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如鹏
201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摄影/本刊记者 刘震
4月的最后一天,中央政治局会议如期召开。会议释放出“稳增长”的强烈信号,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基础设施项目及官员领导作用等方面,对下一阶段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了全面部署。
十八大后,中共对经济工作愈发重视。此前,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讨论经济形势,一次在年中,一次在年底。从2013年开始,4月份又增加了一次会议,讨论一季度经济形势。2013年是政治局常委会,去年和今年则是政治局全体会议。
此次会议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毫无疑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是最重要的内容。
有分析认为,这次政治局会议将成为近期中央经济政策的一个分水岭,宏观管理将从“供给收缩”转向“需求扩张”。
当前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仍在持续。从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看,虽然GDP同比增长7.0%,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出口增速以及居民消费增速“三驾马车”,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此次会议尽管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出了“与预期目标相符”“处在合理区间”的判断,并肯定“一些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但仍罕见地强调“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而去年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提法仅仅是“依然存在”。
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上升,中国需要为面对更大的经济困境做好准备。他说,既要对经济长期向好充分信心,也要做好面临更大困难的准备。
而在这之前,李克强刚刚对经济增速在全国垫底的东北地区进行了考察。他要求东北三省必须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还说“今年年底,我们要回过头‘算总账”,释放出力保“稳增长”的强烈信号。
这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
舆论认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五个“着力点”,而排在首位的稳增长无疑是第一要务。
如何加大稳增长的力度?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主要思路应该是中央货币宽松配合地方基建托底经济。他预计,货币宽松周期远未结束,未来降息空间巨大。
最近一年多来,从定向降准到降息再到全面降准加定向降准,货币政策频频出台,旨在为实体经济运行释放更多可贷资金,但不少中小微企业仍然反映融资难、融资贵。
“当前在金融资源到实体经济之间,确实存在渠道不畅通问题,很多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难以从货币总量中分一杯羹,大量资金要么流向大型企业、房地产行业,要么在金融体系空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郭田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此次会议首次提出了“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管清友分析认为,目前官方解决了银行间利率高企的问题,下一步则将降低实体利率。降息、再贷款料成重要工具。
不过,舆论普遍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重回“强刺激”的可能性不大,仍以定向调控手段为主,而不会采用“大水漫灌”的措施。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这次会议重申了“投资的关键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认真选择好投资项目,做到有市场,有长期回报”。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3.5%,较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自去年6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下降,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为稳定有效投资,国家已推出包括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等7大类投资工程包。据发改委消息,国家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完善和动态调整重大工程包,近期可能会推出新一批重大工程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同时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这是一个带资金带项目的国家级战略规划。
舆论普遍认为,该规划的实施将带动新一轮的基建大开工,对稳增长的作用不容小视。
尽管《纲要》目前尚未正式公布,但有媒体报道称,《纲要》在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将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包括总纲、实施细则和具体名录。《纲要》的实施将带来巨量投资,也将极大地改变目前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
据财政部估算,三地一体化在未来6年内需投入42万亿元,为三地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房地产、建材、环保等产业都将从中收益。业内人士强调,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布局中,交通一体化将率先发力,铁路、公路、航空、港口间的立体化规划都已在执行中。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认为,未来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虽然投资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区域内协同发展将成为新的增长极, 而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模式的探索,其很有可能被打造成为一个可供其他区域复制的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
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规划对基建的拉动也被业内所期待。管清友认为,随着上述规划的陆续出台,肯定会掀起新一轮基建投资热潮。
他预测,2015年要完成7%的GDP目标,基建投资增速至少要达到25%,规模要达到14万亿。这意味着后三个季度的基建投资将较一季度明显回升。其中“铁公基”和水利环保是主要增长点。
除了上述各种政策措施外,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还罕见地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5项新本领,要求他们为稳增长尽责。
这些新本领分别是掌握认识发展趋势和准确分析经济形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发现和使用经济人才、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会议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在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要摆脱旧的路径依赖”,“勇于开拓、有所作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说,这是在新的条件下,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告诉他们“别懒政”。各地官员的精神状态要进入新状态,克服懒政和不作为,主动转变思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中央政策研究室一位前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些干部对在新常态下该如何作为,并不是完全清楚。
“他找不到以往工作的这种状态。消极地总结一些贪官落马的教训,抱着‘不吃不喝不拿不干的态度。”这位官员说,中央对这些问题也充分看到了,正采取综合的措施,来调动这些不作为干部的积极性。
“官员任务导向的转型,即从以前的经济指标的单一目标,转型成为多元目标。这种转型也使得很多官员不知如何行动。”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说,以往的GDP主义,就是这样一个单一目标。现在,政府官员的目标多元化,不再追求GDP指标,但其他的指标例如环保、社会满意度等多了起来,无论是体制还是官员,都表现出劣势来,很多人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今年2月9日,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会议上说,“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
他强调,“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为官不为的典型要公开曝光!失职渎职发生重大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该处分的要处分,该撤职的要撤职!”
这次政治局会议再次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罕见地强调各级干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分析认为,中共未来很可能建立新的干部考核机制,改变当前只给约束不给激励的状况,解决广泛的“怠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