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地域性文化及其意义与价值

2015-08-23 08:15闫闫晨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350002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三坊七巷楹联福州

闫闫晨(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

福州三坊七巷地域性文化及其意义与价值

闫闫晨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特有的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和楹联文化充实了福州三坊七巷地域性文化特征体系。这种地域性文化体现了福州的包容与革新精神、精巧技艺与智慧及崇文重教的传统,有利于发掘本土文化素材,发展当地文化产业,完善区域主题文化,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福州;三坊七巷;地域性文化;文化遗产

DOI:10.13669/j.cnki.33-1276/z.2015.062

三坊七巷位于福建省福州城区中心,总面积为40.2hm2,是福州城内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缘起于西晋末永嘉年间,于唐代显露雏形,最终成于宋代,南宋时期成为士大夫的聚居地[1]。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三坊七巷由若干个零散的小街道、小建筑渐渐演变成大街巷、大建筑群,并且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城市中心的核心街区。

作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并且保留较为完好的古建筑街区,三坊七巷的保护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视角下,国内外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三坊七巷格局、建筑特色和宅院结构的研究。三坊七巷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庭院玲珑,这种“巷—宅—院”的格局饱含独特的闽建筑文化,为福州老城区的保护和新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除了传统街道、建筑和庭院特色之外,三坊七巷街区内地域性文化也同样记录着福州老城的样貌和历史变迁,如商业文化、民俗文化、楹联文化等。这些文化形态作为另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体现了福州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三坊七巷地域性文化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发掘本土文化素材,发展当地文化产业,完善区域主题文化,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一、三坊七巷地域性文化特征分析

对于当地人来说,三坊七巷街区内的街坊巷是户外生活最主要的场所,除了最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之外,还承载着商业买卖、节庆、传统工艺、邻里交流等重要功能。而这些功能与福州本地传统的民俗文化相结合,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性文化。

1.商业文化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街区内的中轴主街,从古至今一直是其核心街道,是一条以商业活动为主的休闲文化商业街,显现出浓厚兴盛的商业文化。

道光二十二年(1824年),福州被清政府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自那时起,福州便成为中英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使福州大街小巷的商贸活动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条纵穿三坊七巷的南后街,人群熙熙攘攘,店铺各式各样,货品琳琅满目。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都一应俱全。百货、茶叶铺、绸缎布匹店、钱庄、珠宝行、饭馆等店铺,全都人声鼎沸,生意兴隆[2]。当时福建茶叶已名闻天下,作为朝廷的贡品,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因此,福州作为中国四大茶市之首,其茶叶贸易一直延续至今。

南后街的商业活动不仅仅是金钱与货物的交易,还是一种文化商贸活动。与其他历史文化街区不同的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三坊七巷聚居着大量官宦缙绅、文人学者,所以书市的交易应运而生。在书铺业的发展推动下,相关文化商贸活动也开始兴旺起来。有些旧书铺出售各类旧书、名人字画等,另有不少店铺开始经营文房四宝、字帖、墨画;还有专门开设的裱褙店、刻书店、古书坊等(见表1)。久而久之,南后街就成了一条远近闻名的文化街。无论是当地的官绅还是外地的名流,都会慕名而来,与坊巷里的文人学者交流讨论,到书坊里买字画、刻书[3]。直至今日,南后街的文化商贸活动依旧盛行,让这个历史文化街区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表1 福州三坊七巷各书坊的业务范围

近年来,为了延续三坊七巷的传统历史文化,政府还将一些老字号的商铺予以恢复,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书坊等百年老字号店铺。同时,社会艺术文化协会还组织民间艺人在南后街定点展示软木画、漆画、脱胎漆器、寿山石刻等福州传统工艺美术,并与商业活动相结合,以福州地域性文化艺术促进三坊七巷街区商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民俗文化

三坊七巷街区内人文气息浓厚,民风民俗别具一格,隽永淳厚,其民俗活动主要围绕“四市”(灯市、花市、书市、塔市)展开,而这些民俗文化也早已融入福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如花灯、裱褙、闽剧、剪纸、漆画、工艺品、小吃等。这些文化遗产将作为文化符号和资源,在福州代代传承,不断丰富发展。

(1)花灯龙灯。三坊七巷的花灯始于宋,盛于明清[1]。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福州的送灯习俗来源于本地方言“灯”与“丁”同音,所以送灯意谓“添丁”。

三坊七巷街区内聚集了许多民间灯艺师傅,手艺精湛。据宋代史料记载,福州制灯工艺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制作花灯的材料很多,但由于福州周边盛产木材与竹子,因而最常见的就是竹、木、纸和布。一般市面上卖的花灯有麒麟灯、猴子灯、绵羊灯、莲花灯、橘子灯、西瓜灯、菜头灯、关刀灯、状元骑马灯等。还有一些根据特殊需要所制作的灯,如用于寺庙迎神的高照灯、用于节庆的舞龙灯、丧事用的百子千孙灯,以及大户人家的大球灯。另外,在灯壁上还常见精美的图案,多以本地的风景和动植物为主,也常以三坊七巷街区内的民间故事作为图案主题。

每年春节期间,三坊七巷街区内都会有舞龙队穿梭于大街小巷舞龙灯。通常,舞龙的队伍由南后街起始,游走在三坊七巷的巷弄间,到了较宽敞的交叉口,就停下来舞一首曲子。三坊七巷街区内小孩们都会跟着舞龙灯的队伍穿行在坊巷间,拍着手唱着歌。

(2)十番音乐。福州十番音乐产生于清代的福州茶亭,在民间广泛流传近三百年,其音韵及曲调来源于福州本地的方言发音和音调,独具文化特色与研究价值[4]。

三坊七巷官宦人家和文人宅第多,如音乐、戏曲这样的高雅艺术活动便成为官宦子弟和文人墨客们的主流活动。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元夕竹枝词》这样描写十番:“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摈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4]可见,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具规模,并且在福州民俗活动中极受追捧。“闽山庙”就在三坊七巷深处,所以福州的十番音乐虽然是发源于台江区的茶亭街,但与三坊七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4]。

(3)裱褙。三坊七巷自古文化底蕴深厚,文人墨客多聚于此,字画的保存有大量需求,因而裱褙技艺诞生之初便落根于福州。以“米家船”为代表的老福州裱褙工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晚清时期,创始人林金师在南后街开了“米家船”小店。由于林金师的裱褙技艺相当精湛,加之所用材料来自于本地产的粮食和植物浆液,所以小店很快就被人熟知,各路文人墨客、看官、买家接踵而至。当时的书法家何振岱更是亲笔题字,为其留下“米家船”这一招牌,取自“米家书画满河滩”,寓其手法工艺精湛,裱后的作品堪比宋代书画大家米芾之作[5]。此匾一经亮相,小店更是名声大噪,门庭若市。

(4)脱胎漆器及漆画。福州的脱胎漆器始于乾隆年间,由漆匠沈绍安开创,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合称为中华传统工艺的“三宝”[2]。

家住郎官巷的沈绍安,从早已失传的“夹纻”(亦作“夹纾”“挟纻”)技术中受到启发,不断思考,在对原材料改良的基础上,采用了翻模技术(脱胎),开创了一门新的夹纻漆器技艺。脱胎的要领在于先用泥土制好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和生漆逐层附于其上,阴干后敲碎里胎。生漆的使用,不仅使漆器具有光亮鲜艳的外观,同时其防水、防腐、耐碱、耐酸、耐热、绝缘的功能保证了漆器的实用性。如今在福州的一些老民居中依旧可见“夹纻”技艺的踪影。

脱胎技术的发展也开启了艺术界一个新的篇章—漆画的诞生。早期的漆画只是漆器上的装饰,经过后人的不断探索,漆器装饰技艺逐渐被运用在平面绘画中,单独作画供人观赏,形成本地独有的漆画文化。自此,福州漆画不只是一种实用美术,同时在艺术鉴赏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漆画以其工艺的独特、材料的特殊,在绘画界自成一派,是其他画种所不能取代的。

(5)特色小吃。福州的传统特色小吃种类丰富,如鱼丸、肉燕、芋泥、春卷、线面、粿、锅边糊等。这些特色小吃选用当地食材进行加工和烹煮,都有着美好的寓意,如团圆、长寿、智慧等。每天早上,南后街沿街摆着各种各样的小吃摊,还有小贩推着推车走进巷弄里沿街叫卖。许多外地游客途径福州,都会慕名而至,走进巷弄去寻找各种特色小吃。这种饮食文化使三坊七巷街区多了人情味和生活的乐趣,是街区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特性。

3.楹联文化

三坊七巷街区内楹联遍布各坊各巷,巷门、坊门、店门及大户人家的宅门上都挂着楹联,这些楹联体现了福州本地浓厚的地域性文化。

(1)街巷楹联。南后街的大门口即为三坊七巷的主入口,门上的对联向世人道出了三坊七巷的前世今生。一副楹联为:“文事重名区,记曾笔走他州,书藏旧肆;人情欢盛世,看又灯迎元夜,塔展中秋。”上联道出了三坊七巷的过去,说明三坊七巷以前是个旧书市,不少文人墨客和官宦子弟都会在这里交换旧书,同时也介绍了三坊七巷“元宵闹花灯”“中秋摆塔”两个民间习俗。另一幅楹联为:“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下联道出了三坊七巷的今日,意为三坊七巷如今依然保留着自古以来的本地文化习俗,成为艺术文化的集散地,并且与周围的新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塔巷巷口的楹联为:“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上联的“六子登科”来源于清末的一段故事。当时,住在塔巷的陈承裘生育了六个儿子,其中一个便是我国末代“帝师”陈宝琛[6]。这六个儿子尽登科第,因而陈家得到了“六子科甲”的匾额。下联的“双梅探屋”暗指清代翰林林星章的旧居,因其房前栽种了两株梅花,所以住宅取名为“二梅书屋”。

安民巷口的楹联出自福州三山诗社副社长翁绳馨之手,楹联为:“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包含了两个典故:上联的典故是国共联手抗日的时期,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就选在安民巷;下联的典故便是安民巷得名的由来,相传唐末起义军行军穿过三坊七巷时,黄巢为了安抚民心,张榜告示。

(2)宅院楹联。除了坊巷口之外,许多人家的宅门口也挂有楹联,从楹联的内容就可以推测出各家各户所从事的行业。如“春风化雨振铎两岸,秋水生云成梦双峰。”“振铎”是指古代老师用的摇铃,“春风化雨”及横批“桃李芬芳”意为这户人家从事教育业。另外,“行商北达南通百端如意,坐贾东成西就万事称心。”暗示这户人家从事经商。

(3)商铺楹联。不少商铺门口也挂了楹联,用来招揽生意,凸显自家的商业文化。同利肉燕店门口的一副楹联相当生动有趣:“巧手飞槌打就传统闽都美馔,开心献艺捧出民间太平佳肴。”“闽都”就是福州,“太平”指的太平燕之意。“一径寒花陶令宅,半船绝墨米家船。”将自己的裱褙店比作陶渊明的宅子,体现店主身处闹市却淡泊的心境。由于箸同著,筷同快,而箸和筷都是筷子的意思,筷子店的楹联为:“箸传文化五千载,筷乐人间忆万家。”用了谐音的方法,使得楹联意气轩昂且又妙趣横生。

二、三坊七巷地域性文化的标本意义与现代价值

作为福州历史文化的见证,三坊七巷从古至今的沉淀是福州历史的缩影,它的积淀展示了福州的人文魅力、民族精神和城市灵魂。同时,福州仅存的历史街区,是福州历史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载体,成为现代福州的城市名片。

1.标本意义

(1)包容与革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林则徐书写的一副对联,现存于三坊七巷内的林则徐故居。福州是一座移民城市又是港口城市,自古以来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无论是清末兴起的商品交易市场,还是东西方学者交融的文化市场,都充分体现了福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同时,福州当地学者大量翻译西方书籍,汲取西方的科学技术,并运用到商业、制造业、手工业等当地产业中,甚至连一些民间技艺都结合了当时西方的先进技术。这些都是福州人民革新精神的鲜活体现。

(2)精巧技艺与智慧。在福州的民俗文化中,制灯工艺、裱褙技术、漆器漆画工艺和小吃制作工艺,无不体现当地劳动人民的精巧手工技艺。同时,民间艺术家善于就地取材,把福州方言结合到十番音乐中,把当地盛产的竹木运用到手工业与制造业中,把本地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商业买卖和诗歌文学中。从古到今,福州劳动人民的技艺和智慧把三坊七巷的文化特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3)崇文重教的传统。由于三坊七巷长久以来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所以文化教育气息浓厚。商品交易中书铺业与文化商贸活动经久不衰;民间艺术多与文学作品和诗歌寓言相结合;楹联匾额中更是处处彰显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三坊七巷孕育出了唐代学者黄璞、清代“帝师”陈宝琛、著名学者陈寿祺这样一批名师,并且经过他们的努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使得福州崇文重教的传统延续至今[7]。

2.现代价值

(1)有利于发掘本土文化素材。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名人的发源地,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几乎每条巷子里都流传着名人轶事。如商业奇才“电光刘”,军事家林则徐、沈葆桢,文学家严复、冰心等,这些名人为三坊七巷增添了传奇色彩,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素材。而坊巷建筑装饰中的乡土纹样、民间工艺品上的雕饰、楹联匾额里的诗词文字、戏曲中的音律唱腔和动人故事,都可以作为福州独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

(2)有利于发展当地文化产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市场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鉴赏层面,而是上升到文化艺术与产业的结合。因此,三坊七巷的文化符号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影视、动漫、纪念品等形式把文化素材做成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观光客甚至收藏家的需求,通过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州文化;积极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将世界先进技术与乡土材料、民间工艺相结合,创作更多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好作品。

(3)有利于完善区域主题文化。区域主题文化,是一个区域具有优势的强势文化,能够突出反映一个区域的文化特质,能够贯通经济、社会、人文、建筑等其他资源形成区域发展的张力,是一个区域的文化符号、文化名片[8]。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福州城区的主题文化理所当然是三坊七巷。福州可以尝试发展“三坊七巷”主题文化,并以此为指导对城市进行系统开发和利用,做到有序开发和经营,把城市的经济、文化有机地运行起来,形成一个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态势和格局,使城市获得响亮的品牌和与众不同的形象。

(4)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发展。三坊七巷街区地域性文化特征对福州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发源地,它影响着城市形态的构建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作为城市中心街区,它的空间格局影响着周边区域的规划[9];作为旅游观光景点,它带动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作为文化遗产景观,它储存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张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自身的文化特性将整个城市紧密相连,引导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

[1]沈璇.福州“三坊七巷”的前世今生[J].民主,2011(3):38-41.

[2]闫晨.福州三坊七巷外部空间的地域性文化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13.

[3]张忠松.福州三坊七巷历史古街区产业化保护研究[J].城市,2007(1):56-59.

[4]陈萍.福州十番音乐的价值与意义[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16-120.

[5]陈序.福州三坊七巷城市复兴实践的文化激活策略[J].城市建筑,2009(2):57-59.

[6]张鹰.论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及建筑的地域特色[J].福建建筑,2001(4):3-5.

[7]王庆鹏.开发三坊七巷文化 提升福州文化竞争力[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3):36-38.

[8]王发曾.开封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设计与营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17-21,35.

[9]高原荣重.城市绿地系统[M].杨增志,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王传满]

Regional Culture of Fuzhou San Fang Qi Xiang and its Significance and Value

YAN Che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350002, China)

Given the background of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unique commercial culture, folk culture and couplets culture enrich the Fuzhou San Fang Qi Xiang regional culture. The regional culture reflects the tolerance,innovation, folk art and wisdom of Fuzhou and its emphasis on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is benefits the exploration of local culture, strengthens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industry, improves the local theme culture and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Fuzhou; San Fang Qi Xiang; Regional culture; Cultural heritage

G127

A

1671-4326(2015)03-0067-04

2015-01-26

福建农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115-111414030)

闫闫晨(1987—),男,福建南平人,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助教,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三坊七巷楹联福州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孔府的年节楹联
寻味福州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