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苏
1
这个春天,有些多事。
还未立春,母亲便病倒了。虽不是什么大病,但甲状腺炎带来的疼痛和不安,让老人显得精神极为不佳。除夕前几天,终于住进了医院。十来天后,出院,在家服药。一个月后,复查,继续服药。
2月4日,立春。2月19日,雨水。3月6日,惊蛰。3月21日,春分。
春天踩着既定的节拍一步步走来。天气也在一日日变暖,园子里的花草一天比一天热闹纷繁,满园春色花似锦。
雨水过后,母亲复查,继续服药。医生说是长期的高血压带来一些并发症。只需要药物加上心理调节就好。随着春色渐深,初夏渐近,她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好多了。
也是在母亲的这次病痛和陪护之中,才惊觉,母亲在一天天老去。这个给我生命的女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不可抗拒地呈现出老去的样子。
身体的衰老,伴之而来的,还有心理的衰老和恐慌。这些,在病痛之中越发显现出来。对白己身体的不放心,对健康状态的怀疑,对明天的不确定和恐慌,也许,这是每一个老去的生命都会面临的问题。当年轻的我们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挥霍的时候,年迈的他们,心底对时日无多的恐慌和惧怕,也在一天天增加。
虽已是不惑之年的我,几乎没有离开过母亲身边。总是习惯了每日回家都有她在,每天都有她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可口饭菜,有母亲在的日子,我几乎可以不着烟火,专心工作,育儿,读书,写字。而我,也基本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面对彼此的别离。这个春日,让我看到了生活最真实也最残酷的一面,那就是,那个给你生命,养育你长大成人如今还在身边默默呵护关爱着你的他和她,在光阴里,一天天衰老,你们互相陪伴的日子,在一天天少去。
法顶禅师说过,岁月不是走来,而是离去。
想到此,不觉黯然神伤。这世间情缘,即便是父母儿女,所有的缘分,不过是时间长河里一朵细碎的小小浪花,最终总是敌不过光阴的吞噬。父母子女的相逢相守,总归只是茫茫时光里一段细细的水流。一天一天,默默而去。不再回头。
想起安妮那句话:四季轮转,岁月轮回,白然万物遵循其道。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互相陪伴的岁月,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只是同行的一段来路。不可回头,不可更改,只有此时是属于彼此的。
那么,就在当下吧,与年迈的父母来个角色的互换。将日益老去的他和她,当成曾经年幼的我们来关爱,呵护,照顾。用一颗对待儿女那样的心陪着他们变老,让今生的母女、父子情缘温润彼此的人生。
林花谢了,太匆匆。
窗外春色旖旎,花开花谢,春来春去又一年。惟愿身边的他和她身健体康,让我们彼此相伴,看每一个春日的满园花开。
2
惊蛰赶着雨水而来。
春日的气象一日日愈发明显。
2月19日中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飘飘洒洒如约而至。久违的细雨,久违的湿润,久违的清新,让人神清气爽。翻看日历,原来今日是雨水。
踏着脚跟而来的是惊蛰。
惊蛰,一个引人遐想的词汇。让人浮想联翩。那些蛰伏土里过冬的小生灵们,被一声春雷惊醒。伸伸懒腰,捋捋发丝,扭扭脖颈,探头探脑从土里钻了出来。带来满眼翠色,怡人春景。
有朋友在文字里把惊蛰称作是“春天的按钮”,真是极妙的比喻。那一声惊雷,就是苍天伸出按动节气的手指,无形,却有声有色地让万物听到这一声指令,便舒展而快乐地开始一轮新的生命历程。
“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陶渊明的诗句,写就一幅春来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读来满眼满心都是生机勃勃的欢喜。
园里的桃花在2月25日清晨开出第一朵花来,惊蛰前后,满树绚烂,粉若彩霞。银杏也舒展身姿,枝桠上的小芽一个接着一个绽开芽孢,露出一把把小小扇子形状的叶片,嫩嫩绿绿,轻轻柔柔,甚是可爱。
每天天还未亮,窗外鸟鸣声声将梦惊醒。开窗,春色如许。天光一日比一日长了起来,晚饭后,母亲和过去一样,在门外青石板路上来来回回散步,遛狗。日子,滑过一个又一个晨昏,在既定的轨道上慢慢行进。
2014年3月21日,春分。一大早,天气变阴。午后,下起了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淅淅沥沥的雨丝滋润万物,让人心生清宁。
看到雪小禅的微博里写的春分,很是喜欢,转发。
“分。一春分两半,一半乍暖还寒,一半春衫薄透。春天一半在这头一半在那头。一半在你手上一半在我心里。春分之后,春就更放肆更轻浮了,那些花儿,开吧开吧,为了爱,为了更爱。”
开的开着,春花谢的也自顾谢着。园里盛放一月有余的桃花在逐渐败去。开时灿灿然的美好,原来颓败之时,却是如此地不堪。颜色如旧了的陈年老裳,一场春雨后,花瓣零落,树下,池中,满是飘落的花瓣。所谓“花白飘零水白流”。面对满池落花,心底涌出的句子,没有易安先生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倒是能够心绪安然,写下“去杂念,存初心”的句子。
因为母亲的生病,错过了每年都要采摘的迎春花花期,却赶上了巍宝山途中满坡细细碎碎形如小鸟尖嘴的不知名粉色小花。
在一个春日的夕照里,采回一大把枝桠舒展的野花,插入年前买来的土陶瓮里。如梦似幻的小花,如一首轻言细语柔情满怀的小诗,透着山野之气,让居所溢满了田园气息和春的气象。
插好花,看看在客厅安坐读报的母亲,有她,有花,心底,便盈满了浓浓的春意,暖暖的春光。
3
2014年4月5日,清明。
清明这词,极好。写下,读出,都是一幅柳翠天蓝,山河清幽,澄澈明净的清远画面。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想来生命也应该像万物历经节气一般,要经历每一段人生的磨砺才会成长成熟。人到了一定的年岁,也应该怀有一颗清明之心。心明了,神也就清了。心清净,神采里,便也就透着出尘的清和之气。
“花香熏人乱禅定,心情其实过中年”。黄庭坚的句子用到此时此刻的我身上,如此地妥帖。
人到中年,越发知道白己需要的是什么,越想让心回到最初的明净。鲜衣怒马不再是一厢情愿的追寻,倒只想删繁存简。朴素寻常。所有的繁华都会如春花一般随风而去,而心底最能带来温暖的,只有默默陪伴你的亲人,还有那些用心读过的书,写下的字。
去年一年,两本书的出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今年的计划便是静心读书,修身养心。从母亲住院开始,也是假期的开始,计划读的书悉数从网上购进。
陪护母亲之时,也是卷不离手。任病房中邻床的病友和家属一声接一声的家长里短闲言碎语。竞能在病房里读完林语堂先生的《人生不过如此》和汪曾祺先生的几本散文集。读完溢满草木清香的原野的《草木山河》《草言草语》,新疆李娟白然天成不加雕琢的《我的阿勒泰》。
雨水前后,重读了安妮宝贝的《眠空》《且以永日》。独具特色的句子,总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和认同。
还有在这个春日逢到的被称为“当代丰子恺”的车前子老师。一位极具文人气质的出尘的大家。初见,便觉着逢到一位周身散发草木清气的人,内敛,平和,从内向外透着简净清明的谦和气质。读他的散文,仿佛坐于松下,有清风徐徐,茶香袅袅,颇有与古人高士对话之感,一卷在手,字字珠玑,让人如沐甘露,身心通达舒畅。与这样的高人相逢,读到这样的文字,是这个春天最值得记忆的事情。
天气越来越热,街上已有身着夏天飘逸裙装的身影,初夏的暑气慢慢来临。雨迟迟不下,昨天傍晚,小城西边那座形如莲花的大山遭了山火,一夜未灭,令人心痛。明日谷雨,期待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感受到春雨飘洒的清美。
母亲的身体一日日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健康,精神也一天天好了起来,初春时因为生病带来的不安和慌乱,随着夏的到来,在慢慢消退。
周末,便又恢复了过去的晨起上山,午后读书写字的习惯。《小窗幽记》《幽梦影》《人间词话》,还有法顶禅师的箴言集,是需要在午后的时光里慢慢地,细细品读的。
这样的时刻,一杯朋友送来的明前春茶,一盘青烟袅袅的沉香,窗外的鸟鸣,楼下屋内正在午睡的母亲和正在读报的父亲,日子,圆满而美好。
安妮说,生命只是一场幻觉。
——我的这场幻觉,却是如此地真实,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