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2015-09-02 20:43尹继忠
甘肃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荒漠化区域探究

尹继忠

【关键词】 地理教学;反思能力;知识;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5—0114—01

反思是一种自我评价,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审视判断, 从而分析、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学习主体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反思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反思的课堂学习是狭隘的学习,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反思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谈谈怎样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一、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活动也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在地理课堂上,学习某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达到了活动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对地理知识记忆的熟悉程度,对知识本质属性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各种表达形式的掌握程度。在经历一些学习活动后,要反思自己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是如何联系的,反思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有无欠缺。若有欠缺,这些欠缺是如何造成的,如何尽快补救。如,在教学《荒漠化防治》这一章节时,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发生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先对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反思,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运用这一思路和方法去分析其他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知识迁移。

二、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为了避免学生对地理知识“一知半解”式的学习, 地理教师应该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开,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带着问题, 带着探究的欲望离开地理课堂,把对地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延伸到课外,既能延长学生思维的时间,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也能暗示创新没有止境,探究没有尽头。在相关的地理知识的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尽力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探究活动,开始是怎样想的,走过哪些弯路,碰到哪些钉子,为什么会走弯路,有什么教训是可以吸取的;自己的思考与老师或同学的思考究竟谁对谁错,哪种方案最优;自己在一些思考中能否做某些调节,为什么当时不能做出这些调节;自己在思考中有没有做出某种预测,这种预测对自己的思考是否起到作用,自己在预测和估计方面有没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可以归纳等。通过这些反思,不仅能使探究地理知识的方案、过程得到直接的改进,而且能在评估和改进方案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地理知识,提高相关技能。

三、对学习中的认识、观点进行反思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将所学知识与个人经验结合起来, 触及学生的态度与情操, 发展学生的智慧, 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并非是虚无缥缈的,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体验、培养。同样在《荒漠化防治》这节课堂上,笔者让学生根据某个区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区域的气候、植被、土壤、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分析该区域,结合教材相应内容,分析归纳、并以图示的方式说出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根据荒漠化发生的每一条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哪些不适合某地防治荒漠化的做法,也容许学生积极提出来。这样培养了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并夯实了地理知识基础。

总之,反思使人进步,反思是换一个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是发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去进行改进。学生的反思如同生物体吸收营养一样,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效,也才能打造出高效的地理课堂。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荒漠化区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