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伏羲庙清嘉庆十二年立重修伏羲庙碑考析

2015-08-28 15:56许凤
丝绸之路 2015年8期

许凤

[摘要]天水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宗庙式建筑群。作为祭祖祖庙,其历次维修都有详尽的碑文记载。笔者通过整理庙内现存的碑文石刻,发现清嘉庆年间立“朝议大夫升任宁夏府知府直隶秦州知州王公重修伏羲庙碑记”较为独特,它重维修纪实,更重人物纪事,详述了维修主持者王赐钧在维修庙宇前所做的地方民生工作,是难得一见的官员记事碑。此外,维修纪实内容也为伏羲庙现存建筑的修建年代、秦州古城建制格局的形成时间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文字资料。

[关键词]天水伏羲庙;碑文石刻; 文物考古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22-03

天水祭祀始祖伏羲的记载始于先秦,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秦人以最高礼仪——三牢之礼祭拜,祭祀地点为今三阳川的卦台山(相传为伏羲画卦的地方)。明正德十六年(1521),为方便官民祭祀,正式将祭祀中心由卦台山迁至天水伏羲庙,由此奠定了天水“羲皇故里”的地位。

自明成化十九年(1483)至今,伏羲庙历经大小11次维修,笔者通过对庙内现存的与维修有关的七通碑文进行考释研究,发现清嘉庆十二年(1807)立“朝议大夫升任宁夏府知府直隶秦州知州王公重修伏羲庙碑记”碑文与其他关于维修记事的碑文内容有很大差异。

一、碑记概况

嘉庆十二年(1807)立“朝议大夫升任宁夏府知府直隶秦州知州王公重修伏羲庙碑记”碑,石灰岩质,高203厘米,宽81厘米,厚19厘米。拱形碑额,碑额篆书“大清”二字,两侧相向阴刻两条龙,正文行楷,边刻卷云纹,碑面多处剥泐。碑现保存于伏羲庙东碑廊(南侧第一块),碑文如下:

秦州,古成纪也。昔者,伏羲氏实生此州,故州北有卦台山,州西有伏羲城,为立庙祀焉。明嘉靖中重修之,康对山修撰记其事。迄今三百余年,渐以倾颓剥落,起而修之,非有大造于此州而能为人人之所不能者弗克举。

嘉庆二年,我公祖神木王公来守此土,即为吾民兴利除害,修废举坠,戍民而致力于神。未及一载,值川、楚贼匪窜州境,蔓延五六年间,贼势猖獗,蹂躏四境,百姓奔窜逃匿,无不受其害者。公捐廉俸筑西郭伏羲城数百丈,民赖以庇,而庙亦不毁于兵火。民之愚者不以为公之功,竟以为伏羲氏之力也。公又为民修堡寨,纠乡勇,铸铳炮,严警逻,贼不敢逼,而民始稍定。当此之时,公内则桢幹畚钟□□之具,自州城附□,以及属县远镇无虚处。外则糗粮刍茭夫马之需,自大帅□□以及诸戎帅无虚日。公又总理粮台,□□挽粟,羽书旁午,乃倡捐千金付生监筑西城。复念城东居民无所障蔽,被兵日危,复捐资筑东关新城。因旧基西拓数百丈,接连大城,长于伏羲城等。东郊之民,有所依赖,贼至不惧。然则伏羲氏真能庇吾民而假手我公以为之者耶?方是时也,公日夜以修城筑堡,严戍□□□之备为急,又履行四乡及各属县,稽查远近难民被焚掠及受杀害者,详请抚恤,按口给粮存济,故于修庙弗暇也。嘉庆六年,秦州大饥。公据情申请,蒙□上天恩,发廪七万,秋冬之间,民赖以甦。比春,赤贫户民又复嗷嗷,公乃施设粥厂。谓饥民聚于一处则疫生,且道远,故在城则东西关分设男女厂,□处在乡□。东路之马跑泉、街子镇;南路之天水镇、娘娘坝;西路之三十里铺、关子镇;北路之石佛镇、雷王集,四面各设粥厂,每厂日食数千人。至四月初十日乃止。三月之久,全活无□。至嘉庆八年,贼匪渐平。而公以劳于民事,须发为之颁白矣。

明年,公首蒙卓异,例应陛见,而岁复欠收。士民请于大吏,求留公以济民命,卒不可得。公卸掾后,复分途中资斧之费,于东西两关设男女粥厂二处。自冬徂春,民赖以活。公乃轻装倍道驰赴京师。六月,公还。民夹道欢迎者,百余里不绝。盖之死而生之,之亡而存之,民胥戴德若父母矣。

公□喜吾民之复苏而乐其生也,于是始有营造之举焉。重禋祀则建立文昌宫,祷雨泽则重修龙王庙,备灾患则重修火神庙。前后设厂,建造费逾万金,民不与焉。又念□□羲生于此州,为万古文明之祖,城粗完整,则庙不可以不修也。故自十年三月鸠工缮修大殿。公自捐钱三百万、银六百两,并所积罚锾共银一千一百两。又不足用,乃遇绅士石作环等老成练达者董其事,募之民间,复得二千余金。十二年五月,工乃告竣。计建正殿九楹,补葺两庑十楹,碑亭六所,钟鼓楼各一,头门五楹,二门五楹,向庙□□□东西牌楼□□。垣墉户牖,丹雘雕饰,巩固宏敞。自门阙以逮两庑,规模肃如也。

夫庙社城郭之兴废,足以觇都邑之盛衰、政俗之隆替。公能不鄙夷吾民而养之□教之,安危祸福与民共之,饥不忍独饱,寒不忍独温。而又以其余力与民修残补废,宜乎人人有桐乡之爱,舒度之歌矣。而余独念公十余年来,兵燹艰难,薄书鞅掌之余,不殚劳瘁,不□资费,以鸠此功,所以培植吾州者,其意甚厚。所愿吾州人士追皇古之淳风,戒沃土之骄淫,安不忘危,患思有备,男耕女织,风淳俗美,鬼神降福,三时不害。于以崇明祀□□,甚盛事也。自今已往,承国家休养生息之泽,以至于亿万年,正未有艾,其亦公厚爱吾民之意也。

夫公于嘉庆十一年冬授宁夏府知府,十二年秋乃之任。州人士因庙之落成亲述其事,请余略记颠末,勒石以志不忘。

文林郎庚子科经元候铨知县借补西和儒学训导郡人邹曹纯    敬撰

文林郎丙午科举人候铨知县借补陇州儒学学正郡人张烈    敬书

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秋七月谷旦阖州绅庶    立石

碑文共1189字,字迹残缺16处,计26个字。与庙内现存其他记事碑相比,除介绍维修工程外,记述了嘉庆二年至十一年(1797~1806)王赐钧任秦州知州近十年来的工作。

二、碑文涉及人物

此碑文的撰写者邹曹纯,秦州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经元,正七品官,主要职务是儒学训导。碑文书写者张烈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正七品官,主管儒学、教诲生徒。以上二位作为地方儒学最高导师,想必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很高学术声望,加上为祖庙维修之事撰文记事,行文用词必定是谦恭谨慎的,然碑文1189字,其中竟用700余字详述王赐钧主持修庙前的执政事。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标新立异,留下这段独特文字?下文就此试作探讨。

王赐钧,字壹斋,陕西神木人。清嘉庆二年至十一年(1797~1806)任秦州知州,任内捐银筑城、设粥厂济民,并于嘉庆十年(1805)三月至十二年(1807)五月整修秦州伏羲庙,颇有政绩。自嘉庆二年(1797)上任以来,王赐钧为民办实事,打奸除害,整顿社会治安。嘉庆三年(1798)起,他为防川蜀白莲教犯境扰民,先后“捐廉俸”修筑伏羲城,“为民修堡寨,纠乡勇,铸铳炮,严警逻……又总理粮台,倡捐千金命人监筑西城、东关新城。因旧基西拓数百丈,接连大城,长于伏羲城等”。

嘉庆六年(1801),秦州饥荒时,王赐钧“饥不忍独饱,寒不忍独温”,为百姓争取到7万(斤)国家救灾粮缓解灾情。嘉庆七年(1802)正月到四月初十,饥荒仍然严重,王赐钧考虑到设一处救灾点救灾,饥民领灾粮路途遥远,且灾民过于集中易引发、传播疫病,特在秦州四面分别设立粥厂“放舍饭”3个月,“每厂日食数千人”,救民于水火之中。至嘉庆八年(1803),匪乱饥荒渐平。嘉庆九年(1804),因庄稼欠收,他又暂缓了进京面圣的时间,拿出入京盘缠在秦州东、西两关设了二处男女粥厂。到第二年春天灾情缓解后才“轻装倍道驰赴京师”。

百姓生活安定后,王赐钧重视传统礼仪,对祭祀先祖、修缮庙宇极为重视。他未以修庙为由向百姓聚敛财物,而是竭尽全力自筹经费,先后建造、修缮了文昌宫、龙王庙、火神庙等,以安百姓之心。后又“自捐钱三百万、银六百两,并所积罚锾共银一千一百两。又不足用,乃遇绅士石作环等老成练达者董其事,募之民间,复得二千余金”,修筑伏羲庙。

三、碑记的现实意义

时任朝议大夫、秦州知州的王赐钧为从四品官员。参照清代文职四品官员每年105两、米105斛正禄,知州每年500~2000两“养廉银”的收入标准,结合碑文记载王赐钧捐俸筑城、设救灾粥厂、建缮宗庙,又不动用民众钱财的记载,可以推断,王赐钧在任期间,为谋秦州一方百姓的安定生活,捐俸无数,除去自家吃穿用度,几乎没有什么积蓄。难怪王赐钧在嘉庆十年(1805)六月自京师返回秦州,“民夹道欢迎者,百余里不绝”。

值得强调的是,以修庙之事为题,详述官员事迹,并为之立传刊碑的情况,在伏羲庙历次维修中只此一例。这说明清嘉庆年间王赐钧治理下的秦州,民风淳朴,官员勤政爱民、尽职尽责,百姓知恩善报,社会和谐。此碑是一通爱民纪事碑、敬官民心碑,更是一通官员自查警示碑。它的存在警醒世人,做官应如王赐钧一样心系于民,勤劳实干,惟其如此,才能得到民众的肯定和拥护,令民众牢记于心。

四、碑记的的学术价值

碑文除详述王赐钧事迹外,还在伏羲庙的维修沿革、秦州城的建城格局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文字资料。

碑文记录:“明嘉靖中重修之,康对山修撰记其事。迄今三百余年,渐以倾颓剥落,起而修之,非有大造于此州而能为人人之所不能者弗克举。”纵观庙内诸碑文,明嘉靖十一年至清嘉庆十年(1532~1805),伏羲庙还经历过三次维修,分别是清顺治十年(1653)、清顺治十一年到康熙二十六年(1654~1687)、清乾隆四年(1739),这三通碑至今仍立于伏羲庙内,相信邹曹纯在撰写此篇碑文时一定也见到了它们,缘何中间几次维修的记载被邹曹纯忽视不计?就此重新考释文献,发现自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秦州知州傅鼐创建太昊宫,经嘉靖元年至三年(1522~1524)、嘉靖十一年(1532)两次修建、整修,基本形成宗庙建筑形制,奠定了明清及后来伏羲庙的格局,规模初具。陕西按察司副使唐龙撰《重建伏羲庙记》、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康海撰《重修伏羲庙记》,分别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的两次修建、整修情况。清顺治至乾隆年间的三次维修,或对破损部位做了修补,或维修顺治年地震损坏的建筑,或重修跨街牌坊、见易亭、太极殿及东西配殿,但主体均以嘉靖年为标准,维修使其恢复明嘉靖时期伏羲庙的规模,除增乐楼、来鹤亭外无其他变化。因此,邹曹纯才说“明嘉靖中重修之……迄今三百余年”。

碑文记录:“计建正殿九楹,补葺两庑十楹,碑亭六所,钟鼓楼各一,头门五楹,二门五楹,向庙□□东西牌楼□□。”在伏羲庙的维修中首次出现“正殿九楹”,然之前正殿的规格均为七楹,此时的正殿是在原殿基础上翻修扩建,还是在旧址上拆除重建,碑文中没有详细介绍。另外,清嘉庆后的碑文依旧以七楹计数,说明嘉庆年间九楹正殿形制并未保存下来,是毁于战乱还是地震,何时被毁,何时重建,理清楚这个时间节点,才能最终确立伏羲庙现存正殿的修建时间。

庙内碑文记,明嘉靖元年至三年(1522~1524),“巡按御史马溥然、冯时雍、许翔凤先后建议,畜聚财用,荒度基址,期撤而新之”,建先天殿七间,康熙“十一年六月,秦州大地震,年余不止。城垣馆舍崩圮殆尽” ,伏羲庙建筑难逃一劫,后“圮者建之,损者葺之。易之以栋梁,新之以丹雘”。经修葺,恢复大殿七楹,至清嘉庆年间变为九楹正殿,扩建、重建不得而知。清光绪五年(1879),秦州又发生大地震,伏羲庙建筑有损坏,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历时两年半,耗资12000缗(1缗为1000文)“重建先天殿七楹,深五筵”,直到1986年天水博物馆迁入伏羲庙至今,大殿格局尚无变化。由此推断,清康熙、光绪两次大地震对伏羲庙建筑产生过巨大影响,现存伏羲庙先天殿于清光绪年间,在明代建筑基础上进行了大修。

碑文记录:“补葺两庑十楹,碑亭六所,钟鼓楼各一,头门五楹,二门五楹,向庙□□□ 东西牌楼□□。”经考证,此次维修,新建钟楼、鼓楼各一座,将大门、仪门由三楹扩为五楹,维修先天殿九间、维修朝房十间、碑亭六所、跨街牌坊二座。碑文中“公捐廉俸,筑西郭伏羲城数百丈……乃倡捐千金付生监筑西城。复念城东居民无所障蔽,被兵日危,复捐资筑东关新城。因旧基西拓数百丈,结连大城,长于伏羲城等”一段,记载王公带领民众筑城一事,单从文字分析,东关城、大城古已有之,然西郭伏羲城、西城是加筑还是新建,中城修建不详,那么现今伏羲城—西城—中城—大城—东城“五城相连”的格局到底形成于何时?

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上邽为当时秦州的治所,其“五城相连,北城中有湖水”,可见五城相连的最初格局形成于北魏时期。据州志记载,秦汉时期的古城从东关至五里铺,南至耤河一带,有南城、北城和东西二城,此时为四城。明洪武六年(1373),在西城旧址筑大城。明成化年间重修东关城,嘉靖二十一年(1542),筑西关城。万历年间重修中城。清嘉庆二年(1797),王赐钧“捐廉俸筑西郭伏羲城”,“倡捐千金命人监筑西城、东关新城。因旧基西拓数百丈,接连大城,长于伏羲城等,五城形制恢复。据此,秦州五城形制应为明朝初始,清朝嘉庆年间形成规模。

综上所述,嘉庆十二年(1807)立“朝议大夫升任宁夏府知府直隶秦州知州王公重修伏羲庙碑记”是重要的历史实物资料,它记载了清嘉庆年间官员王赐钧勤政爱民的事迹,为伏羲庙的维修过程、秦州五城的格局形成时间提供了可考的文献资料。当然,其中部分文字信息与目前的研究成果有出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去伪存真。

[参考文献]

[1]赵尔巽主编,缀荃孙、柯劭吝等总纂.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刘雁翔.伏羲庙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3]李宁民.人祖伏羲与宗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