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新疆天康畜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32)
陈红玲 黎作华 万春燕 周绪斌*
随着我国规模化和集团化猪场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猪群养殖密度的提高,猪场的疫病控制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这其中就包括养猪从业者们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此病自1987年首发于美国以来,已经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至今仍不清楚其致病机理,PRRS也是阻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头号疾病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做好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已成为广大养殖户和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俗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致死性传染病[1],此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较大,可引起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发病,是造成哺乳仔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以妊娠母猪的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和仔猪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为主要特征,可造成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2-4]。
目前,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仍是对全球养猪业的挑战,PRRS的防控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疫苗免疫是防控措施中重要的手段之一[5]。据有关资料报道,蓝耳病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明显好于灭活疫苗,其原因主要是两种疫苗的免疫机制有差异,弱毒疫苗能够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灭活疫苗只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6-7]。现市场上商品化的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弱毒疫苗主要有JXA1株、HuN4-F112株和TJM-F92株三种毒株类型,不同的毒株在残余毒力、安全性以及免疫抑制作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TJMF92毒株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毒株传代致弱92代而研制成的,在传代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缺失,保留了较好的免疫原性,并且由于其在Nsp2基因上发生了360个核苷酸的自然缺失,使得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独特的分子特征和遗传标记,并可用于病毒的鉴别诊断。
笔者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TJM-F92株)“天蓝净”(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在江苏某规模化猪场中应用时,通过调整其免疫方案使得猪的育肥期成活率明显提高的案例总结、分析如下,以期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江苏某规模化猪场,存栏基础母猪约1 000头,主要生产商品化肉猪,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阳性场,自2013年9月份开始,在种猪群使用TJM-F92株弱毒疫苗天蓝净,从起始至2014年7月近一年的时间里,猪群健康度明显好转,之后从8月中旬开始,仔猪14日龄免疫1头份天蓝净,保育猪的健康度也比较理想,但是保育转至育肥阶段之后的育肥前中期(70日龄左右),育肥猪表现出咳嗽、毛松、消瘦、眼屎泪斑多、腹式呼吸等症状,死淘率约10%。
鉴于猪场存在育肥期死淘率偏高的问题,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情况可初步判断,发病可能与70日龄前存在蓝耳病野毒感染有较大关系。因此,一方面采集血样(1~6胎母猪各2~3头,仔猪10、20、30、50、70日龄生长猪各10头左右)进行蓝耳病抗体检测;另一方面采集发病猪只的淋巴结和肺脏等病料进行蓝耳病抗原的鉴定,以确诊发病原因。
根据免疫方案调整以前的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并结合临床发病情况以及蓝耳病抗原鉴定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蓝耳病疫苗免疫调整方案。建议在执行免疫调整方案之后间隔2个月,再采集血样(1~6胎母猪各2~3头,仔猪10、30、60、70、100日龄各10头左右)进行蓝耳病抗体的跟踪检测和对比分析。
1.3.1 蓝耳病抗体检测
采用PRRS ELISA(IDEXX)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判定标准为:S/P值≥0.4,样品判定为“+”阳性,表示有猪蓝耳病抗体存在;S/P值<0.4,样品判定为“-”阴性,表示无猪蓝耳病抗体存在。
1.3.2 蓝耳病抗原检测
采集育肥期70日龄左右发病猪只的肺脏、淋巴结等病料,经RT-PCR方法检测确定是否存在PRRSV,并进行序列测定以鉴定PRRSV的类型(由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检测)。
该猪场日常生产管理比较规范,数据、报表统计也较为详细,笔者认真查看了育肥阶段的相关生产报表,并对育肥成活率数据进行了统计。统计时间为2014年8~12月(免疫方案调整前)和2015年1~4月(免疫方案调整后)。
检测结果显示(表1):1~6胎母猪及50日龄前的仔猪抗体阳性率均达到国家要求标准(70%以上)[8],而70日龄仔猪的抗体阳性率下降为60%,且此时的蓝耳病S/P平均值与离散度均较50日龄有明显上升,个别猪的S/P值超过2.5,提示可能存在蓝耳病野毒的感染。
表1 PRRS免疫方案调整前后的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统计表
将发病猪只的病料经RT-PCR检测,发现来自发病猪只病料的样品1和样品2其扩增片段大小均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毒株(Nsp2基因特异性缺失)阳性对照相等(如图1所示)。经进一步序列测定发现,在Nsp2基因上存在90个碱基的缺失,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毒株序列相符。
图1 蓝耳病抗原检测结果图
根据蓝耳病抗体检测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蓝耳病抗原检测结果确定,育肥期70日龄左右猪只表现出的呼吸道病相关症状确实与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毒株有较大关系。因此,将猪场仔猪的蓝耳病疫苗免疫方案调整为:仔猪14日龄免疫TJM-F92株弱毒苗“天蓝净”1头份/头,之后在40~45日龄左右再加强免疫一次(剂量:1头份/头)。此免疫调整方案从2014年12月底开始执行。
在开始执行蓝耳病疫苗免疫调整方案之后的2个月,按照1.2.2中制定的检测方案对1~6胎母猪和不同日龄仔猪的血样再次进行蓝耳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母猪群和10、30日龄仔猪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S/P平均值、离散度与调整前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但从60日龄开始,之后70和100日龄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均较调整前的50和70日龄有明显提升,S/P平均值也有所提高,但个体猪的S/P值均未超过2.0;另外在离散度方面也比调整前有缓慢下降,100日龄已逐渐降至44.8%(表1)。
按照调整后的免疫方案,在仔猪14日龄和40~45日龄左右分别免疫TJM-F92株弱毒苗“天蓝净”1头份之后,经对猪群仔细观察,没有发现采食下降、发烧等明显不良反应症状。
图2 免疫方案调整前后猪群健康度对比
对育肥期成活率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发现:调整前的2014年8~12月,育肥期成活率平均为90.64%;免疫方案调整后的2015年1~4月,育肥期成活率平均为95.33%,比调整前提升了4.69个百分点(表2)。另外,猪群健康度方面也较调整前有明显改观(图2)。
⑴蓝耳病自1987年首发于美国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9],但对该病的防控仍未有特效方法。蓝耳病感染的最大特征是会引起免疫抑制,因而引起严重的继发感染,治疗措施也主要针对继发感染。目前,对于蓝耳病阳性感染场来说,疫苗免疫仍是主要的防控方法。本文通过科学调整猪群蓝耳病疫苗免疫方案,使得育肥期成活率比调整前明显提升了4.69个百分点,健康度也有了明显改观,从而说明了此调整方案对该场育肥期(70日龄左右)出现的呼吸道病相关问题确实起到明显的防控效果。
⑵从免疫方案调整后猪群的蓝耳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来看,60、70、100日龄猪只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均比调整前(50、70日龄)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同时对应日龄的S/P平均值也呈现出同样变化,且所有个体的S/P值和整体的平均值均未超过2.0,说明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和S/P值的升高是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有效反应,这一点也可从离散度的变化上看出来,调整前50、70日龄的离散度相对30日龄前有一个快速、明显的升高,而调整后60、70、100日龄的离散度相对调整前的50、70日龄呈现出一个逐渐下降和趋于稳定的过程,说明蓝耳病在猪群中已逐渐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这与育肥期猪群在实际生产中的健康度好转以及成活率逐渐提高的变化是基本相一致的。
表2 免疫方案调整前后育肥期成活率对比分析
⑶本文在规模化猪场使用TJM-F92株弱毒疫苗“天蓝净”的过程中,通过对猪群进行蓝耳病抗体和抗原的检测,并结合猪群在实际生产中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日龄,科学制定了仔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调整方案,并在实际生产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和应用价值,这也充分提示我们:在实际生产中,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猪群的健康度变化以及抗原、抗体的检测结果来适时地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制定出一定时间内相对较适合的免疫方案。
⑷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TJM-F92株)的免疫,许多专家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猪场在选择使用哪种类型的疫苗前,最好能够进行蓝耳病毒株类型的鉴定,如条件限制不能鉴定则要尽量选择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匹配的疫苗,这样针对性强,免疫效果也会较好。另外,鉴于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抗体依赖增强作用 (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10,11],所以在规模化猪场中,我们建议母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是保证一年有四次免疫,原因主要是蓝耳病疫苗免疫后的间隔期超过3个月时,抗体水平就会下降至比较低的水平,这时如注射蓝耳病疫苗就有可能出现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从而使得病毒复制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发生蓝耳病,给猪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虽然疫苗免疫是猪蓝耳病防控措施中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仅仅依靠疫苗就能很好地解决或控制住蓝耳病的相关问题也是不太可能的,它还需要采取其他补充措施,如加强生物安全、关注后备猪的隔离驯化、提高日常饲养管理水平、做好环境控制、减少霉菌毒素污染、合理的药物保健、做好其他重要疾病如猪瘟、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基础免疫、定期的抗体监测及良好的人员管理制度等[12-16],只有这样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优异的免疫效果。因此,对于疫苗免疫我们需要客观、正确地看待,既不要完全依赖,也不要盲目反对,唯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把基础性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做好猪场疾病的防控。
[1]林落霞,舒菊英,吴鹏举,等.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浙江畜牧兽医,2010,35(3):37.
[2]姚强生,朱静,叶兴元,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4):339-340,343.
[3]倪娉婷,孙赛男.高致病性蓝耳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1):112.
[4]吕惠序.当前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控 [J].养猪,2011(2):80.
[5]梁皓仪.不同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抗体效价分析[J].养猪,2008(4):70-72.
[6]刘承军,王芸,王海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苗与灭活苗评估[J].中国畜牧业,2014,24(11):57-58.
[7]朱良强,王非,占松鹤,等.安徽省猪蓝耳病疫苗临床免疫效果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05-13106,13121.
[8]何飞,王海丽,刘承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对比[J].中国动物保健,2014,16(12):30-31.
[9]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 [M].第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11-213.
[10]谭斌,刘长明,冉多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持续感染与保护性免疫应答机制[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5):35-38.
[11]谢印乾,沈志强,王桂花,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6):6-10.
[12]李吉达,尹燕博,徐守振,等.PRRSV的分离鉴定及与其他5种猪病毒混合感染情况调查 [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3):48-54.
[13]吴惠明,靳兴军,郭峰,等.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体液免疫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2,39(9):187-190.
[14]窦鹏勋,葛建强,张勇,等.3种疫苗单独和联合免疫对猪抗体水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59-15261.
[15]姚强生,朱静,叶兴元,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4):339-340.
[16]朱贵明.猪蓝耳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