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琐谈

2015-09-02 20:17王罗森
甘肃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文言文

王罗森

【关键词】 文言文;通假字;假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079—01

所谓通假字即假借字或同借字。假者,借也。假借就是古人在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本字,而是用了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了本字,这就形成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特别是在先秦两汉的古籍中通假字为数不少,就是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编的文言文里通假字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在《诗经.硕鼠》三章中都有“逝将去也”一句,这其中的“逝”字就是一个通假字。“逝”字是发誓的意思,和它的本意“离去”或它的引伸义“死亡”毫无一点关系,只是读音相同罢了。所以也叫古音通假。在初中语文所选的古文中这种通假字也是为数不少的。例如:在《孟子》两章中就出现了5个通假字,象“距”通“拒”,借字是“距”,它的借字跟本字在意义上,毫无联系,仅仅是同音假借而已。“畔”通“叛”,背叛、叛乱之意。本字是“叛”,借字是“畔”,“曾”通“增”,增加之意,本字是“增”,借字是“曾”,“衡”通“横”,梗塞不顺之意。它的本字是“横”,借字是“衡”,借字和本字之间意义毫无关系,只是因为读音相同。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有“甚矣,汝之不惠”句中的“惠”字也是个通假字,通“慧”,是智慧之意。它的本字应是“慧”,借字是“惠”字,本字与借字在意义上也毫无关系,只是读音相同亦属于通假现象。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既是个文字和词汇的问题,同时也是个重要的语音问题。说到底它的根源就是汉字的同音或近音的替代现象。亦即“古音”通假现象。这也是通假字产生的历史渊源。

文言文中的“假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书”(即象形、指示、形声、会意、转注、假借6种造字法)上的假借,即“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例如:东西南北的“西”字,本来没有专用字,是借“鸟西息在巢上”的“西”字,后来为了区别,才另造了一个“栖”字,表示“鸟西息在巢上”之意,而“西”字就专用为表示东南西北的“西”了。再如:“女”用为第二人称代词也属于这类情况。在先秦只有表示妇女的“女”字。而第二人称代词“汝”这个词在口语中也早就产生了,由于意义较为抽象,不好造字,就借用读音十分相近的“女”字去表示。借用之后“女”字在上古时代既表示妇女的词义又同时作第二人称代词。“汝”字大约在周朝也产生了。但最初只用作水名。如《荀子.议兵》有“汝颖以为阴”之句,直到战国以后,才借用表示水名的“汝”字,去表示第二人称代词,而“女”字则专用于妇女的词义了。要知道“女”和“汝”在今天读音有很大差别,但在上古读音里,两字的读音很相近。两字的韵部同属鱼部,声调都是上声,韵母“汝”为日母,“女”为泥母,而泥、日在上古同属鼻舌音,只是发音部位略有不同罢了。所以“女”和“汝”是属于古音通假。

假借的另外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但书写的人却写了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如“逝”借为“誓”,“归”借为“馈”。又如《列子.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句子的“反”借为“返”。《庄子·秋水》:“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辩”假借为“辨”。再如《曹刿论战》“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句中“徧”通“遍”,即“徧假借为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这种用字的假借在现代人看来就是写了错别字了。但在古代特别是在上古时代,文字还没有规范化的条件下,是允许的,跟我们今天的写错别字是有区别的。因为在汉代以前没有产生促进汉字规范化的字典。加上书写工具又有许多不便,书面材料的展转相抄也比较容易采用同音替代的办法。而且还往往采用笔划较简的音同或音近字,以代替笔划繁多的字,这也是汉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趋势,更是先秦两汉古书中通假字比较常见的原因。

假借字和它的本字,有同音和近音的不同,而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个假借字的读音问题,如果假借字和它的本字读音完全相同,如:“逝”借为“誓”读shì,“惠”借为“慧”读huì,就不存在读什么音的问题了。如果假借字的读音和本字读音有别,一般就要按所表示的本字来读了。如《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中的“女”,借作第二人称代词,就要读作rú(汝),而不能读为nǘ。再如:《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中“剥”假借为扑,应读为pū,而不读为bū.

通假字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打好字词基础,顺利理解句意,不可等闲视之。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题如何变抓分难点为得分亮点
重点:文言文阅读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