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筱平
(扬州大学 人文社科处,江苏扬州 225001)
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工作,是科研活动最终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整个高校的未来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逐步踏入知识经济时代,科研管理工作已经开始被各大高校所重视,但是,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还有许多问题与弊端存在。所以,高校的科研相关人员,以及科研领域的导师学者,只有对我国当前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并找出能够切实提高科研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改革措施,才能够切实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1]。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性。因为其管理的对象包含科研人员、科研工作流程及科研设备等多个方面,所以在进行具体规划与落实管理工作时,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综合性的分析。第二,综合性。对科研工作进行管理时,不但需要用到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看出,科研管理是结合了许多学科知识的一个综合体系。第三,科学决策性。合理决策对于科研管理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科研管理工作的探究与实践,需要以科学合理的决策作为支撑才能够开展起来的,既包含了对客观物质环境运作规律进行探究的硬科学,也包含了对规划、运筹、组织与管理进行分析与优化的软科学。第四,复杂性。高校科研的系统性、综合性与交叉性决定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管理信息的不确定性与科研人员构成的多样性等[2]。
在市场经济大规模建设及社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的新时代,我国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但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并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轻服务,重管理”的问题,存在着用行政管理方式对科研工作进行管理的现象,导致管理工作机械化。有些最终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相符性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偏低。师生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欠缺,相应的制度也不完善,导致了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极易流失,对高校的科研工作及切身利益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在科研管理工作当中权限集中及分散现象是并存的。一方面是科研管理权限过于集中,没有进行妥善的分权,所以下属相关部门也缺乏必要的管理权限,缺乏担当科研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导致创造性及自主性都难以得到发挥。另一方面科研管理权力过于分散,使得学校层面的设计与规划工作失去了统一性。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使得权责与目标都相对模糊,对这些问题也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来进行协调,形成了多个部门都拥有科研管理权力,但都不负责的局面[3]。
管理人员的热情不高、不稳定也是制约管理工作的一大因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策上来看,高校中必要的激励机制不足,导致管理人员水平高低无差别、干多干少无差别,这是导致管理效率偏低的核心因素。从行政管理来看,科研管理工作基准高,难度也大。所以导致科研管理部门普遍待遇较低,创收也难,说明政策支持不足[4]。
高校想要提升自身的科研工作管理成效,改变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使其树立起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非常重要——为学院服务,为学科服务,为学人服务。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科研管理人员要更积极地对横向委托、联合资助及国家计划等有助科研的项目进行申请,以为科研相关人员提供更好地全综合性服务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5]。
高校要对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创新,首先就要建立起权责更具统一性的管理部门及管理机制,使整体部门结构更加健全,权责也更加明晰,形成各司其职的工作局面,做到有限集权、适当放权,使管理工作更具灵活性及实用性。
科研人才是高校科研能力及科研工作发展的基础保障。高校希望在科研工作当中取得更优秀的工作成果,就需要不断对自身的用人机制进行改善,建设起合理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及更加民主科学的用人机制。要打破僵化的激励机制现状,对员工的自身需求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依此来进行激励规则的制定,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让激励机制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管理团队是确保科研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核心因素,更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所以在管理团队建设方面,高校科研部门自然要给予更多的重视,要用科学的激励措施来留住现有人才,并招揽更多的储备人才,还要利用严格的标准来审核及聘用人才,用规范化的要求及培训来强化现有团队整体素质,这样才能够打造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中心机构,所以如果不对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进行强化,着眼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便很容易导致科研成果流失。所以在鼓励科研的同时,也要在科研人员队伍中,强化对于知识产权的宣导与教育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科研人员更加重视对自身研究成果的保护。另外,也要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严格的落实,依据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法规政策建立起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体制,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除此之外,还要尽快确立以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形式为主,多种并存的新型科研成果评价及管理体制。总而言之,要确保建立起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提升其知识产权管理及服务水准。
高校中科研管理人员常常被看作是“为他人做嫁衣”,不易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因此,要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发展平台,营造轻松和谐的研究工作氛围,确定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工作的主人,调动和不断强化其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他们能够完成自身的份内工作,还能成为进行科研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人员。此外,各级领导要改变以往的陈旧科研管理观念,把管理人才队伍的组建真正放到首要位置上。对科研管理人员做到工作上认可、生活上关怀,确保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进行管理工作。建立学习型的高校以及相关组织,打造出更加专业化的学术氛围,激励科研管理人员不断地去学习管理以及科研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6]。
高校应当对自身内部的科研优势进行整合,促进人才资源优势的发挥,组建起更加具有专业性的科研管理人才队伍,这是强化高校科研管理能力的重点,也是强化高校核心竞争力以及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急切需求及基础保障。怎样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向心力强,且具有责任感,能够使高校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研管理人才队伍,是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相关部门最为重要的一个课题。科研工作能够稳定、顺利地完成,与科研团队成员的工作默契性,以及良好的交互性有着极大的关系,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人最应注重的问题。一个人自身的科研能力与技术即使再强大,也是十分有限的,科研队伍里的每个人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够有效提高科研队伍的创新及实践能力。未来我国科技领域当中的竞争,就是科研人才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竞争。只有拥有优秀的团队实力,才能够真正成为高校科研领域的优秀代表。
高校的科研工作,是对高校整体教育水准的主要衡量基准,对高校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科研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高校科研能力,是提升高校科研工作发展速度的必要环节。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应当对科研管理工作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提高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准,增强高校科研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与革新。
[1]王志刚,张晓妮,王国辉,等.对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1).
[2]康敏艳.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导向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3,(7).
[3]王静,梁玉军,周群峰,等.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1).
[4]刘美,李林,马榴强,等.重视科研项目申报质量,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8).
[5]庞利.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专业化的障碍分析和路径选择[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
[6]曲墨,李银清,宋岩,等.如何提升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J].中国高校科技,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