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5-08-21 18:41陈志伟谢瑞深王娟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

陈志伟 谢瑞深 王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文章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阐述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中学生 心理健康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XX省XX市XX高级中学高一的学生,主要是16-18岁的中学生。

(二)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调查访问法对研究对象收集材料,再根据资料进行分析。

二、健康的理解

(一)心理健康

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困难问题,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只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标准

1.健全的认知,即:有敏锐的观察力、正常的知觉、灵活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流畅的表达能力。2.饱满的适度的情绪:主导情绪应该是愉快、高兴、欢欣、满足和舒畅,而不是消极、愤怒、忧郁、烦恼和绝望。如果遭遇挫折和困难不能正确处理,个体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困绕,而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的话,就可能使个体产生心理疾病。3.自我评价恰当:心理健康者能充分了解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在生活中和他人和谐相处,心理不健康者,往往将失败归因于机遇和任务难度,整天怨天尤人。4.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他人往来,建立了较为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5.没有异常心理:如果没有性格异常,性变态和成瘾癖习,行为不超越社会规范,不强人所难。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一)现状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二)原因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至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比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

四、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发展智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因为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交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需要个体克服主和客观方面的困难,如主观上的胆却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客观上的气候条件变化,动作的难度和外部障碍等。

(四)有助于使个体行为适度。反应适度,是指既无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五)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参加一些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消除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五、结论与建议

(一)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使人际关系和谐。(二)体育活动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三)体育活动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四)中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方面的因素,包括对社会环境的不适应、各种压力和冲突以及各种心理方面的不平衡。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106-108.

[3] 李大为,马艳.试论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151-152.

[4] 胡剑波.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6):89-90.

[5] 周德秀.试论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5.35:75-76.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