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是不惧犯错

2015-08-19 15:20迈克尔·马隆
支点 2015年8期
关键词:佐佐木摩尔定律犯错误

迈克尔·马隆

英特尔为什么能一直保持创新,或者说落后了能迎头赶上?很多人将其归功于鼎鼎大名的“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今年是摩尔定律提出50周年,对摩尔定律是否还适用的争论依然此起彼伏。有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台式电脑每年的性能仅提升10%,笔记本电脑每年的性能仅提升16%,远低于以往每年60%的提升率,摩尔定律的效力似乎在减缓,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智能手机爆发性增长的阶段。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摩尔定律是否失效了呢?

其实不然。与其说摩尔定律是一个经验定律,不如说摩尔定律是一项契约。在英特尔的员工看来,摩尔定律就是他们生活的节拍器。

如今在中国,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各种高新技术初创公司层出不穷。英特尔的发展史定然会对中国的初创公司有所启示。

英特尔刚成立一年多,就推出了第一款产品:3101型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特尔以这么快的速度进入内存领域,不禁让外界大吃一惊。随后,英特尔又连续推出3301型、1101型和1103型存储器,都采用了业界领先的制造技术。

英特尔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进军微处理器市场。诺伊斯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这让他受到了夏普公司一位叫作佐佐木正的高管的崇拜,而佐佐木正直接促成了英特尔与日本计算机制造公司Busicom的交易。这一交易让英特尔生产了全球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4004,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迭代更新,从而赢得了世界。

当然,英特尔也犯过错误。在21世纪的头十年,英特尔犯了两个致命错误。首先,在选择发展网络技术还是移动电子产品时,英特尔错误地选择了前者,从而在智能手机革命中输给了像ARM这样的竞争对手。之后,英特尔一直在奋起直追。其次,英特尔相信个人电脑市场会保持强劲增长。现在我们知道,英特尔错了。

不过,不犯错的公司只有两种,一种是犯了一个错误就完蛋的初创公司;还有一种就是不愿冒险,最后逐渐被淘汰的大公司。

持续创新就不惧犯错误,关键是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

在尊重创新方面,硅谷没有哪一家公司像英特尔一样,把平等主义做到极致。英特尔自成立始,就取消了等级之分,任何人之间交流时都可指名道姓。英特尔公司呈现扁平化结构,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创始者也像其他员工一样在小隔间内办公。这种文化有助于好点子立马反馈到公司决策层,所以经常会出现一边敲桌子一边争执的场面。这样一来,英特尔能够充分利用智力资源,快速做出决断。

英特尔对员工犯错误采取宽容态度。创新是有风险的,犯错误在所难免。在有些公司,犯错误的员工会遭遇解雇。而在英特尔,犯错误的员工则会用双倍的努力重新赢得尊重。(支点杂志2015年8月刊)

猜你喜欢
佐佐木摩尔定律犯错误
超高速光电计算芯片"挣脱”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
吸取教育 少犯错误
犯错误找家长
女神之“宅男女神”佐佐木希
Nvidia:摩尔定律濒临失效 英特尔AMD惹祸
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