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阳
做公益时,我能找到单纯的快乐
文/青阳
汽车行驶在锦州市郊的滨海大道上,一路向南。午后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有些发沉。车窗外是猎猎海风。
汪锦山把着方向盘,跟我徐徐讲述10年公益历程,还有工作中的诸多不易。“快看,海鸟!”路边滩涂上,一只长脚白羽的不知名鸟儿环绕低空盘桓。汽车停靠路旁,我们二人伫立在阳光下远眺大海。
“以前,我最快乐的就是拎着相机四处拍照,无忧无虑。”他摇了摇头,“现在事情太多,经常跟媳妇说话时都走神儿。”
后来登车续行,他对我说:“现在也就做公益时,我能找到单纯的快乐。”
汪锦山是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的工会干事,他的公益之旅起步于2005年1月29日。
他和几位朋友策划成立了辽河阳光论坛,后升级为辽河阳光志愿者网。“我们在辽河流域,这个名字有地域特色。阳光,就是温暖、奉献的意思。”这也是盘锦辽河油田地区的首个民间公益社团。
那时,汪锦山迷上了户外拍摄,常和朋友往山村密林中钻。在美丽的风景中,他还看到了当地村民落后贫瘠的生活条件。能不能帮他们做点什么?汪锦山的念头得到了大家支持,论坛就此产生。
到儿童福利院送温暖、去内蒙义务植树、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书捐衣、走访敬老院的老人……辽河阳光志愿者网发起的活动项目不断增加,随着团队名气渐起,参与到活动里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
汪锦山开设了10多个QQ群,分门别类策划组织不同的活动,每天只要打开电脑,他的企鹅就一直跳个不停。
今年夏天,一个群友引起了很多志愿者的注意。“他往好几个群里发了一堆七八年前的图片。”图片所示的是朝阳一所乡村中学,因条件困苦,当年汪锦山和一群志愿者前去捐书。捐献结束,学校老师带着孩子,在路两旁夹道向车队致少先队礼。“那个场面很感人,我们私下叫它最崇高的敬礼。”
群友询问,当年哪位志愿者参与了活动,大家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他想做什么,难道是骗子?都没吱声。”后来,这位群友在群里挨个询问,汪锦山说自己参加过。对方热情迸发,“说他就是当年送行时,站在老师身边的那个孩子。”
一番长聊,群友说在社会各界帮助下,他后来考进了军校,现在已经成长为军队干部。“你们的志愿活动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就想说一声谢谢!”聊到最后,两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了。
从2005年至今,汪锦山和团队一直都在资助贫困学子,“每年至少有五六个中学毕业的。”知道学生毕业的消息,大家只是在QQ群里通报一下,哗哗鼓几下掌,又都隐身不见了。“没什么豪言壮语,都在埋头做事。”
10年公益,汪锦山和辽河阳光志愿者团队就是这样一路走过。
世人常说因果,可能有人一世也不曾见过因果现形。汪锦山不在此列。
2014年年终,开车上班时汪锦山打着收音机,听到锦州电台发起了一个黄手环活动,“说是帮助阿尔茨海默症老人。”
他有些好奇,于是上网搜查资料。“阿尔茨海默症就是平常说的老年痴呆症。”这一查发现,网上有很多患病老人走失的新闻。为了预防该问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设计了黄手环,附上老人的姓名、家址、亲人联系方式等,帮助走失的老人回家。
汪锦山听广播时注意到,电台的活动是让老人家属到台里领取手环,“这多麻烦啊!”他跟团队商量,决定出钱购买黄手环,就近送到老人亲属手中。“费用由大家分摊,AA制。”
盘锦市兴隆台区文明办知道消息,与他们联手合作。2000个黄手环,几天就发放完毕。区里每个社区都被发动起来,由最接地气的楼长汇总信息,黄手环发到了每个需要的家庭中。
活动结束了,可事情并未终结。今年春天,汪锦山一个要好的朋友突然在微信圈发出消息:岳母走丢,请大家传递寻找。汪锦山赶紧在微信和QQ群里四处发消息,然后他匆匆开上车四处帮忙寻找,可惜无果而回。
到晚上,老人终于找回来了。原来,老人出门后突然犯病,不知如何上了车,竟跑到了70公里以外的郊区。幸好手上戴有黄手环,好心人看到后给家里打电话,朋友接回了岳母。
朋友岳母所戴的黄手环,正是汪锦山团队发出的。“(老人走失)突然发生在身边,让我们看到了好的结果,觉得这件事意义太大了!”讲完这个故事,他脸上挂着的笑容停留了许久。
不过,有时也会遇上令人沮丧的结果。有一年“五一”,汪锦山一行近30人到赤峰荒漠地带义务植树。可是,当地牧民与村政府有矛盾,为了向政府施压突然发难。“要求无论去旅游的还是其他人,必须马上撤出去。”
刚支好的帐篷拆掉,一桶桶抬进去的水又抬了出来,还有各种植树工具只能搬走。他们一行人连夜撤出了10公里。到最后,植树也被耽误了。
我问他生气不,汪锦山说:“气啥?如果有对立情绪,那还不如在家待着。”
汪锦山性格温润,与他打交道的人说,几乎很少看到他动怒。
这个性格许是与他的本职工作有关。锦州采油厂约有5000多名职工,这些人的工伤、病逝、疗休养、权益维护等后勤服务事务,都归他管。这些琐事,最能磨练人的性子。
虽然头衔只是干事,汪锦山忙起来却像陀螺一样,片刻也不得闲。2012年春末,我与他相约,结果从见面起几乎每10分钟就有一个电话打来。或是交流工作,或是咨询各项政策。不得已,谈话只能推到了晚上。“工会嘛,就是为职工服务的地方,我忙一点才能保证大家的权益。”
在他的诸多工作中,帮扶困难户可谓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无他,只因牵涉到太多利益。按照厂里规定,特困家庭职工每个季度有补助500元,而“十一”和春节补助高达两三千元,医药费还能百分百报销。最吸引职工的,是可以给孩子安排进厂就业。
于是,每年评定期临近,汪锦山的办公室便成了炙手可热之地。“有上门求情,有找人说情的,还有直接拎东西来的。”无论谁来,他只问一句:你符合标准吗?
如果厂领导打招呼呢?“就是市长打招呼也不行啊!”汪锦山坦言,特困户名单评定后要张榜公布,如果职工看见嘘声一片,那以后还如何开展工作。“只能顶着压力干。”
其实最让他头疼的,是有些职工的软磨硬泡,“来了一哭就是一上午。”汪锦山一边端茶倒水,一边给对方讲明各种政策。实在劝不走的,只能“比惨”。10多年工会保障工作,让他对厂里所有的困难家庭信息如数家珍。“我告诉他,还有比你更惨的,所以不能给你。”
这还是一门技术活儿。评定阶段,汪锦山要和同事进行查访,看对方情况是否属实。比如到家里看看有无奢侈用品,跟邻里进行私下访谈。某职工有购买昂贵自费药的嫌疑,汪锦山四处打听出对方是在北京就医,数次打电话求证,最后取消了他的特困户评定资格。
我有点吃惊,你不怕对方报复吗?他眉毛一挑,“怕啥,我行的是正事!”
4年前,辽河油田公司跟保险公司协商,为职工增添了一个安康保险。每年个人只需多交60元,如果查出患了癌症即可享受3.5万元的赔付。“这种待遇,正常商业保险起码1000多元才能有。”
可文件下发了一年多,锦州采油厂参保人数并不理想。于是,每次到基层采油大队,汪锦山都会苦口婆心地把此事的好处多讲两遍,“大家理解需要一个过程”。有些职工跟他打马虎眼,说自己身体好,交了只是便宜保险公司。
还是事实强于说理。今年3月,汪锦山一位同事被他劝说,交了保险没多久,便查出了癌症。“赶得太巧了。”因为有保险,这位同事治病没花多少钱。事后,周边很多职工赶紧都入了保险。现在,厂里约有三四成的职工已经参保。
“这就是工会工作,看似有权其实无权,最终目的就是为广大职工服好务。”十几年的工会工作,汪锦山做得如鱼得水,只有相熟之人才知道,当初他曾在最基层的岗位待过10年。
1991年,19岁的汪锦山技校毕业,进入采油厂成为一名采油工。抡大锤,修机器,巡井值夜,他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荒野。
汪锦山一直喜爱各种文艺活动。他买来杂志自学摄影,跟着电视节目学唱歌、琢磨编排歌舞。因为勤于琢磨,他拍的照片在油田系统拿过大奖,导演的文艺节目还上过辽宁卫视。后来,他顺利成为工会干事。
夏季送清凉、节日送温暖、职工突发疾病送救助,汪锦山始终执行着一名合格娘家人的角色。因工作成绩显著并且在公益领域卓有建树,他成功入选2015年辽宁省最美娘家人的10名候选人之一。
与以往评选不同,这次有一部分是网络投票。汪锦山朋友广泛,但他并未在朋友圈拉一票。“我很想获奖,可以评职称涨工资,毕竟我也要生活。”他沉默了几秒,“但我不想被人说争名争利。”最终,他只获得了提名奖。
“这也知足了。”汪锦山告诉我,这些年无论是干工作或是做公益,从来没指望获奖。“虽然我并不忌讳名誉落在身上,毕竟每个团队都需要一个带头人。”
或许他真的不在意。就在我采访走后第二天,汪锦山拎着相机出去拍照。那采油机旁的芦苇荡,在他的镜头下,显得格外恬静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