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发
美国著名作家欧尼斯特·海明威(1899-1961)于1941年春访问中国这一事件,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私人或民间性质的访问。一些美国学者在相关传记和研究著述中或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地说是海明威陪新婚妻子玛莎·盖尔虹去东方走走,如此等等。其实,此事远非这样。近些年,海内外专家教授经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揭示了那段历史的真相。
访华目的另有所指
1941年,我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美国政府还未正式参战,但考虑其在远东的利益攸关,很需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去中国,调查了解一下中国政府的抗日状况,以确定美国的对华政策。正是在以上背景下,就在此年的三四月间,海明威以纽约《午报》记者身份偕新婚妻子盖尔虹来到中国,开始了他们艰苦而愉快的旅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曾在欧洲担任战地记者,192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是他第一部成功作品。此后新作连出,其中1929年面世的《永别了,武器》和1940推出的《丧钟为谁而鸣》,都深受欧美读者的欢迎。其妻盖尔虹也是战地记者和作家,为《柯立尔》周刊写稿,她的母亲与罗斯福夫人是大学校友兼闺蜜。1941年2月,她受美国《柯立尔》杂志派遣要去远东采访,便鼓励丈夫一起去。个人的意愿与政府的需求一拍即合。
美国财长立刻召见了海明威,让他以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帮助政府完成一项任务:调查中国的国共关系,并写出调查报告。此外,精明的《午报》主编也不肯放过这个极好的机会,邀请海明威当特约记者,为报纸撰写一些相关报道。
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海明威夫妇初步确定此次中国之行的计划:主要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军队进行考察并与领导人进行会谈。当然,如果机会允许也很想见见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绘的主人公们,即充满希望之光的中国共产党人。
1941年2月,他们经旧金山、夏威夷飞抵香港。宋霭龄特意飞抵香港会见。3月下旬海明威从香港进入内地,25日到达广东韶关,4月4日到桂林,4月6日下午到达重庆。
海明威夫妇来访引起各界关注。1941年上半年香港的《大公报》刊登系列相关报道。为欢迎海明威的到来,对其访华行踪,《大公报》先后发表了林语堂的《美国通讯》和林疑今的《介绍海明威先生》等热门报道。林疑今是林语堂的侄子,一年前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就翻译出版了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战地春梦》。文章说,海明威此次来访是为收集小说素材,以便对我国有更准确深刻的了解。如果他能“上前线,则吾国士兵英勇抗战的伟大,当可扬名海外,长垂不朽”。国民党《中央日报》猜测海明威访华目的有三:陪新婚太太“缅甸之路”度蜜月;为纽约《午报》报道中国抗战的情况;搜集写小说的中国抗战素材。
其实,海明威是负有特殊的秘密使命来中国的:为美国政府搜集情报,到远东看看美国与日本的战争是否可以避免。
对此,美国学者麦克尔·雷诺兹在1999年出版的五卷本的海明威传记最后一卷《海明威的最后年代》里证实了这点。他查阅了许多美国政府的解密档案,确定了海明威访华的真正目的。
海明威回国后的活动证实了他访华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会见了《午报》主编英格索尔并回答其提问。英格索尔将这次采访写成《海明威访问记》,并作为海明威远东之行6篇报道的前言,于6月10日至18日连载于《午报》。另一方面,海明威夫妇也去了华盛顿,会见了海军情报所的约翰·汤姆逊上校并汇报了收集到的中国抗战的情报。他还给担任联邦政府财政部长的好友亨利·摩根索写了一封长信,详述了他跟蒋介石交谈的内容和他本人对中国时局的看法。 诸如下面几个问题:第一,蒋介石与日本的战争打得怎么样?第二,中国发生内战的威胁怎么样?第三,日苏条约签订后有什么影响?第四,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如何?第五,造成美日开战的因素是什么?第六,如何避免美日开战而把日本拖在远东?
于是,1941年3月,战地记者海明威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他要亲临中国战场,亲眼目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力求探讨以上问题的答案。
在韶关
海明威访华行程的第一站,是广东韶关。国民党军队分为8个战区,韶关属第七战区,是离香港最近的抗日前线。韶关也是当时中共广东省委暨粤北省委机关所在地,得知海明威一行的到来,中共地下党组织沿途秘密护送,确保海明威行程的安全。按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规定,外国记者到前线采访,必须经过最高司令长官的批准。而海明威夫妇径直到第七战区前线采访,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采访中海明威夫妇与中国士兵们一起住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小村庄里,与他们一起巡逻。离开韶关后,历经3小时行走了56公里,抵达北江岸边,换坐一艘小汽艇再走到岸边渔村,穿棉布军装的一个排士兵拉着8匹小马列队迎接他们一行。他们冒雨走了好久,到一所士官培训学校参观,主人以绿茶和葡萄招待海明威夫妇。接着又冒着大雨走了5英里到达一个师部。师部门口搭了一座凯旋门,上面贴了好几条“欢迎正义与和平的使者!”等标语。师部一位将军给他们介绍了军事形势,如军队的编制、训练、装备和行动部署。海明威夫妇在交战区平静地度过了一个夜晚。
次日晨,海明威夫妇骑马行走8公里回到训练营地。他应邀向即将毕业的士官们发表了演说。这位平生不爱演讲的知名作家禁不住即席演讲,鼓励士官们英勇杀敌,为祖国立功!
到了上午10点,天气寒冷,海明威一行又上了路。他们走走骑骑,走了40公里,穿过了一个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搭起凯旋门迎接他们。
他们到达了前线另一个师部。一位姓王的将军与海明威一起研究了军事地图。他告诉客人:1939年和1940年5月,日军从广州分三路几乎打到韶关。他说,日军如再发动进攻,他的部队将以山头上的机枪阵地拖住日军,后备队冲上去,借着大炮的支援把日军消灭。海明威夫妇半信半疑。他们想,日本人有飞机,中国人没有,但日军确实没有拿下韶关。后来,他们了解到个中原因:日军惨无人道,到处烧杀,激起中国农民的愤怒。农民们将农作物和储备的大米烧光,把不能带走的牲畜全杀掉,给日军留下一片焦土。这一切,加上山区没有大路可走,逼使日军动弹不得,寸步难行。这正应验了那些经典哲言:任何欺压人民而敢于入侵之敌,都必将埋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令海明威大开眼界的是他在前线看到了一场实弹演习。国军向他演示如何协同作战。地点就在离日军阵地4.8公里处。真是地地道道的最前线。国军在山头阵地架了机枪,然后士兵们向日军的山头阵地发起进攻……
一天夜里,海明威一行走在一片茂密的丛林里。前面是日军林立的碉堡,纵横交错的铁丝网,还有日军在站岗。如何才能通过日军的封锁线?海明威仔细观察后像发现了什么,他迅速卧倒着向前爬行,那身手明显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爬到一处铁丝网前,避开碉堡里探照灯照射的灯光,掏出腰间一把钳子,将铁丝网剪开几道口子,然后钻了进去。接着,他摸到哨兵身后,突然拔出匕首刺向哨兵,哨兵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就倒了下去。他又迅速摘下哨兵腰上的手榴弹,捡起地上的那杆长枪,三蹿两跳跑了回来。这一幕,令随行的科恩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然而,海明威却轻松地对他们说,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早就恨得咬牙切齿。今晚正好遇上了,干掉他们一个哨兵,缴获一杆枪和几颗手榴弹,解了心头之恨。同行的人对海明威刮目相看,都夸这个美国战地记者胆大心细,有勇有谋。在海明威杀敌精神的鼓舞下,他们顺利地冲过了封锁线。
海明威在中国土地上袭击日军的事,当时中央社给予相应报道:“海明威在韶关时,某夜曾随中国军队分乘三艘沙船向下游驶去……登陆破坏了日军的一些设施,拂晓前安全离去。这次冒险证实:日军占领中国大城市之后,晚上常撤至安全地点,以防中国游击队偷袭。海明威对此留下深刻印象,感到十分满意。”共产党中央重庆《新华日报》5月17日也以一条醒目的消息标题“海明威随我军入广州近郊”,在头版进行了报道:“中央香港16日电:香港《史密斯日报》报道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广东前线曾随中国部队分乘沙船三艘,乘夜向下游进驶,在广州近郊登陆。海明威用他丰富的战地经验,在广东韶关利用夜幕的掩护,亲自破坏了日寇的一段铁丝网,并干掉了一个日本士兵,缴获了日寇的一杆枪和几颗手榴弹,他们于拂晓前安然离去。”当时有影响的其他几家大报刊如香港《大公报》、重庆《中央日报》、《史密斯日报》等报纸和重要期刊《西书精华》上,都发表了相关报道和评论,以表现中国人民对海明威夫妇来华访问重要意义的理解和对他们的热烈欢迎。
衣食住行“花絮”叠出
海明威夫妇乘坐一辆破旧小汽船沿河道而行,狂风冷雨打湿了厚外套,24小时之后,他们上岸,骑马继续在泥泞的羊肠小道上颠簸。虽然未遇任何战役,却是一次异常艰苦的旅行。
第七战区驻地分散,遍布粤北山区,公路崎岖不平,加上当时遇到雨季,道路更是泥泞不堪。但海明威夫妇想尽量多地察看前线阵地,便有时骑马,有时步行,艰难地穿行于粤北山路间。
初春的粤北,寒意甚浓。海明威看到战区士兵“通常赤着脚,裹腿打在光腿上,身着粗布军装”,实际上他们仍穿着单衣,怎能御寒呢?看到这些他很生气。他告诉司令官和参谋长要多关心一下士兵的冷暖疾苦,不能让他们挨冻受饿,同心协力去拼了命打仗。他说到做到,马上脱下身上的羊毛背心,送给一直陪同他前后尽责尽力做翻译的夏晋熊穿上。夏接过羊毛背心,感动得一股暖流顿时涌遍全身。
海明威每天给士兵们发表演说,还一起研究军事地图和观看政治文娱节目。经过与士兵们深入交谈,海明威夫妇发现只作防御战的国军若没空军支援是难以有大作为的。回国后他曾向美国政府建议增加对华军援尤其是飞机和飞行员,帮助中国打败日本。他了解到,士兵每人每月领到的津贴大约只相当于2.8美元或价值更小的大米补贴。这点钱只是象征性的,只够买饭吃,买不起其他生活必需品,所以个个面黄肌瘦。海明威对他们穷苦的生活深表同情。
在前线,海明威夫妇吃饭也不容易。每天吃两顿饭,约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吃一顿。每顿每人一碗饭和一杯茶。用自带的威士忌酒拌开水当饭后甜食。他俩晚上就住在军队驻地的大棚屋里,山区天寒地冻,他俩与卫兵之间仅用一张草席隔开,入睡时冻得浑身发抖。
在战区荒郊野外,最令盖尔虹尴尬和焦急的是:在村里往往找不到女人方便的地方。在一个村里,公厕是个纪念碑式的竹塔楼,由一个竹梯通上去,顶部用草苫子盖着,下面地上放个大坛子收集大粪。她望着高高的竹塔楼,小心地爬上晃动的梯子,心里特别紧张。这时,恰好有人敲响引信帽作为空袭警报。村里人都行动麻利地纷纷疏散走掉,连猪等牲畜也给赶走殆尽。海明威站在远处,对她笑着说:“现在怎么样呢?”她答:“没什么!我在这儿!”这时,日本一个中队的轰炸机从空中飞过。她小心地走下竹梯。海明威迎着她开心大笑。
短短3天的访问快结束了。又遇上滂沱大雨,水完全淹没了公路。海明威夫妇只好坐船返回韶关。
战区举行了最隆重的送别宴会为他俩饯行。尽其所能地一道菜接着一道菜摆上饭桌。前线的将军们和上校们围着一张长桌而坐。海明威熟练地用筷子吃着自己喜爱的广东菜。妻子不习惯用筷子,只好悄悄地拿出随身带在兜里的汤叉和银匙来用。大家始料不及的是,宴会迅速变成一场友好的酒仗。海明威酒量不错,他勇敢地面对14个中国军官的挑战。一个军官站起来敬酒,海明威起身奉陪,然后两人对饮干杯。不知经过多少巡的连续斗酒,14位将校军官有一半醉倒在桌子下面,海明威从未喝过那么多米酒,身子有点摇晃,却是一副胜利者的气派,仿佛他在中国前线打了一场胜仗。实际上他最爱喝的酒是威士忌。最起码酒精能助他暂时忘记臭虫横行的床板和蚊蝇飞舞的环境。
数日来海明威夫妇的华南前线第七战区之行,给他们留下极深的印象:羊肠小道穿插于乡村之间,滂沱大雨和泥泞的道路、村庄的衰败和贫穷触目惊心。深入广袤中国乡村内陆,对任何一个外国人来说都非易事。
一路上,海明威深有感触,他对中共地下党组织人员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这场不义之战,是注定要失败的,一定会淹没在中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因为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待续)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