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5-08-21 08:36钟伟志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教学

钟伟志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特别是现在对人们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个高校的公共体育课要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和分析,寻求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实行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校公共体育 教学 现状 对策

高校之所以实施公共体育课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强身健体,这也是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追求。对于学生的教育提倡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学者曾经说过,教育除了社会性还有生命性,生命是所有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为了提升生命的质量。所以在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上面提出了生命教育学的理念,就是让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直面生命体,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生命品质,这将是体育教学新的目标,维护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将生命健康和运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公共体育课的改革,不再以竞技体育为主,重视生命安全教育,从而提升整个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的质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充满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一、目前的情况及问题

(一)由于我国的体育课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因此有很多的问题会出现,尤其是学生在确立公共体育课程目标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有:1.不能明确的确立目标,学校所有的体育课程都是根据“要提升全面育人”的思想来形成的目标,很少有学校会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或是学生自身的情况而设定目标,使课程目标太笼统。2.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味的保持传统的观念,不能有所创新。3.在确定目标时,忽略了学生情感,并强调对传统技能的学习。4.学生没有把体育课程当作是强身健体的过程,对于自身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高校对于公共体育课程都进行了改革,从改革后的情况来看一般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两个部分,虽然学校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改革还是很有限的。各个高校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大部分学校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的内容,并没有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其中有很多的课程还只是存在于教学的大纲当中。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体系,做不到既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三)对于课程的实施就是说要把教学大纲的内容付诸到实践中去,但是有很多的高校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把课程实施到实践中去。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教学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比较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注重教的过程,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学的质量不高。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年来一直按照讲解、示范的模式进行的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愿意去积极参加,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四)在公共体育课程评价考核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有:1.考核的内容比较单一,在体育课程的考核中仍然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考核模式,这样就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进步性等方面的评定,这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也使参加考核的学生产生消极应对的情绪。2.在评价的方法方面,主要是以老师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要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弊端性,要知道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人应该是自己。关于终结性评价缺乏对整个过程的评估,只对最后的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态度。3.在考核的标准方面,一般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对于同学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要知道每个人之间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如果只是以最后的分数为标准,不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就不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这样就会失去了考核真正的意义。4.由于以上所说的考核内容、方法、标准等存在很多的弊端,这必然会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够准确,无法做到让学生信服,也就不会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

二、发展的对策

(一)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要注重健康第一,要让学生知道公共体育课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体育素养为最终的目标。但是真正的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要做到身体、心理的双重健康,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各个高校在体育课程方面要进行改革,要充分的发挥出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结合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发展。在学生掌握体育基础技能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天天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成为拥有良好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人才。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和操作要素几个方面,认知要素就是要了解体育卫生、保健、评价等基本的体育尝试;情感要素就是要主动积极的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操作要素就是能够完成体育测评,制定出对自己可行的锻炼计划等。总体来说,大学的体育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身心的发展相协调。

(二)在体育教学中要适当转换角色,互换主导位置,做到师生互动,互通互融快速进步。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合理的设置体育课程,相对于一些课程的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加入一些流行的课程,这样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总还要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说在羽毛球和篮球课程中融入舞蹈元素,这样既能锻炼身体还不用一直高强度的运动,同时具有时代的信息,在步入社会后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设置方面,改革的不仅是体育课程的内容,还要敢于打破教材的分类,要结合学校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的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加入理论的课程,比如说一些课程的健身知识、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三)对于考核制度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并且采用适合学生的评价方式,力求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以此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促进大家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对于学生来说应建立两部分评价,一是阶段性的,二是期末总评价。首先,要淡化期末评价的主导现象,提高阶段评价比例,均衡发展。其次,由于基础身体素质受先天条件的影响而不同,因此我们要适当的因人而异,对于先天障碍者降低基础身体素质的比例。另外,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也要适当列入评价体系以此提高课堂效率。最后,除了学校每周必上的体育课程外,还要寻找机会让学生进行几次课外的体育锻炼,平时的体育锻炼由老师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平时老师可以制作一个表格,把每个同学的出勤和锻炼情况做好记录。对于课外的体育锻炼,可以由体委和班长来负责,并负责考察学生的锻炼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然后由老师来负责记录工作。除此之外在每个学期的开始、中间、结尾,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试,查看每个同学的进步情况,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

对于老师来说,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必须要从老师的教学计划、大纲、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来共同改变。在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这也就要求老师必须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高教学的质量,也是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所以说我们有必要对老师也建立考核制度,要对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不断的找出老师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争取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教学的改革提供保障。

三、实施对策的意义

高校体育可以说是学校体育的终结点,他对于学生强健体魄意识,掌握锻炼技能和体育精神具有深远影响。由于本校设有羽毛球、篮球、排球、网球、兵乒球、健美操共六个项目可以说是一个相对较大的集体,通过对策的实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团队意识,还可以将各项目的精神文化互相渗透,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每个项目的成熟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将体育教学与时代接轨,并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把传统僵硬的模式化赋予弹性化,对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体教学进行针对性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并引导,力求从自我主动意识来培养体育能力,从而能够快速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振贵.影响台山市乡镇中学学生参与体育的因子分析[J].科技信息.2013(22).

[2] 金宁,张铁明,谭延敏.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以散杂居区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3] 王兴怀.西藏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及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

[4] 高源,雷建.网络环境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应用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4).

[5] 骆勇.江苏省初中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8).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教学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