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献文
荔枝缘
□贾献文
中国的荔枝种植史’无疑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过华清池绝句之一》这样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的爱妃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派人用快马从四川涪州将新鲜荔枝送到长安。《新唐书·杨贵妃传》中说:“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我这里不去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的生活’只是想借杜牧的诗说明’新鲜荔枝是当时宫廷贡品’当时的荔枝已遍植于四川、广东、福建等地。由此看来’中国的荔枝种植必然早于唐代。
荔枝确是一种果中珍品’是滋补身体、强筋固体的果中之王。我少年儿童时在家乡品尝到的是荔枝干’剥开紫黄色的荔枝壳’里面是金黄的果实’将荔枝肉放到嘴巴里一咀嚼’满嘴香甜。至于吃新鲜荔枝’那还是多年后的事了。
参加工作后的头一年’我才第一次吃到新鲜荔枝。剥开荔枝壳’里面露出白如脂玉的果实’吃这新鲜荔枝甜而不腻’脆而无渣’比起吃荔枝干来味道好多了’且不去说它浸透了蜜汁似的荔枝肉’那股幽幽的清香就够人陶醉的了。自此后’我年年都会品尝一两次新鲜荔枝’我去买新鲜荔枝时’都会买带着枝叶的荔枝’认为这样的荔枝更新鲜’枝叶没有枯萎’说明荔枝下树不久。见过荔枝叶’但没有见过荔枝树’我觉得荔枝叶颇像樟树叶’心想’可能荔枝树也像樟树一样高大。
那年农历五月底’我到福建出差’福建朋友带我到荔枝园现摘现吃荔枝。一到荔枝园’只见成千成万棵荔枝树连成一片’形成了荔枝树的海洋’荔枝树虽没有樟树那样粗壮’但长得也十分高大’成串的熟透了的荔枝挂在密密的绿叶中间。我们是上午进入荔枝园的’轻风吹过’荔枝树上洒下清凉的露珠。见到满树垂挂着的荔枝’我们兴奋不已’立刻像猴子一样攀上荔枝树’像猴子一样骑坐在树杈上’摘下一串荔枝剥食起来。我感到剥食这现摘的荔枝’味道胜过街上买的新鲜荔枝’剥开湿湿的荔枝壳’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甜汁满口’一直从嘴里甜到心里……这回到荔枝园现摘现吃荔枝的情景’每每回想起来’立刻在我眼前会浮现出绿云笼罩似的荔枝园’立刻舌下生出津液……
现在吃新鲜荔枝不是一件难事’无须“一骑红尘”历经遥远路途的颠簸运来’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为新鲜荔枝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荔枝。不过’春、秋、冬吃到的新鲜荔枝’是从冷藏库里拿出来的。
年年吃新鲜荔枝’但对荔枝的种植、培育知之甚少。这回我应“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之邀’为写电视剧本《北宋名臣蔡襄》到了福建’有机会了解到荔枝的种植、培育的全过程。原来我以为荔枝就是荔枝’没有苹果那样的有各色各样的品种’看了千年前蔡襄所写的《荔枝谱》才知道’宋代时荔枝在福建就有许多品种’其中“陈紫”、“宋家香”、“状元红”被列为宫廷贡品’其中“陈紫’称为天下第一”。“陈紫”荔枝果实大而圆’壳薄而润滑’肉厚而明亮’色泽鲜紫’香气清远’滋润心田。蔡襄曾吟诗道:“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京华百卉争鲜贵’谁识芳根著海滨?”而这些著名的荔枝品种’都是以培植人的名字命名的’如“陈紫”荔枝’就是由名叫陈紫的人培植的’“宋家香”是由宋氏家族培植的荔枝优良品种。
这次到福建’我还了解到’荔枝树也跟樟树一样属于长寿树’少则可活百年’多则存活一千多年。如蔡襄亲自栽种在莆田枫亭蕉溪村的三棵荔枝树’如今已逾千年’现在还枝繁叶盛’年年开花结果’年产量大年三棵共产800斤左右荔枝’小年约结荔枝400斤左右。尤其值得称奇的是’生长在莆田的一棵“宋家香”古荔枝树’种植于唐天宝年间’迄今已有1240年’树高6米’基干周长7.1米’树冠覆盖面积达65平方米’至今老而弥壮’结果累累’其荔枝果实壳薄’肉厚汁多’甜度适中’脆滑无渣’香味沁人。怪不得南宋淳祐十二年(1225年)名士林希逸曾为“宋家香”荔枝树题记说:“宋家香乃宋故家乔木也’蔡谱品题’此居其最。灵根一株’生香不断’数百年之风味优异’……因题之曰:‘品中第一,”。
从吃荔枝干’到吃新鲜荔枝’再到荔枝园亲摘荔枝’最后阅读到蔡襄所写的《荔枝谱》’从书中了解到荔枝的种植、培育’对荔枝的认识步步深化’让我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