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连中
河南民权县中医院普外科 民权 4760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多为出血、胆管损伤、胆漏等。一旦出现并发症,可影响患者预后。由此应明确其高危因素,予以积极预防及治疗。2012 -06—2014 -09,我院共行LC 293例,发生并发症32例,现将其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总结本组293例患者。其中男149例,女144例;年龄23~84岁,平均60.06岁。疾病类型:胆囊结石273例,胆囊息肉18例,非结石性胆囊炎2例。合并症:高血压64例,糖尿病68例,心脑血管16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以脐下缘为基点,作一长约1 cm纵行切口,构建气腹,维持CO2 压14 mmHg(1 mmHg =0.133 kPa)。在腹腔镜引导下,于患者右上侧作10 mm Trocar穿刺孔。剑突下方5 cm 左右处为观察点,于偏右处经右腋前线肋下缘及右锁骨中线肋下缘分别作0.5 cm、1 cm 切口,套管刺入后置入相关器械,并采用抓钳将胆囊底部沿着头部位进行牵拉。另一抓钳诱导胆囊颈朝着右下方位牵拉。显露Calot 三角,应用电钩或分离钳行后三角解剖,再经前三角行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解剖,用肽夹夹闭后,剪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逆行或顺行将胆囊自胆囊床处剥离,自脐孔下或剑突下戳孔将装有胆囊标本袋取出,术后行常规放置引流2~3 d。
1.2.2 观察指标 对293例年龄、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否应用生长抑素等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 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s)表示,行t 检验,P <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9.56 ± 5.47)min。住院时间(7.56 ±1.73)d。术后出现并发症32例(10.92%),其中胆管损伤19例,胆漏4例,感染6例,出血1例,肠梗阻或内脏损伤及戳孔疝2例。
2.2 胆管损伤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胆管损伤与总胆红素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P <0.05)。与谷丙氨酶水平、年龄、是否使用生长抑素无明显关联(P >0.05),见表1。
表1 胆管损伤危险因素分析[例数(%)]
LC 并发症多为胆管损伤(撕裂、横断、电灼烧、夹闭等),为中转开腹术的诱[1]。本组19例胆管损伤,发生率较高。因此医师须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掌握腹腔镜下肝门三角区解剖的技巧,熟悉其可能存在的变异。术前行常规置入胃管,预防胃充盈,使Calot 三角充分暴露。对于旦胆囊肿大者,可先减压。萎缩粘连时,可采取顺逆结合分离处理。术中一旦解剖不清楚,或难以辨认解剖结构时,须中转开腹手术。单洞损伤及单纯胆管撕裂伤者,修补后须留置T 管。胆管横断伤者可行胆管端端吻合、T 管引流。胆管缺损者可行Roux -en -Y 胆肠吻合术。及时中转,可提高修复效果[2-4]。此外,本组胆管损伤与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具有相关性,表明胆管损伤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特征密切相关[5]。故对于术前贫血及胆红素水平异常者应积极处理,减少胆管损伤几率。
LC 胆漏多与胆囊床细小胆管渗漏及迷走胆管、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损伤及钛夹松动(或脱落)等因素相关[6-7]。术中一旦发现损伤性胆漏,须及时处理,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可有效预防早期腹胀、腹痛、发热、黄疸等腹膜炎体征,确保胆管得到及时修复[8]。
[1]夏永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8):1 010 -1 012.
[2]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60 -263.
[3]胡三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腹部外科,2014,27(3):153 -156.
[4]杨亚青,奚曦,黄远林,等. 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8):41 -43.
[5]蒋奕,刘正权,荀祥翰,等.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4):367 -368.
[6]席鹏武,黄初东,杨荣华,等. 经脐单通道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 重庆医学,2014,23(19):2 502 -2 503.
[7]张春菊,刘源,王勇,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与内镜下Oddi 括约肌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9):736 -738.
[8]李忠山,孔胜兵,陈德忠,等.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手术的相关因素评估[J]. 肝胆外科杂志,2011,19(5):364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