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渭源
《教育的人本属性》《教育的过程属性》(以下称《属性》)发表在《湖北教育》2015年第1、2期。文章刊发后,有不同反响,作者认为,有波澜、有不同认识,说明文章的独特性。为了深入认识、探讨“教育属性”,笔者调整视角,再谈“教育属性”。
教育的“第一哲学”——教育属性
亚里士多德提出“第一哲学”概念,对思维方式、认识问题很有意义,亚氏称“第一哲学”为“根部知识”,有“在先性”,是思考其他哲学的上位概念,是一切知识的“第一原理”。
按照笔者的理解,“第一哲学”是方法论,依智慧学可以将它视为“母知识”,有再生力、迁移性,如同举一反三的“一”,触类旁通的“类”。
教育的“第一哲学”即教育属性,它是认识、判断教育教学问题的逻辑起点,历史证实,遵循教育属性事半功倍,否则事与愿违。
当今提出或重提教育属性,是迟到的教育觉醒,意在警示教育同仁回到教育原点,关注、反思教育!
教育的定位——人文学科
准确定位教育性质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前提。
教育不是科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知识”。
进行深度思考,我们惊讶地发现教育的一些悖论:好的方法可以达到好的效果,“坏”的方法也可以达到好的效果;同一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好事可以赞许、奖赏,犯了错误、做了坏事也可以褒奖、“请吃茶”(《马卡连柯教育艺术》);美国《商业周刊》报道“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5家科技创新企业的创始人多数是大学没有读完的辍学生”;中国一些“大款”、企业家是没有考取高校的“差生”,给他打工的有些是他中学同班考取大学的优秀生、“学霸”。
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将教育视为“特殊概念”,扬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用教育思维思考教育。
教育应从传统的逻辑思维——讲理、科学、规律中解放出来:“教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引文是《属性》中的文字,不赘述,下同)。必须用教育思维——以人为本来认识教育:“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人本身”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人性。教育回归原点是人性的唤醒、彻悟!诚然,人性是思考教育问题的起点、根本。
其一,人是创造性动物。动物适应环境,人改变环境,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创造自身。人是动物又超越动物,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最高花朵”,是100万种动物发展的顶端——智慧动物。智慧、创造性动物的教育,是“智慧的智慧”,“创造的创造”,是超凡、特殊的。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教师上一个小时的课,约死亡1000个神经细胞,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即意义、价值不言自明。
其二,人是情感性的动物。动物行为由本能制约,人受情感支配,心理学研究表明,知——情——行,由知到行,情是关键环节、决定因素;动物“教育”是进行训练,人的教育是动之以情。美国一项“亲情关系”研究持续追踪243人长达32年,结果显示,3岁前有父母关爱的孩子,大多长大后学历较高、同事关系好、情感生活满意。研究确认,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和爱有不可替代性,父母对孩子最有价值的投资不是金钱,是情感、爱心。同理,教师没有情感、没有爱,他的理念、知识、智慧、方法等都构不成真正的教育。
其三,人是不稳定性动物。人多变,是最不稳定的动物。我国著名的思想史家张灏先生在《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一文中说,“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人的这种丑恶是谁也回避不了的窘境,所以,人性有黑暗的一面。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由860亿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又生出1000个神经分支,它们以毫秒时间尺度在工作,并随时调整结构与功能,复杂变化堪比宇宙。所以,人的心灵、欲望时刻分裂、再生,人俨然是最聪明的动物,也是多变、可信度最差的动物。人的多变、不稳定性决定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第一次”“一次性”,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没有“通吃”、万能的方法,没有点石成金的妙招,真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精辟:“某一教育真理,用在这种情况下是正确的,而用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可能不起作用,用在第三种情况下甚至会是荒谬的。”
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是中性的,好教育的前提是教师的高素养、高境界,教育的真谛是智慧、创造,是教师对学生的大爱、尊重、包容。
文章的基调——批判思维
批判(反正、逆向)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思维品质。批判不是别人说是你说非,别人说东你说西,而是多角度、多层面、客观地认识事物,批判的实质是超越、发展。按照哲学思维——否定的否定——在否定基础上新的肯定,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没有批判就没有科学。故此,我们说,知识分子是有批判思维能力的人,“他的价值不是维护、证明既定真理的正确性,而是挑剔、批判它的错误。”
《属性》的基调——批判,文章的基本框架是:(教育)属性——批判(思维)——(新的)肯定。如,讲“教育的普遍性”,批判教育的阶级性,提出“教育的普世性”;讲“教育的自然性”,批判教育的高效性,提出“教育的渐进性”等。笔者动情、尖刻或偏激,是在讲“学生是创造主体”时。从“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到“创造注重开放”,文章用了10余个排比句,累叠阐述我们的教育教学压抑、剥夺了创造力,意在震慑同仁: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到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文章的创新——思维方法
教育属性如此重要、关键,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主要原因是惯性思维(逻辑思维——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局限了认识,转变思维方式的教育自然被证伪。
逻辑思维是学术界认可的、常用的思维方法,它的价值主要是判定真伪、逻辑推理,但不能包打天下,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逻辑思维借助概念进行思考,概念是个符号,没有完全贴切、全面覆盖事物本质的概念;结论隐藏在前提之中,没有创造性;背后隐藏着一个僵死的假设——非A即B、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束缚了思维。事物有不确定性,事物之间不是都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是非清晰的界线、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如教育界一直争议未果的在人(大脑)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先天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环境(含教育)谁更重要(主要矛盾)的问题。最新(2014年4月16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召开的神经科学研究会,集世界16位顶尖神经科学家)研究表明两者“同等重要”,认为“它们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构成部分,彼此不互动,为孩子大脑的发展——以及他们的未来——共同扮演着奇妙的作用。基因为大脑提供了一张蓝图,但需要环境来塑造。”本文突破了传统思维,提出并有意运用了教育思维、情感思维、量子思维、模糊思维等。
方法是智慧,发现是方法的发现,突破是方法突破,创造是对既定事物调整视角。科学史证明,科学是在改变思维向度中前进的。“三层智慧说”认为,创造思维的核心不是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是改变角度。
《属性》的创意是调整视角看问题:提出新的概念、净化既定概念和赋予已知概念新意。
提出新的概念。文章中提出了“教育属性”“教育是个特殊概念”“教育思维”等。
厘清既定概念。“正确认识知识教学”:当前教育界对知识教学的批判不妥。这里有一个被遮盖的概念误差:知识和“个体知识”是两个范畴,个体掌握的知识有主观性,由于个体的理解或知识结构不同,知识的智慧含量被分化,在知识编码混乱的情况下,知识越多人越笨。“文化”的含意:文化一般指积极文化,但不能忽视消极文化。传统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核心,“服务”应是为“人类”服务,“统帅”应是人本思想,“灵魂”应是发展等。
赋予已知概念新意。“教学是个整体”,教学不是传统的割裂的教与学,而是由教与学组成的,发生本质飞跃的新概念——教学;“渐进”,渐进不等于慢进,是遵循自然的顺序前进,是“最佳速度”、“最高效率”;“高效教学”、“高效课堂”的“高效”,只能理解为“教育概念”,循序渐进就是最快速度、最高效率,不能理解为经济学概念快速度、高效率等。
教育属性归根结底是人与社会文化的属性问题。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多样的;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多样的;中国有60多个民族,风俗、习惯是多样的;中国城乡、东西部、沿海内地发展不平衡,是多样的……安排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评价指标等是不可想象的,地方自治,学校自主管理,教育的多元、多样应该成为自然的常态。教育多元是公理,教育的希望在地方自治。费孝通先生关于世界文明的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也是对教育的本真美和多元属性的绝妙写照。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林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