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5-08-25 01:03:17王丽萍谢小凤陈莹颖罗发恒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成熟度研究生维度

王丽萍 谢小凤 陈莹颖 罗发恒

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丽萍谢小凤陈莹颖罗发恒

采用修编的职业成熟度量表,以广东高校应届研究生为对象进行了抽样调研,调查、分析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处于基本成熟水平,但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不同学生个体、不同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显著;专业满意度、学习成绩、双亲文化程度与职业、学生干部经历、社团活动经历、兼职实习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有显著影响,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职业成熟度;研究生;影响因素

职业成熟度是指青年人在职业规划、职业探索、职业信息、职业决策四方面的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愈高表明职业成熟度愈高[1]。目前职业成熟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本科生和高职类学生,而对研究生就业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2]、职业辅导的作用[3]、导师对研究生就业的职责与作用[4]、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性分析[5]等。随着研究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解他们的职业准备情况,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定位职业目标、提高竞争力,从而有效促进就业十分迫切。因此,开展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

1.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

采用修编的职业成熟度量表,于2013年6月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大学等高校毕业研究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测量中使用统一指导语,严格按照问卷测验程序与要求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确保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6份,有效回收率为81.2%。样本中男生占59.9%、女生占40.1%;独生子女为28.1%;来自农村的研究生占44.1%,城镇研究生占38.2%,大中城市的研究生占17.7%;专业构成中工学研究生为27.8%,农学研究生为24.6%,理学研究生占23.2%,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占16.8%,人文科学类研究生占7.7%。来自农业院校的研究生为56.40%,非农院校的研究生为43.60%。

量表是参考龙立荣[6]、张智勇[7]、吴宏[8]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修编而成,共22个变量,每个变量采用李克特5点赋值法,其中10项进行正向施测,12项进行反向施测,得到的分值越高代表职业成熟度越高。根据采集的数据,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3973.170,KMO值为0.866,Sig=0.000<0.001达到显着,表明量表效度较好;量表五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均高于0.7,且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8,表明量表信度较高。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22个题项最终抽取出五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每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值为0.544以上,五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889%;进一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删除路径系数低于0.5的题项7和题项8,调整后的拟合指数得到显著改善,模型拟合非常好。因此,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结构包括:职业倾向、职业自信、职业探索、职业目标、职业自主五个维度。

2.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测量

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矩阵平均得分3.4267,各维度得分排序为职业目标>职业自主>职业探索>职业倾向>职业自信。显示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已处于基本成熟水平,但各维度发展不均衡。

职业目标维度得分最高,达3.8013,接近成熟水平;职业自主和职业探索得分相对较高,分别为3.6634和3.601,偏向于成熟水平。基于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难现象带来的危机感,研究生已认识到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因而在职业选择中目标较明确,自主性较强,职业探索比较活跃。

职业倾向维度得分为3.1987,显示研究生择业决策时较为依赖亲友的建议和社会资源,就业期望偏高,对社会现实和理想差距没有清醒的认知,过于看重薪酬和福利,呈现出矛盾状态。

职业自信维度得分最低(3.1361),显示研究生就业压力较大,对职业前景较为迷茫,就业自信心不足。每年秋冬季是学生求职的重要阶段,招聘活动比较多,许多学生疲于奔波在各招聘活动之间,总担心会错过重要的招聘,显示出明显的烦躁情绪,印证了择业自信心的不足。

二、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前述分析可知,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处于基本成熟水平,各维度发展不均衡,采用单因素与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1.不同个体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差异性分析

分别以性别、独生子女、生源地等个体特征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2。

表1 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的测评(N=406)

表2 不同个体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差异检验(N=406)

(1)不同性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女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略高于男生,显示女性对社会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认识更为清晰。农村和城镇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农村学生在职业探索和职业自主维度的得分要高于城市学生,显示农村学生的职业探索相对活跃、职业自主性相对较强;因农村学生更难获得社会资源帮助、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促使其积极地进行职业探索,也因社会支持资源不足、受亲友干扰少,择业自主性相对较强。以上两项分析结果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研究生阶段无论男生女生、来自哪里,都是成熟的成年人,并且在同一个平台学习、交流,因而性别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显著,在职业倾向和职业探索维度差异显著,且非独生子女职业成熟度及各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显示非独生子女职业目标更明确、职业探索更活跃,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自信心、独立性更强,而独生子女在职业目标确立和选择上更依赖于亲友。可能的原因是,独生子女双亲把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对独生子女的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干预力度更大、更全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子女职业成熟度的发展。

2.双亲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影响

双亲职业及文化程度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见表3。

(1)双亲的文化程度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有显著影响,双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在职业成熟度及各个维度的水平均较高。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程度低的双亲对研究生的干预力度较小,提供的建议有限,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因此在职业选择方面会更为独立。同时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有更明确的认知,有较强的就业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职业准备更充分,职业探索更活跃,因此职业成熟度水平相对较高。

(2)父亲的职业对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影响不显著,而母亲的职业对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影响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母亲职业地位越高的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越低。可能的原因是我国传统中母亲是孩子家庭教育的主角,职业地位越高的母亲更有能力为孩子在职业选择和规划方面提供协助,孩子也倾向于认同和接受母亲规划的职业路线,不利于学生自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的培养。

3.专业学习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

学校、专业、专业满意度、学习成绩、导师指导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见表4。

表3 双亲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影响的检验(N=406)

表4 专业学习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影响的差异检验(N=406)

(1)农业院校与非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在职业成熟度整体水平上差异显著,并在职业探索、职业目标和职业自主三个维度差异显著。当前农业院校已由单一的农科大学发展到拥有农、工、理、经济、管理、文、史、法、艺术等多科性大学,但因其校名的“农”字,也因社会对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不了解,农业院校研究生在择业时比非农院校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也促使学生更早地进行职业探索、确定职业目标。因此,不同院校间差异显著。

(2)不同专业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目前各高校提倡实行一级学科培养、强化通识教育,旨在解决知识交叉和创新培养问题。因此,不同专业研究生在职业规划、职业探索等方面并无太大差异。

但不同专业满意度的研究生在职业成熟度整体水平上差异显着,且在职业目标和职业自主维度上差异显着。通过多重比较(LSD)发现,研究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越高,其职业成熟度越高。研究生对所学专业满意程度越高,表示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本专业的学习和职业思考上,更有动力也更有可能对职业进行长远规划,职业目标更明确,因而其职业成熟度更高。

(3)不同学习成绩的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显着,并在职业探索、职业目标和职业自主三个维度上差异显着。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群体在职业目标维度水平方面显著高于其他研究生群体,在职业探索和职业自主维度上得分低于成绩良好的研究生群体,而在职业自信、职业倾向维度得分最低。显示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群体目的性较强,在学习中有长远的目的和规划,会更早、更积极主动地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但其职业独立心和自信心较低。成绩良好的研究生群体职业成熟度水平最高,其职业目标维度得分略低于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群体,在职业自信、职业倾向、职业探索、职业自主性四个维度得分水平最高,显示成绩良好的研究生群体职业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职业探索活跃、职业目标较明确,对就业也充满了自信。

(4)导师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导师对学生学业指导较多,而对其职业规划与探索的指导比较缺乏;同时,导师的科研、教学压力大,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在专业上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培养。实际上,职业成熟度的提升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让学生能够在导师指导下合理确定职业目标、把握职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

4.社会实践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

学生干部经历、社团活动经历、兼职或实习经历等变量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见表5。

(1)不同学生干部经历的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差异显著,且在职业倾向、职业自信和职业探索三个维度差异显著。学生干部是校内各项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协调者及执行者,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当的学生干部经历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独立自主性的培养。

(2)社团活动经历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影响显著,且在职业自信和职业探索维度的差异显著。组织活动的实施需要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活动负责人须具备一定的执行力和自控能力,积极参与组织社团活动,能锻炼自我、提高自信心。

表5 社会实践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影响的差异检验(N=406)

(3)兼职或实习的经历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影响显著,且在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目标三个维度差异显著;兼职或实习的时长对职业成熟度水平影响显著,且在职业倾向、职业自信、职业目标三个维度差异显著。实习和兼职的经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兼职有助于群体加强职业认知,并通过职业亲身体验消除迷茫,在实践中逐步适应职场节奏和要求,提高了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进而能增强职业自信心、明确职业目标。实习期为6个月以上的研究生群体的职业成熟度水平、职业目标和职业自信维度显著高于实习期为3个月以下的研究生,但与实习期为3~6个月的研究生群体差别不大,说明实习对于明确职业目标的边际效应递减,研究生抽出相应的时间安排实习即可,无需花费过多时间,以免影响学业。

5.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和方向,以职业成熟度及其各个维度为因变量,从前述分析中选出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即: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职业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学生干部经历、社团活动经历等11个项目为自变量,采用进入法进行线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回归分析(N=406)

(1)专业满意度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强度最大(β为0.204),对职业自信、职业自主和职业目标产生较强的正向影响。再次证明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职业成熟度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所学与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兴趣相适应非常重要。学习成绩对职业目标有较强的正向影响(β为0.142),即成绩优秀的研究生职业目标更明确;但对职业自信有一定的负向影响(β为-0.108),即成绩的优秀研究生职业自信水平反而低。这提醒研究生在搞好学业的同时要加强就业实践、提高就业竞争力。

(2)学生干部经历和兼职实习时长的影响排第二(β分别为0.131和0.129),且在职业倾向和职业自信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团活动经历对职业探索维度有较强的正向影响(β为0.130)。显示社会实践经验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在校期间研究生应重视社会实践。

(3)母亲的文化程度对研究生职业成熟度有较强的负向影响(β为-0.137),且对职业自信的影响程度最强(β为-0.177),反映在研究生职业发展过程中,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对子女的干扰力度越大,显著影响研究生职业自信的培养。这提醒家长须好好反思教育方式,转变观念,让孩子独立成长与发展。

(4)学校类别对研究生职业自主、职业探索和职业目标维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业院校研究生在职业规划和选择方面的危机感更强,研究生更早地进行职业探索和确定职业目标。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研究生职业成熟度处于基本成熟水平,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研究生的职业目标比较明确,但职业自信心较低、对亲友的依赖性较强。双亲对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影响显著,尤其是母亲的影响非常显著,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自信心越低。农业院校研究生的职业成熟水平显著高于非农院校。研究生职业成熟水平和专业满意度显著相关,专业满意度越高,职业成熟度水平相对越高。学习成绩对职业成熟度有显著影响,但高分未必高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信心反而较低。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适当兼职实习,能有效促进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

因此,为提高研究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有效促进就业,高校必须加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可从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着手,建立一个多元立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促进体系,建议如下:

1.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投入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需要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工作机构,需要配置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建设职业规划培训教材,开发模拟就职的软硬件,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和加大投入,从物质上、人员上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也是促进学有所用、人尽其才的重要途径。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纳入高校研究生工作考核的范围,从制度上保证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

2.建立健全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1)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队伍建设。学校要重视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设立相对独立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组建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第二是必须探索适合研究生特点的教育内容与形式。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自我再认知、职业再定位的重要阶段,所以必须组建专业化的队伍,为研究生提供相适应的理论知识教育及专业化的咨询与服务,目的是让每个研究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等理论知识,清晰地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

(2)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校内外的职业实践活动,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通过组织开展研究生职业规划大赛、职业体验项目等课外活动,充分发挥职业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提高专业满意度。通过与企业联盟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个性化的指导与咨询,提高职业技能。设立基金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使研究生提高学习专业知识兴趣的同时,增强职业认知、开拓职业视野、积累职业经验,提升竞争力。

(3)加强导师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学校要把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新时期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导师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研究生导师熟悉本专业的发展与需求,了解学生,能够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应该让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业的同时,帮助研究生合理确立职业目标,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子女在校学习、生活的认知度,让家长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孩子独立自主地成长与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是非鉴别和工作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让学生自己选择及早融入社会。鼓励和督促学生与自己家长的沟通,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进行坦诚交流。

[1]SUPER D E.A theory of vocational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1953(8):185-190.

[2]刘振东.研究生就业:在沼泽中挣扎[J].教育与职业,2006 (13):62-64.

[3]金蕾莅,熊义志,王丹.职业辅导在研究生就业中的普及、使用和效果[J].高等教育研究,2011(5):81-88.

[4]李碧虹,陈剑光.论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职责——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28-32.

[5]李春根,廖毅敏,李建华.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28-32.

[6]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5):595-598.

[7]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6.

[8]吴宏,马蔷.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J].心理科学,2010(1):188-190.

(责任编辑周玉清)

王丽萍,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广州510642;谢小凤,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州510642;陈莹颖,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广州510550。

本文为广东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编号:2013JGXM-MS09)

猜你喜欢
成熟度研究生维度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种子(2018年9期)2018-10-15 03:14:04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人生三维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