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血管结扎与盆腔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5-09-03 10:46:11徐岚魏利杰赵秀徐琳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髂内难治性盆腔

徐岚 魏利杰 赵秀 徐琳

盆腔血管结扎与盆腔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徐岚 魏利杰 赵秀 徐琳

目的 对比盆腔血管结扎与盆腔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04—2014-06入住吉林省人民医院产科的4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以及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切除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血管结扎与盆腔动脉栓塞均为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盆腔动脉栓塞子宫切除以及术后不良反应较低。

盆腔血管结扎;盆腔动脉栓塞;难治性产后出血

分娩并发症诸多,产后大出血为最严重的一种,死亡率占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临床中多数采取保守治疗产后出血,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部分难治性产后出血,保守治疗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因此近些年子宫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可以导致患者失去生育功能,对患者身心均造成较大损害。为寻求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我院选取收治的4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展开对比研究,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均于2013-04—2014-06入住我院产科,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年龄范围29~33岁,平均(31.5±1.4)岁,孕周39~41周,平均(40.2±0.9)周,出血时间1~4 h,平均(2.1±1.6)h,出血量:8例小于2 000 mL,6例2 000~2 500 mL,9例大于2 500 mL;对照组治疗组年龄范围30~34岁,平均(31.8±1.5)岁,孕周40~41周,平均(40.6±1.0)周,出血时间1~5 h,平均(2.3±1.4)h,出血量:6例小于2 000 mL,10例2 000~2 500 mL,6例大于2 500 mL。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出血时间、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髂内动脉结扎,具体操作:将原腹壁切口延长3 cm,开腹后将盆腔后腹膜暴露,切开后腹膜,将右髂内动脉周围组织钝性分离,游离髂内动脉起始段2.5 cm,使用7号丝线结扎2次,保持间距0.5 cm,左侧髂内动脉处理同右侧一致。

治疗组实施髂内动脉栓塞,消毒右侧腹股沟,实施局部麻醉,遵循Seldinger方法穿刺插管,实施双侧髂内动脉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于出血侧髂内动脉前干插入导管,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行造影证实,另一侧髂内动脉前干处理同出血侧一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止血效果、子宫切除以及术后不良反应[1]。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止血效果对比 治疗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以及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子宫切除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组患者2例(8.7%)最终实施子宫切除术,2例(8.7%)出现术后发热,3例(13.0%)出现下腹疼痛;对照组患者4例(18.2%)最终实施子宫切除术,6例(27.3%)出现术后发热,8例(36.4%)出现下腹疼痛,7例(31.8%)出现恶心、呕吐。治疗组子宫切除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止血效果对比

3 讨论

难治性产后出血病情凶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死亡率极高,为产科常见急危重症,过去多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肯定,但是术后患者丧失生育功能,同时卵巢功能受到影响,给其生理以及心理均带来较大影响[2]。近些年,盆腔动脉栓塞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广泛认可。

子宫血供主要由子宫动脉供应,而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的重压分支,子宫动脉分出后,向下走行,然后向前,并于子宫颈平面分出两支,分别分布在宫颈以及阴道上段。依据这个解剖学特点,将子宫动脉阻断即可将子宫体的供血主干阻断,此为髂内动脉结扎以及髂内动脉栓塞的操作原理[3]。

髂内动脉栓塞是对出血部位进行选择性栓塞,同时是由出血动脉末梢开始栓塞直至整条动脉管腔,即使有交通支恢复向子宫供血,血流量仅能维持子宫正常需求,栓塞使用的明胶海绵颗粒也可在术后完全被人体吸收,保持了患者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生理构造[4]。与髂内动脉结扎相比,髂内动脉栓塞操作成功率更高,同时创伤小、适应范围广、定位准确,可以实施针对性的靶向治疗,术后并发症低,对其他止血措施无显著影响,在实施髂内动脉栓塞术后,仍可进行子宫切除术或者髂内动脉结扎术,避免了二次剖腹[5]。本文数据提示,治疗组实施髂内动脉栓塞术,其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出血时间、子宫切除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盆腔血管结扎术相比,盆腔动脉栓塞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具有更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1]文秀芬,孟祥志,李江红.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动脉结扎治疗产后出血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21):3289-3290.

[2]朱丽仙.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和结扎术对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138-140.

[3]赖影.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动脉结扎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15-18.

[4]李彬,王忠,李智泉,等.不同止血手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56-57,60.

[5]简宇芝.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临床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8):722-723.

2014-11-25)

1005-619X(2015)06-0618-02

10.13517/j.cnki.ccm.2015.06.035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

徐琳

猜你喜欢
髂内难治性盆腔
巨大左髂内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行腔内修复1例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供血评估及保留策略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6:38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48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