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语用”。著名特级教师滕春友也在有关报告中提出:“当下的语用教学应依据年段,分层落实;关注文体,抓住目标;习得做法,突出品味。”
笔者认为,低年级作为学习母语的起始阶段,在以识字写字为重要目标的前提下,还要从词句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入手,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为语言基本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文字的运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选择典范词句段,落实“语用”训练
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习目标、学生语言起点和文本语言特点,精心选择文本中的语言范例,发掘语言文字训练点。
(一)字词理解,注重生动形象
《课标》对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目标有这样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着蕴藏着一定的道理,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学中字词的理解也要注重形象性,这样不仅趣味横生,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
人教版第四册课文《风娃娃》中,“极”和“吸”是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吸”要用嘴巴,学生很好理解。可“高兴极了”的这个“极”字,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是个难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学生后期的写话写作中,“极”的运用出现错误的情况很多,学生普遍将其与“级”“及”混淆。我出示从古到今“极”字的演变,采用形象的图文直观地告诉学生:一棵树的顶端、最高点就是“极”。高兴达到了最高点就是“高兴极了”。在我的引导下,“开心极了”“漂亮极了”等平时惯用的词都冒了出来。相信在这样的一个环节之下,学生对“极”字必将印象深刻,今后运用也将游刃有余。
《画家和牧童》中,大画家“戴嵩”的“戴”字是本课要会认读的生字,我从欣赏国画入手,引出“戴嵩”。我的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这个“戴”字,文中作姓氏之用,但它还可以表示一个动作。时值冬天,我指着脖子里的围巾说,“戴围巾”,指着学生胸前的红领巾说“戴红领巾”,聪明的学生马上说,还能“戴帽子”“戴手套”……
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善于找到重难点,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低年级学生偏重形象思维的特点,注重教学上的形象性,能在生动有趣中化解难点,并有效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丰富路径,提升练写质量
低年级教材编写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关注了学生的模仿能力。在要求学生练说、练写句子时,总是先安排一个例句给予参照,文本中也有很多值得模仿的句段。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发挥例句、例段的导引作用,引导孩子把握词语句子的行走路径,领悟词句的运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形成能力。
1.抓住词语,训练语言
《北京亮起来了》第三段寥寥数字,除了让学生领略各种灯的迷人,在教授时要把重点放在“犹如”的理解和运用上,在明白“犹如”是用在比喻句中,相当于“好像、仿佛、好似”等词语后,我让他们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来说说其它的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给出答案:“照明灯犹如地球明亮的眼睛”“照明灯犹如带给我们光明的太阳”“草坪灯犹如童话世界里公主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草坪灯犹如绿草宝宝的七彩皇冠”“喷泉灯犹如仙女洒下的七彩水珠。”“礼花灯犹如天空中绽放的烟火”。
在学生大胆的想象中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各种灯的华美和迷人,在脑海中勾画出了五彩的图画,同时对“犹如”一词的运用进行了强化练习和运用,完成了语言文字中的训练。
2.问题铺垫,尝试补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四季》就是一首简单有趣的儿童诗歌,诗中的“草芽、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每个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在诵读的基础上,我们层层递进设计了三个问题:还有哪些也是季节的代表呢?这些景物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它们又会对谁说呢?
三个问题讨论之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想象补白。“,它对说:‘我是。”学生的创作五花八门:“桃花红红,它对白云说:‘我是春天。“枫叶飘飘,它对大地说:‘我是秋天。”
低年级学生,从字词到句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铺设阶石,在由简到难的问题铺垫下,让学生尝试补白,既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特点,也完成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3.关注表达,仿写创作
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是一首问答式的儿童诗,这样有情有趣又富有语言特色的儿童诗,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典范。虽然入学才没几个月,但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我让学生尝试让狐狸、燕子和老鼠也来加入比尾巴的队伍。“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好像大剪刀?狐狸的尾巴粗。老鼠的尾巴细。燕子的尾巴好像大剪刀。”我把学生的创作打入PPT课件,署上作者名,学生们一个个兴奋不已,原来自己竟也能创作儿童诗。在这热烈轻松的氛围中,达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是一篇童话,一般而言,文字训练的落脚点大都放在“一边……一边……”上,但一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在用“一边……一边……”说话写话了,到了二年级,学生学力有所提升,我们可以从句关注到作者的谋“段”布局,其实不难发现,作者都是通过“风娃娃来到,看见了正在。风娃娃(怎么做的)。(带来了什么变化)。”把风娃娃做的好事写了下来!研读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风娃娃做的好事仅仅是这些吗?也许草地上奔跑的小狗需要风娃娃;也许公园里,小朋友手中的风车需要风娃娃;也许操场上满头大汗的小朋友需要风娃娃。你也能像作者这样说一说吗?”
同学们很快给出答案:“风娃娃还来到公园,看见小朋友们正在玩风车,风车转得很慢。风娃娃使劲一吹。风车飞快地转了起来。小朋友们高兴得手舞足蹈。风娃娃还来到操场上,看见小朋友们满头大汗。风娃娃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小朋友们立刻觉得凉快了很多。”
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发现了文字表达形式上的秘密,有效地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多样朗读感悟,美化“语言”感受
中国的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艺术,“语感”更是对汉字综合性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一) 范读,在潜移默化中领略语音感
语音感是语感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它不仅指正确的朗读言语,还包括对朗读时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把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语音感相对还没有形成,他们对语音感更直接的感受来自于老师的言语。
不同基调的文章需要不同的语气来表现,如《快乐的节日》《棉鞋里的阳光》等课文需要用热烈、上扬的语气来让听者感受积极、和谐的情感,而《王二小》就需要用低沉、迟缓的语气,来表达对二小的惋惜又敬佩的情感。即使同一篇文章,也需要不同的语气来表现,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的《小壁虎借尾巴》中有小壁虎、小鱼姐姐、老牛、燕子和壁虎妈妈这5个角色,在泛读中,我用不同的音色去读不同的角色说的话,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接下来的分角色朗读中,班级里面就出现了温柔的妈妈、天真的小壁虎、亲切的小鱼姐姐、粗声粗气的老牛等形象。
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教师的朗读是十分重要的,声情并茂的示范读,让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完成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悟读,在字里行间领略语意感
低年级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认真朗读,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了解后,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捕捉住语言文字中的信息。
在教授二年级下册《泉水》这篇课文时,当学到火红的杜鹃出现在清澈的泉水中时,通过感受创意朗读,我们的心跟随着泉水感受了温暖和幸福。我通过“这是一股怎样的泉水?”“在这面明亮的大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这火一样的杜鹃花也看到了自己美丽的身影,从此她——”三个问题进行追问,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得到了:“我仿佛看到杜鹃花在大镜子前摇摆着自己漂亮的身子,很高兴。”“我仿佛看到这美丽的杜鹃花在镜子前梳妆打扮,她发现自己是这样的迷人!”“我仿佛看到这热情的杜鹃花在尽情地享受美好的时光,因为一切都很美丽!”这样的答案。
(三)表演读,在眉宇之间领略情感
低年级学生往往读字不认字,读文不悟文,有时声音响亮,可表情僵硬,不知所云,典型的“小和尚”。要想通过“读”来实现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就要把“读出声音”与对语言的理解以及对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使学生用心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在教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课时,从朗读题目开始,就突出一个“奇”字,让孩子带着“猎奇”的心去看一看黄山的巨石,用“好奇”的眼去瞧一瞧黄山的巨石,用“惊奇”的语气去读一读黄山的巨石。在课堂上,有的孩子瞪大了眼睛,有的似乎难以置信地摇着头,还有的跃跃欲试,真想马上去黄山亲身体验一番。
通过表情朗读法,能使学生告别“走马观花”式的读,通过咀嚼关键词句,在理解句子、体会作者情感后,全身心投入地用朗读来传情达意,在实现表情朗读的过程中,同步实现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三、创设想象情境,丰富“语用”经验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核心就是运用。低年级学生虽然有交流的欲望,但各方面经验缺失,并且不善于自主地将已有的生活体验融入课堂学习,往往想说而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考虑到这一特点,教师需要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唤醒学生各方面的体验,使学生的表达有的放矢,从而丰富语用经验。
(一)边读边想象,拓宽语言思维
很多词语,都是有很强的画面感的,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用好这些画面感,让学生在边读边想中落实说话训练。
一年级下册《识字3》,“鸟语花香和风细雨万紫千红山清水秀”这几个四字词语,就是带有很强画面感的词语。我引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一群快乐的鸟儿,张开翅膀,轻轻地飞呀飞,大自然好美呀,各种各样的花开了。接着通过“小鸟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在做什么?”四个问题展开,让学生读出藏在“鸟语花香”一词中“桃花开了,樱花开了,杜鹃花开了。小伙伴们闻到了香香,甜甜的味道。在花间在枝头飞翔、赏花、开音乐会”的画面感。
边读边想象,通过“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将词语读出画面感。学生思考的角度广了,思维拓宽了,自然有话可说,语言运用的经验也就丰富了。
(二)冥想勾画,突破语言抽象性
中国的语言文字很多时候是抽象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进行形象化,进行心灵的冥想勾画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山石趣”学生是能体会的,很多学生看过奇形怪状的山石,但“湖水清”这个“清”字,怕是我们的学生体会不出来的,这个“清”字带有很强的抽象性。《课堂作业本》上还有“湖水真清啊,清得”的练习。
我尝试运用了冥想勾画法。在班得瑞《清晨》的轻音乐中,让学生缓缓地冥想:此时,你就坐在游船上,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一座又一座的连绵不断的山峰。你与湖水贴得那么近,一低头,你都能看到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还能看到湖底的沙石。而天上的蓝天、白云又如此的清晰。这样的湖水,真是清澈见底。
学生慢慢地睁开双眼。当我再出示“湖水真清啊,清得”的练习时,学生突破了难点,有话可说了。“湖水真清啊,清得看得见游动的小鱼。”“湖水真清啊,清得看得见湖底的沙石。”“湖水真清啊,清得看得见蓝天白云。”“湖水真清啊,清得看得见周围的山峰。”
可见,刚才的心灵勾画,向学生描绘出了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的清澈之水,使他们对“清”字的理解更加到位了。
总之,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语言文字本身的规律,又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情感和喜好等,巧妙提升学生的言语技能,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资料: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王萍《句式导练:低段言语训练的重要内容》,《教学月刊》2012年第12期。
3.徐晓晓《语文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教学月刊》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