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保
摘要: 在中学写作课上一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作文课上激发学生的真情,只有学生有了真情实感,带有真情地写作,才会在写文章的时候有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 写作热情 情感 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把真正的情感虚假化了。学生总是把自己想象成另一个身份,写出来的文章带着虚假的情感,文字生硬没有感觉,都是一些大话、空话、大白话,完全忽略了真实的情感。学生总是把一些毫无意义的情感勉强地添加给自己。这些“虚情假意”的情感写照已经是作文中一个顽疾。对此,我会反问自己:如何让学生对作文充满热情?下面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一、重视每周写作练习,使学生奠定情感基础
每周一次的写作练习是学生对自己情感的剖析和表达,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借此慢慢向学生传授写作的技巧。一般来说,写作时心是自由的,如果受到外界干扰心就会封闭起来,所谓的灵感也就没有了。而每周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写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处于一个平静自由的环境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交流,让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流露出来。
只要学生的心灵之窗打开了,教就可以诱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更稳定的情感品质,形成学习——积累——提升——再学习——再积累——再提升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自己丰富的感情去带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更进一步地接近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更进一步,学生的作文水平也能提高。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每一种事物都会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产生丰富的情感。
明月、小舟等表达乡愁,阳光、春天、朝阳等承载希望,岳飞、屈原、戚继光等具有不屈的爱国精神……这些对丰富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如不羁中带着一股忧愁的李白、壮怀中柔情的苏轼、朦胧中透出所指的李商隐、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这些人物所表达的情感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的教师认为用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是错误的,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因为历史的影响而失去自我。事實是不会的。历史文化就是先人留给后人的财富,学生会在其中汲取精华。中学生正是思维敏捷的时候,开朗的性格、充满活力的生命能让他们对充满情感的故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变得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情感,写作时也会让自己的文章情感饱满。
三、加强情感教育
面对情感教育问题,教师要考虑周全,换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情感的积淀,随着情感的不断积淀,学生笔下的文章也会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首先,利用书面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情感浓厚的文章。如《巴东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陋室铭》写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志向;《背影》一文写了作者对父爱的诠释。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让学生去大自然中亲身体会那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花草;让学生跟家长一起做游戏,以此来让他们读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让学生看一段励志的视频,告诉学生生命的美好与顽强;用社会中罪恶的一面向学生诠释什么是真正的美好。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学生对生活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联系生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可以把自己经历的一些故事分享给学生。教师把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拿到教学中来,能让课堂与生活融为一体,用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讲故事的同时也不忘把要传输给学生的知识穿插在其中。教师把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对这样的授课方式更容易接受。这样,教师讲经历的故事,学生积极回应。这样的教学是轻松的,也是快乐的。教师收获得多,学生收获得也很多。
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教师组织编排成学生喜欢的模式,学生可以轻松地接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在写作时可以轻而易举地运用抒情、议论的手法,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学生面对自己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和曾经经历的画面,都会激起心灵深处的真挚感情。这样,学生内心的写作热情就会高涨,此时,学生写作又怎么会没有真情流露呢?只有学生看到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用最真挚的字眼、最简单易懂的句子,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家人、爱朋友等情感,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会慢慢爱上写作,会提高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郝晨.激发兴趣 开发资源 愉快写作——新课改下中学写作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1).
[2]周丽美写作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张学智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步骤[J].曲靖师专学报,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