定位准确,政策到位;老师一定要认识明确,行动到位。

三、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职能,广义讲,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四方面,狭义讲,专指人才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广义讲,包括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狭义讲,专指学生工作。绕这一圈子的目的,只是要说明本部分所说的“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和狭义的人才培养工作下的“学生工作”的范畴。当下,我们会经常看见并且也在不自觉地使用像“教育教学”、“教书育人”和“学科专业”这样一些词,的确让人费解。让人更加费解的是:教育教学两条线,教书育人两渠道,学科专业两张皮。学生系统负责“教育”,学校、地方和国家主管部门有一条专线;教学系统负责“教学”,学校、地方和国家主管部门也有一条专线。这种人为地割裂,对人才培养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实效问题一直是备受关切的问题,似乎始终没有找到“良方”。当然,这一问题很复杂,关系到方方面面。但从高校内部来说,德育教育的“三化”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德育教育简单化。将德育教育简单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为“两课”教育。这反映了我们德育教育急于求成的心态。二是德育教育知识化。我们强调“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但进了教材、进了课堂,就能进头脑吗?德靠养成,焉能教会?三是德育教育孤立化。为了加强德育教育,我们不断强化“德育教育体系”建设:专职队伍、专门机构、专用载体等。形式上这是一种强化,其实是一种弱化,这使德育从教育的主渠道孤立出来了。因为有专职队伍、专门机构,所以广大的非专职人员和非专门机构,可以心安理得地“只教书、不育人”了。无论你如何强化,在学生心目中“专职人员”的地位,无论如何不能高于专业教授的地位,德育教育的课程总量也无法与专业课程相比拟。不克服“三化”倾向,德育教育的现状的确很难改变。

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德育不只是学生系统和学生辅导员的责任,每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人员都有责任。特别是一线教师,更应该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学校要打破教育与教学的壁垒,教学系统和学生系统要主动融合,形成合力,在人才培养这一共同事业中一起发力。

四、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我们熟知,科学(这里指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是主客分离的。它关注的是“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即“果真如此”。人文是关于精神世界的,是主客一体的。它关注的是“该是什么”、“该为什么”和“该如何做”,即“果该如此”。科学是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人文不仅如此,还是伦理体系和价值体系。

谈到教育,就得谈文化,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活动。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四方面。同样,人文文化也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四方面。相应地,科学教育应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思维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等四方面;同样,人文教育也应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方法教育、人文思维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四方面。然而我们的现状是,无论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知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维、方法和精神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缺失是显然的。有知识、有能力(方法),才能做成事;有知识、有能力(方法)、有思想(思维),才能做大事;有知识,有能力(方法)、有思想(思维)、有境界(精神),才能做大好事。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视“知”、“行”、“思”、“德”教育的原因。

人文教育是“修身”,是关于“人性”的教育;科学教育是“悟道”,是关于“灵性”的教育。只有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能够“修身悟道,引领未来”的人才。

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必然性在于: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其根是人的大脑;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源水,其源是实践;科学与人文本是同天尽,其天是至善;科学与人文本是水中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在于: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相结合,才能有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相结合,才能有正确的工作方法;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相结合,才能有优秀的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天道)与人文精神(人道)相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天人合一。

显然,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缺乏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不完善的科学教育。然而,一个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是,人文教育在我们目前的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如何,这样的大学教育还称得上完整的教育吗?

可见,加强人文教育是事关教育质量的大事。地方高校在理工科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至少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加强人文知识的教育。培养方案中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要占一定比例,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要精选,要考虑到现代化社会中一个高素质的人应具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和人文修养的需要,重点应放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其人文修养与人文精神。政治理论课是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但这还不够,还需要从情感上、意志上培养和陶冶学生,使他们有丰富的情感、充实的精神生活。这就需要设置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课程。

第二,要加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专业教师要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启迪精神,让学生反观自身,在自省中提高。要注重渗透美育,要挖掘科学中美的元素,让学生体验美。要注重行为互动,要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将自己的言行作为教育、影响学生的特殊教材,注重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习惯,让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要注重营造氛围,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不惟专业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要注重以悟导悟,要以自己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把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

第三,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这一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隐性课程,学校师生的学术活动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环境的设计和气氛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潜在课程。优良的校风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要着力继承和培养优良的校风,开展各种文明、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等。这些隐性课程与载体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往往会起到显性课程不能所及的良好效果。

第四,要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前提。人文精神广大而深邃,无所不在,它和教师的经历和学识融为一体。本立而道生,加强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五、学校与院系的关系

学术性是高校组织的根本属性。这是因为,高校是围绕知识运转的组织,也是智力活动最为密集的组织。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发现、保存和传播知识。高校组织绩效和高校的价值,相当程度上就是指高校在知识创造和传递上的价值。高校组织的属性,决定了高校的治理结构要体现“底部沉重”和“分散决策”的精神,学术事务必须“由下而上”地进行工作。高校组织的设计和运行,需围绕知识的加工者,即教师和学生来展开。关于教和学的决策权力,应该交给第一线的教师和学生。教师要研究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主要由教师和学生自己决定。学术权力应该主要掌握在处于组织底部的学术人员的手中,众多事务需要由基层学术组织(院系)自己做出,而不是由组织顶层(学校)掌控。

高校管理要符合和遵循上述规律。在制度设计方面,要促进学校的管理重心的下移。在高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学校在加强规划、统筹、协调、组织等工作的同时,要着重协调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要从“功能定位、职能分工、利益分配”的角度,理顺学校与院系之间的关系,给院系更多的权力和发展空间。

高校的行政权力运行描述如下:书记、校长与副书记、副校长之间是上下级关系,副校长与分管的职能部处以及院(系)主要负责人之间是上下级关系。严格这种上下级关系,是保证学校行政权力有效运行的关键。要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有执行力,懂得规矩,遵守纪律。如何才能政令畅通?例如:书记、校长出“想法”,分管副书记、副校长出“办法”,职能部处长出“做法”,院系一把手出“结果”,从而形成“谋划—策划—落实”以及“战略—战术—战场”行政通道。如何才能令行禁止?例如:要做到“四有”:有请示,不该做主的不做主;有汇报,不该拍板的不拍板;有反馈,不自以为是、石沉大海;有结果,不随意“扳道岔”、自己“划句号”。如何才能有执行力?例如:要想事,做事,做成事。上级要保证做正确的事,下级要保证正确做事。上级的要求就是下级的追求,上级的想法就是下级的做法。不要做“二传手”:将上级要做的传达给下级,将下级做好的汇报给上级。要有“两感两心”:危机感、使命感,进取心、责任心。对自己分管的事,要做到“三有”:有见解,有见解才有话语权;有影响,有影响才有地位;有朋友,有朋友才有资源。如何才能懂得规矩?例如:下不越权,上不越位,垂直管理。当上级有主意的时候下级要没注意,否则要上级干什么;当上级没主意的时候下级要有注意,否则要下级干什么。如何才能遵守纪律?例如:要谋事,不谋人、不谋权、不谋利;要做事,不“做”人(拉关系)、不“做”官(摆架子)、不“做”为(图政绩)。

学校的上下级关系只有上述三种,职能部处与院系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上述任何一级与教师和学生也不是上下级关系,所有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活动提供保障。

六、结束语

如何处理地方高校发展中定位与发展、资源与发展、模式与发展、特色与发展以及实力与发展的关系等,是学校发展战略层面的问题,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目标、途径、策略和后劲。而如何处理发展中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教育与教学、科学与人文以及学校与院系的关系等,是学校发展战术层面的问题,决定了学校能否坚持发展方向、达到发展目标、遵循发展途径、落实发展策略和形成发展后劲。地方高校要处理好专业与学科的关系,科学选择专业与学科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切忌盲目效仿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做法;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坚守教育本质,承担好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让老师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要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打破教育与教学的壁垒,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避免德育教育简单化、知识化和孤立化;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充分认识在理工科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加强人文知识的教育,强调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重视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要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充分认识高校组织学术性的根本属性,促进学校的管理重心的下移,确保学术权力掌握在学术人员的手中,在行政权力运行中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有执行力、懂得规矩、遵守纪律。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 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5):1-6.

[责任编辑:李文玲]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科学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人文社科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