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未可轻年少

2015-08-30 12:55张曼娟
乡音 2015年3期
关键词:唐明皇长安城李白

文/张曼娟

专栏

丈夫未可轻年少

文/张曼娟

朋友在一个基金会工作,最近需要应征新血,她每天要面试好几次,发现要挑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符合的人,原来并不容易。都说人浮于事,看起来事也浮于人呢。

那天,朋友说起她在面试年轻人的种种心得感想,提到一个条件都还满不错的应征者,她后来并没有录取她。“为什么不录取她?”我问:“她有什么问题吗?”朋友想了想:“她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太年轻了。她才只有二十岁呢!”我愣了一下,然后问朋友:“你当年出来工作的时候几岁?”朋友回想一下:“二十一岁了。”我们俩都沉默片刻,她笑了起来:“好吧好吧,我再想想看。”

当我们年龄渐长,就忘记了年轻时的事了吗?忘记了年轻时的我们是多么胸怀壮志,充满迎接挑战的勇气,那时候,除了经验之外,我们什么都不缺乏,不怕吃苦,不怕挫折,觉得没什么是难得倒我们的。那时候如果知道有人因为我们太年轻而不给我们机会,肯定会觉得太不公平了。

年轻,常常会成为一种障碍,这是很奇怪的事。

多年前,我在一个广播电台做深夜的广播节目,为了让节目更多样化、更特别,便与正在纽约攻读学位的一个朋友合作,每个礼拜由他来主持15分钟的单元,介绍国外的娱乐演艺事件和人物。

纽约朋友并没有做广播的经验,要寻找录音室,配合录音时间,还要将带子寄回台北,确实有种种麻烦。我只想着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让事情更顺利,制作人却反应冷淡,她的说法是:“我们这是给他机会啊,他要自己想办法嘛!”

这是我第一次听见“给机会”这种说法,第一次见识到这种高姿态。心里其实蛮震撼的,讲这句话的人仿佛是个造物主一样的,高高在上。却忘记了她最初入行的时候,也是个新人,也需要许多的学习和协助。

我后来常听见这样的说法,许多行业,对于新入行的人,都有种冷眼旁观甚或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姿态,“做得好是应该,没做好是你活该。”

真正通达人情世故的人,都应该知道,年轻人未经琢磨雕塑,是潜力无限的。就像李白的诗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连被尊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夫子,都曾经说过“后生可畏”这句话,一般人更不应该轻视年轻人的。年轻人的“可畏”,正因为他们的“无所畏”,时代愈进步,他们的成长环境愈开放,他们的眼界也更宽阔。

正像是纪伯伦在《先知》中关于“孩子”的想法:“你可以供他们的身体以安居之所,却不可锢范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的明日之屋,甚至在你梦中你亦无法探访。”

前行者自以为的成就辉煌,也不过是给后继者提供了一个暂时安居的场所,后继者终要走出自己的格局,走入明日世界。我喜欢亲近年轻人,希望能从窗口窥见未来的样貌。那可能是陌生的,充满想象,无限惊喜的一个新世界。

总是觉得自己是在“给机会”,其实是可悲的,因为他们只在给予,却没有收获,已经关上了互通有无的那扇门。如果我们不只是在给机会,也能够从新人的身上找回我们的热情勇气和活力,以及对未来的想象,我们的获得将会更多。

年轻的我就如同是大鹏鸟一般,扬起翅膀等待着风,当风吹起便可振翅高飞,直接冲上九霄云外的万里青天。若大风停歇止息,我降落而下,也能将沧海颠倒过来,激扬起剧烈波涛。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与世俗不同的论调和观点,听见我说出的充满自信的话语,不仅不赞同,还发出阵阵冷笑。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曾说过“后生可畏”的话,你们可千万不要藐视年轻人啊。

唐代诗仙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他的狂傲正是因为他的才华无匹。25岁那年,李白离开了故乡蜀地,开始了一生的浪游与经历。因为对于道家与神仙术的爱好,他不止一次在诗中以“大鹏”来自喻,想来是深受庄子影响的。这只大鹏鸟等待的是“风”,也就是一个从政的机会,一个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机会。

他在长安城里遇见名诗人贺知章,这位前辈诗人盛赞他为“天上谪仙人”,并且荐于唐明皇,唐明皇欣赏李白的诗才,将他留在身边为“待诏”,掌文词之事。李白终于有机会步上青云,却只是陪同君王贵妃饮酒赋诗而已,并不能在文词方面真正有所作为。在长安城的3年,看似风光无限,诗人心中却更加抑郁,日日以酒浇愁。

他是只等待搏云而上的飞鹏,虽然在金笼中踱步,却也在无意中给了另一只鹏鸟清凉的风。传说他行过长安城中,曾遇见一个被绑缚着的年轻人,气宇轩昂,却因为犯了事将被处决,李白以当时的影响力为年轻人赎身,救他一命。这个年轻人发奋进取,成为一代名将,便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多年后李白因一次政治事件,差点儿丢了性命,也是因郭子仪的搭救而能化险为夷。这个故事不仅传为千古佳话,更再次印证了李白所谓的“丈夫未可轻年少”。

猜你喜欢
唐明皇长安城李白
我拥有满地的落叶
唐长安城的那些胡商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月夜偷曲
祭拜戏祖唐明皇之祭文简释
月夜偷曲
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