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 田铁石 周 琳
1.吉林省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吉林吉林 132101;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制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132101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精神疾病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1],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3]。新的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已占主导地位。但是许多新药的不良反应也不断被发现,如何安全、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是精神科医师在临床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收集本院2014年6月入住我院精神科患者共计600例,其中男335例,女265例。年龄20岁以下36人,占6.00%,21~35 岁303人,占 50.50%,36~ 50 岁 212人,占 35.33%,51 岁以上 49人,占8.17%。
入院当天采用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病症诊断(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分类,按照大类统计)进行详细记录如表1所示,每日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品种数、药物通用名和商品名、药物使用情况、临床疗效和ADR等项目进行逐个登记。
表1 600例精神科患者疾病诊断分析结果
采用了WHO推荐的规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4],分别对病例数、用药量等作出分析,利用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dex,DUI)来评定精神科用药的合理性,DDDs为用药频数。计算公式为:DDDs=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DUI=DDDs/该药的实际总用药天数。DUI>1.0,说明该药物使用剂量有滥用的可能;DUI≤1.0,说明该药物使用剂量相对合理。
所得数据运用 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分类、排序,并运用 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我院精神科用药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我院精神科所用药物的DUI值均小于1.00,说明我院精神科所用药物的剂量是合理的。
表2 精神科用药使用频率、每日剂量均值、DDDS及DUI
表3 出现ADR的药品种类及比例
由表3可知,引发ADR药品种类中抗精神病药的比例最高,而且所占种类和数量也最多,其中利培酮、氟哌啶醇、氯氮平所引发ADR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抗抑郁药。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氯氮平、利培酮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临床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其中氯氮平由于其疗效确切,对部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5]。据文献报道新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等对改善病情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6]。ADR报告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高使用频率下所引发的ADR比例很小。而经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等使用的比例很小,这是由于此类药会出现锥体外系ADR、心脏毒性、血液系统改变等严重 ADR[7]。但长期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也会产生相应的ADR,如长期应用体质量增加、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血清催乳素升高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8]。
在抗抑郁药使用方面,三环、四环类抗抑郁制剂也逐渐的被一些新型的抗抑郁药取代[9],但是该类药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但在经济发达地区该类药已经开始作为一线用药使用。心境稳定剂方面,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丙戊酸盐的应用频度有增加的趋势。抗焦虑药物种类变化不大,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各个方面的压力,使得抗焦虑药的临床应用有所增加。
ADR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为锥体外系病等;消化系统为恶心、呕吐等;心血管系统为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其中锥体外系病是由于抗精神病药对黑质一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的DZ受体的过度拮抗而引起[10]。消化系统出现的恶心、呕吐与抗精神病药阻滞5-羟色胺受体及胆碱能受体有关[11]。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时要做到当ADR发生时能做到及时、妥善的治疗[12]。定期监测患者的体质量、血糖、血脂水平及患者血常规、肝功能等项目,以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因此药物的使用剂量要遵循既要有效控制疾病,又要尽量减少ADR的治疗原则[13]。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遵循单一用药的基本原则[14]。2013年9月,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了针对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建议中提出:不要同时常规处方两种或两种以上精神病药物[15]。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考虑药物合并治疗,现以2种药合用最为常见。
本次调查显示,我院精神科药物使用平均剂量都在合理使用适量的范围内,ADR的发生率也较小。但是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
[1]胡健,施冬青,杜宇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一日处方调查[J].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2):179-181.
[2]李小芳,江帆,邱畅,等.2003-2005年我院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2):1301.
[3]陈俊,王红星,徐鹤定,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现况时点调查[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14(2):8311.
[4]王强,金岩,李婉.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和化学分类及规定日剂量[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5]忻珏陈,徐鹤定,陈俊,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时点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2):92.
[6]姚碧艳.我院2008-2009年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22):66-67.
[7]陈俊,方贻儒,闻晖,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情况3年比较[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3):166-168.
[8]吉中孚.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4):257-260.
[9]张建明,程呈斌.586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用药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18-21.
[10]江开达.精神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3.
[11]杨甫德,李娟,陈松,等.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4):250.
[12]张德伦,姚鹏,沈宁平.某院8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中国药房,2013,24(38):3624-3626.
[13]李燕平,胡新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7):609-611.
[14]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48-723.
[15]撒兰梅,杨萍. 416例住院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现况调查[J].新疆医学,2014,4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