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明
【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新课,对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认知目标作为教学目标中最基础的一环,直接影响到课程最终教学目的的实现。文章着重对《概论》课认知目标的确立及实现进行探讨,以期对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认知目标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1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湘南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号:2211401)的研究成果。
一、《概论》课认知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是教学的方向指南。若目标不明或有偏差,教学行为就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现代教育理论一般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即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处于首先和基础位置,是后两个目标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明确教学目标的首先任务是确立认知目标。
认知属心理学范畴,指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目标则是指人的认知过程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课程认知目标的确立不是空泛、孤立的,它必须与课程本身和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就《纲要》课而言,认知目标需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确立:
第一,根据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确立。《概论》课兼有政治理论课程和政治学课程的双重特点。按学科性质来分,《概论》属于政治学,是一门政治学课程,因为课程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但《概论》课更主要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开设的,从课程功能来看,它无疑是一门政治理论课与其他政治理论课一样承担着思想教育的功能。不同的是,它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完成这一功能,也就是说它不仅仅停留在了解政治知识、探求政治真相上,而具有更深层次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概论》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概论》课教学应达到的目的与要求,即“两个了解,三个选择”。教学目的决定了课程开设的意义,一切教学活动都为实现这一最终目的而展开。认知目标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的,这是目标确立的总原则和大方向。
第二,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确立。如上所言,《概论》课是通过政治学教育来完成政治教育功能的,课程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也就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理论成果,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问题。这些基本的知识不会因为课程的性质而改变,确立认知目标也就是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学习内容,是认知目标确立的素材和源泉。
第三,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立。《概论》课的受众是大学生,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大学时期作为一个人的转型期,无论知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呈现出与中学生不同的特点:从历史知识层面来看,经过小学、中学的学习,经过视听传媒的熏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学生来说,大部分是熟悉的,从对政治学科的情感来讲,已缺少了新鲜感及探求的欲望,“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大学生心智层面来看,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特点不稳定,思想意识极易受到改革大潮的冲击,受到社会机制转型中观念更新的影响,他们的感情和思想观念丰富,但缺乏稳定性,其自发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尤为突出,了解和适应大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才能使确立的目标更具有针对性。
二、《概论》课认知目标的具体内容
由于人的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的过程,认知要达到的目标应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分层次来设定,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被认为是比较科学和影响最大的,他以外是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基点,以行为复杂程度作为分类依据,把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由低到高分成六个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他们的难度和考察的能力连续上升,后一类包含着前面各类的能力因素,六层之间具有连续性,每一高层次的目标都是所有低层次的行为和目标的延伸和发展,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目标表述过于抽象、笼统的缺点,确立《概论》课认知目标提供了模式。运用布卢姆的教育分类目标,结合学生、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概论》课要达到的认知目标,概括地说就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形成相应的马克思主义观,具体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
1.知识。它指获取应掌握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史实、基本理论、重要的知识点,他们是学习的基础信息,如果缺乏将难于进行下一步深入学习。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波澜壮阔,纷纭复杂,包含的内容很多,而《概论》课只有78学时,在如此之短的学时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忆所有基本知识,因为绝大部分基本知识在中学阶段已学习过,《概论》课知识目标所要做的是对知识进行筛选,通过回忆激活已有知识,通过再定位,提升已有的知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对所要传授的历史观点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历史事件,去深挖、去详解,筛选“识”的目的,是为学生导出新的“论”做准备,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等都是经过筛选应掌握的重要基本知识点。
2.理解。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归纳所学的知识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说知识目标解决的“是什么”,理解目标解决的则是“为什么”,比如,新民主主义理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要知道毛泽东带领红军上井冈山并建立根据地的情况,更要理解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为什么要开辟革命新道路,为什么可以开辟革命新道路,只有弄清楚这些为什么,才能理解开辟新道路的意义。
3.智力技能。它指在记忆知识、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宏观视角的历史观点和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其所关注的重点,不在于了解“一人一物”和“一时一事”,而是要深层次把握“一人一物”和“一时一事”与近现代发展进程的关系,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的宏观脉络与一般规律,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仅仅了解其过程、屈辱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最初革命道路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因果联系。
4.应用。它指运用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观和认识论去分析解决新问题。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不能为历史而学历史,要以史为鉴、鉴古知今。比如,通过对“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的学习,懂得了“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方式,具体哪种方式更好,要看那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更适合哪种方式”。学生就可以运用这样的观点去看今天的改革。
以上四部分目标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呈阶梯上升,各自在认知目标中具有不同分量,其中知识和理解是基点,智力技能是难点,应用是核心,在实现认知目标时要把握好各自的轻重。
三、《概论》课认知目标的实现
确立了认知目标,怎样将认知目标有效地落到实处,就要依靠实际教学活动了。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和提高,现代教学模式可谓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具体用什么教学模式、教学途径和方法实现认知目标呢?结合认知目标的要求和多年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比较行之有效:
第一,课前、课后了解学生的《概论》基本知识水平,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中学,《概论》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文科和理科生对《概论》知识的了解也有差距,但到底是什么水平?差距有多大?需要进一步明确,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奏。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在学期第一节课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拿出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请学生回答,目的就是了解学生对近现代史的已知程度和求知倾向;二是利用学校安排的教师值班时间,走访学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或与个别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该课程相关的难点及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了解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首先安排学生课前自学教材的某些章节,回忆激活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在课堂上不再重复讲述;然后开列指定阅读书目和影像资料,要求学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心得,通过大量的课后阅读,弥补课时少、教材只是骨架、缺乏鲜活血肉的不足,便于学生在“广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这一做法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认知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并为下一步目标的完成做好铺垫。
第二,课堂教学注重采用“专题问题式”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对《概论》基本知识的已知程度和求知倾向后,教师着重组织课堂教学,要在“深度”上下功夫,重点在完成认知目标的理解和智力技能环节。“专题问题式”教学是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它的作用在于:一可以突破教材局限,避免内容重复;二是可以更好地抓住重难点;三是可以突出“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考;四是可以深化教学内容,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具体做法是先以专题为单位,以问题为向导,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导言之外设计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又设计出几个主要的问题进行展开,如讲第一专题时,提出我们是怎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怎么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其结果怎么样?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既突出教学重点,又加深理论深度,然后根据所设专题的需要,引入能够增强教学实效和感染力的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角色模拟换位、视频图像多媒体等,不同的专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同一专题也可采取多种方式,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目的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真正让学生将设定的专题问题弄懂、弄透。
第三,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利用乡土资源。《概论》课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近代形成的历史过程。历史是被时间长河淹没了的记忆,学习历史需要一种跨越时空的独特理解,这种理解少不了体验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因此,实践教学对作为兼有历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论》课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认知目标中运用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当今社会这个载体,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感知、认知。
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很多种,在湖南郴州,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来进行《概论》课的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郴州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难舍难分的情怀,甚至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有著名的湘南起义,黄克诚、肖克、邓华等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无不与郴州紧密相连,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痕迹。当地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都蕴藏着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历史见证人,都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乡土历史资源。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人物访谈等形式找寻身边的近现代历史,追寻社会生活的变迁,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中穿越,那份真实的体验,令学生有所感、所想、所悟。
第四,改进考试制度,完善认知目标的评价机制。《概论》课认知目标有无实现,需要最终评定。在《概论》课“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中,认知目标是相对容易客观评定的。但以往的评定机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考试制度的单一性,如考试形式上一张试卷定成绩,千人一卷千人一面;内容上过分注重知识层面的考核、理解,运用的考核得不到体现,没有达到认知目标的要求。针对这些弊端,有必要对考试制度进行改进,一是在评定成绩方面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过去一般采用3︰7的比例,及平时成绩只占30%,应该采取平时和期末各占70%的记分法,考核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出勤、课堂表现、师生互动、课后实践、作业等五项各占10分,意在重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平时学习做起,避免学与不学一个样的现象;二是在考试内容上减少死记硬背的命题,增加学生“点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概论》理论和观点的理解及其运用。这样的考核,既注意采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也注意运用教学终结时的评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较好地完成了对认知目标的评定。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