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雯
2008年,一部《闯关东》让编剧高满堂的名字享誉千家万户,由此揭开了高满堂与鲁剧的渊源,《钢铁时代》《温州一家人》《老农民》都是两者合作的典范,也展现了高满堂骨子里的故乡情结。
《老农民》的根就在山东
6月12日晚,第二十一届上海电视节闭幕式暨白玉兰奖颁奖礼,电视剧《老农民》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
剧中陈宝国以极具张力的表演塑造了一个历经60年跨度,命运曲折、个性鲜活的中国山东老农民形象,而其也凭借《老农民》一举拿下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
登台领奖的陈宝国坦言,“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在我表演最黄金的年龄能够把工农兵演齐,如今它实现了。这是一个做演员的运气,感谢编剧高满堂先生,用20年的时间酝酿,用5年的时间架构和写作了这部农民的史诗。我想用这座奖杯向高满堂先生致敬,向出品方山影致敬,向中国农民致敬。”
事实上,为8亿中国农民立一部正传,是剧作家高满堂在写就《老农民》时的愿望,为此,他甚至坦言“写不好退出影视界”。
而8亿农民的落脚点,正是放在了山东。
为这件事,高满堂走了六个省份,采访了曾经的工作组组长、人民公社社长、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市长,一直到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一共200多人;还通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或可说,共和国60年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波折、迂回、疼痛、沉重,都浓缩在了黄河岸边,山东境内的“麦香村”。
高满堂坦言,“之前河南省的主要领导曾向我表示,希望把这个故事放到河南,但我的心不在那里,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埋在山东,这个永远改变不了,我的根就在山东。”
山东是自己“梦里来、梦里走”的地方
高满堂一直对自己有个要求,要做一部剧必须坚持四个元素,“第一是风云,就是时代背景;第二是风情,我们的地域民族特色;第三,风格,就是你的叙述,你的表达;第四,品格。”
而作为一个山东人,地域民族特色体现在高满堂的作品里的就是山东元素。
《闯关东3》中有一句台词,离开家乡的“张怀远”称山东是自己“梦里来、梦里走”的地方。高满堂说,这句台词是特意加的,自己对山东正是这样一种感情。
为了写《闯关东》他来山东19次,写《钢铁年代》来山东12次,写《温州一家人》来山东9次。“飞机上的空乘都认识我,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做生意的。人家问‘卖什么,我开玩笑说‘卖大葱、大蒜。每次飞机一降落,我就激动。山东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是我创作的根源所在。”
听着母亲讲闯关东故事长大的高满堂说:“我和孙建业(《闯关东》另一位编剧)都是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我们生活的大连,80%的人是山东人,所以闯关东的山东人的英雄气概,从童年开始在我们脑海中就存在了。”
在高满堂的作品里,充分展示了山东人的特性,“几百年来,闯关东的山东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苦耐劳、心胸开阔、深藏不露。这种特点,在剧中朱开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朱家人在每个阶段都要与天斗、与人斗,但最后都是与人和谐,山东人身上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被广泛坚持,正像朱开山在剧中所说:‘我们是一棵山东的高粱,孤零零地挺立在东北大地上,凡事要小心。”
成功与鲁剧的定位相得益彰
虽然高满堂曾经对记者说过,“别跟我提《闯关东》,我之前早火了!”
但不得不说,人们是从《闯关东》开始了解高满堂,从《老农民》开始敬佩高满堂。或可说,在这个宫斗才是王道,抗日神剧突破底限的电视剧市场,高满堂别具一格的成功与鲁剧的定位紧紧相关。
谈及为何会创作《老农民》这样一部如此厚实、饱满的农民剧时,高满堂曾表示,是因为农民形象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缺席。“这段历史特别有必要传承下去,告诉我们今天的孩子们,他们的父辈、爷爷奶奶是怎么走过来的,这60年他们经历了什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8亿农民,这段我们老祖宗的故事不能被忘却。”
而这一创作态度,贯穿了高满堂的所有作品——他曾说过自己的收入不是顶级的,因为不写时装剧、宫斗剧,“商业性不强”。“我的作品当中,我很少把恶写到极致,我是愿意扬善,我的人生里面,或者人生追求,在我作品当中的体现,还大量的是阳光,还是向善。”
而事实上,鲁剧恰好是用个人生活来表现时代变迁,平民英雄表现家国情怀,既具有人文情怀又展现时代特色,低调朴素又厚重无比——把主旋律的厚重和大众艺术的通俗有机地融为一体,是鲁剧的独特气质,也是鲁剧安身立命的根本。
两者不谋而合。也正是如此,高满堂在《闯关东》之后,曾经和山东省影视剧制作中心有一个“约定”,为鲁剧创作“工农商三部曲”——“工”是《钢铁年代》,“商”是《温州一家人》,“农”则是《老农民》。
“我就有固定几个制片方,就是投资方,和他打了十几年交道,我们脾气、志趣都相同,”高满堂曾说,“制作方山东影视集团和四家卫视不畏市场风险的支持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