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里川
灯会和腊肉,风马牛不相及,可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却攀上了“亲”:都是今年春节的失意者。
最近,四川达州把当地的腊肉厂给关停了,吃货们黯然神伤。而在上海,三大传统灯会被叫停,也让人很不是滋味。没有了腊肉,没有了灯会,寂寞的不只是春节。多少年来,腊肉和灯会,组成了习俗中最有年味也最柔软的部分。“豫园灯会”已举办了20年,你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可它在与不在,带来的心理冲击却绝不一样。
这样的行政举措似乎有传染性。不独上海,“安全条件不具备?活动停办!”这是福建省政府201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的重要内容。其背景直指“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先后发生多起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和群众聚集踩踏事件”。至于北京多个商家停办大型活动,以及郑州叫停一名歌手原定于1月17日举办的演唱会,也都源于这一背景。
无一例外,叫停灯会和关停腊肉厂,都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考虑。出发点都是好的,保证环境安全、民众生命安全……可出人意料的是,反对的声音很大。上海市民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该叫停。央视白岩松更指这种做法“不会进步”。至于“腊肉事件”,观察人士拿出了和熏制腊肉一样的火脾气:熏制腊肉在雾霾出现前已存在好几百年了,“只有蠢材才会认为污染是由熏制腊肉造成的”。毫无疑问,熏制腊肉肯定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在严重缺乏数据或研究成果支撑的情况下,就视之为制造雾霾的元凶,让其承担不可承受的代价,这“不科学”。
同样,踩踏事故教训需吸取,但是正常的活动仍该正常进行。草木皆兵不是社会治理。公众并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政府部门出台的行政命令,公众发出反对的声音,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部门在作出一项事关无数人的观感和利益的决策时,似乎忘记了和老百姓商量一下。
没有温和耐心的商讨,没有起码的时空过渡,猝然而发,这种简单的管理方法反而容易损害公共利益,损伤政府形象,实不可取。深圳和天津等地“半夜鸡叫”,突下限牌令,遭到舆论压倒性批评,是“好心办坏事”的不远殷鉴。
更让人担忧的是,政府部门以“好心办事”为金牌,但民间却容易解读为“为你自己好”。显然,意图对大型活动及各种可能带来麻烦的民间习俗一刀切,很“省事”,“效率”也高。没有活动就没有“后果”,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暗合了“懒政”元素。网络间,关于“懒政”的批评不绝于耳,绝非偶然。
社会治理极其复杂,形势也多变。寄希望于一蹴而就,恐怕是“幻想片”看多了。开诚布公,坦诚商议,是不能绕过的路径。唯有此,才能取信于民,才能群策群力,才能追求到多赢的局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民主协商”的强调,正是此意。以灯会和腊肉的渐行渐远,换取怨言的增加,这不是一笔好“买卖”。切不可再让“好心”办了“坏事”。□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