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雄博大 以神法道

2015-08-19 17:59山河
支点 2015年8期
关键词:交融水墨艺术

山河

我们身处一个开放包容的大时代,艺术也面临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画要想在世界艺术之林取得重要地位,基于传统的现代水墨理应参与全球对话,尽管关于现代水墨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需要一批功底深厚、视野开阔、敢于担当的艺术家,武星宽是代表之一。

武星宽成长在内蒙古草原,天高地阔赐予他宽广的胸襟,13岁他便在寺庙学习经书插图和唐卡绘制技艺,掌握重彩画的表现技法,后来接受高等教育、执教高校,研究现代设计、环境艺术、景观雕塑,理论与实践并重,传统与现代兼修。

于是,武星宽的绘画作品具有了多重的交融性:“蒙古族艺术与汉族艺术的交融,传统水墨与现代水墨的交融,民族艺术与西方艺术的交融,设计构成与山水意境的交融。”如《天似穹庐花似锦》,天籁之间的静穆与正气扑面而来,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符号融为一体;如《追忆圣境》,将强调的色彩装饰感和水墨表现力相结合,冲击视觉,回味无穷;又如《娇丹醉春图》,它不同于明代徐渭的泼墨惊艳、清代恽寿平的润秀清雅,而是在浓墨重彩中展现出沉雄博大的气势。

国画大师周韶华提倡“横向移植”,即吸收西方艺术、姐妹艺术、民间艺术的智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新材料、新工具,实现艺术观念的更新与技法的融合。武星宽的水墨画正是这种理论的践行。“艺术创作要开辟新领域,要画古人没有画过的,画古人没有去过的,画古人没有办法画出来的东西。”周韶华先生对武星宽的创新和冒险亦表示肯定——他敢于画自己的艺术世界,值得推崇。

需要指出的是,武星宽对西方艺术的“拿来”,并不是所谓的赶时髦。南朝宋画家宗炳把儒道释融为一体,以玄学的视角提出“以神法道”的艺术主张。武星宽的水墨作品根植于中国经典文化之中,尤其注重对道家思想的参悟与表现。我们从武星宽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以得天地之气的状态,大胆从容运用点、线、块面、色彩等语言符号,将熟悉的大漠狂风、雪域高原作为审美意象,以求突破时空的局限,进入“以神法道”的境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评价说,武星宽的代表作《天似穹庐花似锦》、《禅风浩气走千山》、《苍姿丽态》、《云游吉地》、《云游天籁》、《向禅悟道》等,运用水墨语言,将几何形体支撑画面,仿佛建筑结构,直线、斜线、相互穿插,黑色与蓝色、白色、红色强烈对比,使画面具有巨大张力,仿佛传达出自然的生命原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中国画需要发扬经典美学思想。拥有了大视野、大思维,我们才能迎来大气象。(支点杂志2015年8月刊)

猜你喜欢
交融水墨艺术
真美
水墨
纸的艺术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交融的独特优雅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