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9-06 11:31:14梅长飞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运用信息技术数学

梅长飞

摘 要: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独有优势,按照现代教育观念,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载体与初中数学学科进行整合,构建新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运用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识“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3.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象“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4.化繁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三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在平时的听课和下载的一些课件中,我发现不少教师过于注重课件的整体性和精美程度,课件往往是从“同学们好”开始点击鼠标到“同学们再见”为止,整个课堂流程全部预设得一清二楚,每个环节的内容都被事先写在了点击后出现的页面中,不可更改一次到位。更为有趣的是这里每一个环节都在课件中被事先做好了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演示和学生观看”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圈,学生的思维都一致的沿着这个圈不断的、同步的循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信息技术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由过去的“人灌”变为现在的 “电灌”。

2.正确处理学生动手操作和信息技术的关系。在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动手操作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更为重要。但是,在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时,有的老师往往忽略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把课本丢开,一节课都由媒体、软件包办代替教学内容的发展过程,学生只需机械地回答“对!” “不对!”,这样学生的学习便成为被动学习。然而现代化教学中,教学手段变化了,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没有变。不能心中只有“技术”,而忽略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正确处理教师板书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关系。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记笔记,问其原因,比较一致的回答是“来不及”,因为信息的转化非常快,不少学生记了笔记就耽误了听课。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为了扩大课堂的容量,把本来准备板书的内容都事先输在了电脑里,上课时直接投影显示出来,这样一堂课下来,教师在黑板上没留下任何痕迹或数字,学生就像看了一场电影,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其效果事与愿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和粉笔,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可以较好地控制课堂节奏,内容也可以方便地增删。其次,板书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一些解题的格式、步骤需反复强调学生才能完全掌握。此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特别是在复习课时,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显得重要,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章节的重点一目了然。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如果所有结论、规律都呈现出来,学生思考的空间就狭小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当成为完善的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用的恰到好处,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正确处理“下载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在平时的上课中,我们并不是每天都做课件,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下载一些课件加以修改后用来上课。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下载来的东西就是你的吗?不是!那些只是作者的,是真正认真去学的读者的,不是你的,什么时候是你的?只有装进了你的脑子才是你的!在备课时,我总是先进行构思,明天的课想怎么上,画个流程草图,然后再看下载的课件,依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调整。有时也下载得到一些设计得相当棒的课件,我就认真的去体会,别人为什么这样上,和我的想法比较,好在哪里。希望我们都能把自己从一个下载者变成一个学习者。

参考文献:

[1]翟云芳,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反思,《山西电教》,2008年.

[2]陈建 ,浅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0 年.

猜你喜欢
运用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6:45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