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敏
余映潮先生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品读”一说,好文章自然值得一品,这品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多角度地反复咀嚼品味语言材料,这一品就能品出文本的深度、美和新意来。文本细读以文本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的解读来把握文本、提升文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接踵而来的问题便是怎样进行文本细读,一线语文教师掌握了一些方法也才能很好地落实文本细读。在细读中,学生才能感受文本的魅力,这张力便是文本所隐含的意蕴和情感。
一、诵读,整体把握文本
语文课是充满美感的课,诵读是展现语文课美感的途径之一,语文课堂中脱离朗读的渗透,显然是很难走进文本的,学生对语言的品味也就缺乏感性的认识。对文本的主旨和情感,学生也就不能在自主学习中得到体验。诵读形式多样,要求不一,不同的诵读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自然不同。
(一)自由朗读,感知课文
学生初步熟悉课文时,诵读的形式可以以自由朗读为主。有教师在上《在沙漠中心》这堂课时是这样处理课前自由朗读的。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同时,提出以下要求:请同学们在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加关键词,如:在沙漠中心的,或者在沙漠中心。学生通过朗读,回答如下:
生1:在沙漠中心的奋斗。
生2:在沙漠中心的体验。
生3:面对死亡在沙漠中心。
生4:绝望在沙漠中心……
学生的这些回答都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教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堂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文本中所隐含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最近听了学校一位年轻教师上的《竹影》,引入课文之后,教师就开始让学生大声朗读,朗读前教师没有布置思考的题目,这样朗读没有了实际意义,可见自由朗读是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目标的。
自由朗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熟悉文本的情节和内容,教师让学生朗读前需要布置与疏通课文有关的题目,题目不宜过多,在于精炼,题目也不宜过细,应以大题目为主。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就能把自由朗读这一环节推向深入。
(二)感情朗读,入情入景
语文课的灵动更多体现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朗读课文不是为朗读而朗读,而是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沙漠中心》一课有教师是这样处理课文朗读的。
师:在文中你读到了哪一种心理?
生1:绝望的心理。
师:应如何把这种绝望的心理读出来呢?
生2:在读的时候应缓慢些。
师:对呀,除了语速的缓慢以外,还应语调低沉些,读出对生的消沉。
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对绝望的情感体验就更深了。教师在学生说出各种不同心理时,能相应进行朗读指导,这样学生就能走进文本,与文本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又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的第至自然段,学生朗读了第至自然段,师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进行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方法之后就能把真情投入到朗读中来了。在朗读时,教师还应让学生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读。教师可以这样要求学生:假如你是文中的那个人,面对此情此境,你会怎么样?教师可以以此来推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教师在上《好嘴杨巴》时,就让学生朗读文中杨巴说的一句话,要求读出杨巴面对危险时的语气和语调。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二、品味,深度赏析课文
文本细读需要教师对语言的品味,语言的品味是文本细读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细读中挖掘语文的魅力,语文的魅力更多地体现在对文本中句子和词语的品味和感悟中。教师对语句和词语的品味、赏析能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
(一)改写、比较,感悟文本情感
词语和语句之间的比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有教师讲授《好嘴杨巴》时,这样对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改写、比较:
师:同学们,杨巴在李中堂面前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1: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一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师:这句话改成:“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大人将碎芝麻看成脏土了,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一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好不好?
生2:不好,这样不是说李中堂孤陋寡闻吗?
生3:这样不是让李中堂下不了台吗?
师:那么原句好在哪里?
生4:让李中堂知道不是脏土,是碎芝麻。
杨巴的话其实是话中有话的,教师通过对句子的改写和比较后,让学生明白了原句好在哪里,学生也能读出原句中所隐含的意思了。
改写还可以换种形式,比如改变叙事角度。在上《斑羚飞渡》这堂课时,有教师是这样处理复述斑羚飞渡过程的。
师:请同学们以老斑羚和小斑羚为叙述角度,来讲斑羚飞渡的故事。
生1:我以老斑羚为叙述角度。我已无法飞渡过去了,我一定要让孩子们飞过去,我们死了并不可怕,只要有孩子们能活下去。
生2:我以小斑羚为叙述角度。爸妈,你们用自己的死换来我们的活,我们一定要飞过去,一定好好地活下去。
词语和语句之间的改写、比较也是有前提的,更需要有度的把握。选择的词语和句子要能为展现文本思想服务,课堂中教师围绕文本的解读,选择词语和句子是需要在备课时加以认真考虑的。对词语和句子进行改写和比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切合文本主旨;②可以有想象的空间;③改写内容深入浅出。改写句子和词语的形式除了以上两种外,还可以有:①改变修辞手法;②改变细节描写;③改变叙述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改写后,再和原句及其原来的词语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好在哪里,再次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这样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也会有更多的感悟了。
(二)替换、删除,体验文本情感
在文本细读中,重点字词、句子有时也可以用替换和删除的方法进行语言品味。如讲授《最后一课》时,教师对文中最后部分的两个词语进行了替换。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他‘哽住了”替换成“他‘哭了”。
生1:不能,“哽”比“哭”更好,“哽”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由于成为亡国奴而悲痛到了极点的内心,欲哭无泪。
生2:“哽”字很好地表达出了韩麦尔先生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比“哭”更加形象、生动。
师:文中的“然后他呆在那儿”中的“呆”替换成“站”好不好?
生3:不好,“站”不能表达出失去祖国后的痛苦和悲伤。
教师对文中体现人物情感的词语进行替换,就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的感悟。文本细读除了替换外,还可以用删除的方法。
师:“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这句话可以删除吗?
生4:不好,这句话交代了这篇小说的时代背景。
生5:这句话说明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阿尔萨斯人已经成为了亡国奴。
教师所选择的词句往往都是紧扣文本主旨的,在文本中是无法删除和替代的,教师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情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替换和删除文本中的词句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文,在研读时多考虑学生学习的情况。替换和删除的词句要多从体验文本情感方面出发。
(三)批注、联想,升华文本思想
文本细读不仅是对词句的探究,也有对文本思想的探究。批注和联想可以升华文本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和解读能力。比如,《在沙漠中心》这堂课中,教师是这样对文本内容进行批注的。
师:细读第17段,请大家写上一个句子:幸福是。
生1:幸福是为事业而奉献。
生2:幸福是在奋斗中体验快乐。
生3:幸福是在不留下任何遗憾中离去。
生4:幸福是工作中的快乐,是开辟新工作的崇高。
师:人的幸福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
教师让学生进行批注,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批注形式多样,可以有以下几种:①用排比句、比喻句进行批注。②用议论、抒情的句子进行批注。③用描写进行批注。④用从文中找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批注等。学生对文本的批注,可以看出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批注应抓住文本所凸现出来的思想,是对文本思想的一次提升。教师可以进一步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用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来表达。学生对文本批注时,教师应多让学生说说自己批注的理由。如上高尔基的《海燕》这课时,有教师是这样让学生进行批注的,比如:
师:这是一只的海燕。并说出理由。
生1:勇敢的海燕。它高傲地穿梭在狂风暴雨中,雷电吓不了它,在乌云的逼压下,它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2:充满必胜信念的海燕。它深信暴风雨一定会到来,乌云只是暂时的,黎明必将到来。
生3:充满高昂斗志的海燕。它是为斗争而生的,把一切的反动势力视为粪土。
对文本进行批注,教师要启发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着重谈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还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在已有的文本资源外,加上自己的感想和独特的理解,联想就会更丰富。如上《最后一课》,教师在课堂上是这样让学生进行联想的:
师:假如你是小弗朗士,你会对老师韩麦尔先生有什么话要讲?
生1:韩麦尔先生,我们一定会把法语学好的。
生2:韩麦尔先生,你留下来吧,我们需要你。
生3:韩麦尔先生,我们坚信阿尔萨斯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学生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的联想后,自己的情感也能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对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情感会有更深的体会。比如,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有教师是这样让学生进行联想的:
师:假如你是文中到贝多芬家参观人群中的一个人,你见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1:你不仅是音乐的巨人,更是灵魂的巨人,你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顽强拼搏。
生2:耳聋对你这个音乐家是巨大的打击,但你用生命演绎什么是心灵的音乐。
生3:你对音乐事业的执着,令我们肃然起敬,你用行动告诉人们什么是高尚的人。
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进行联想,需要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开展联想:①联想文本中作者的情感。②联想各种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心理活动。③联想故事的结局。④联想文本中省略的情节。⑤联想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想说的话。学生在联想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紧扣文本,联想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切忌大而空。
三、感悟,走进人物内心
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丰富而多样的,教师让学生通过感悟,揣摩人物的内心。学生的感悟除了文本的文字信息外,还需要有文章的写作背景介绍、作者的生平介绍、作者的经历介绍、写作风格介绍等,这些介绍有利于学生体验文本中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讲授郭沫若的《雷电颂》,教师的教学目标应立足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其实包含两层,一是文本中抒情人物屈原的情感,二是作者郭沫若的情感。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把两者的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屈原对风、雷、电的赞美和对东皇太、东君、大司命的控诉,其实就是作者郭沫若对光明力量的赞美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谴责。让学生体验到这些情感,教师就要介绍屈原当时的生活背景及他的处境。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及郭沫若自己的情感。教师讲授了这些,就能让学生很好地体验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
走进人物的内心,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掌握更多文本以外的信息,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就要多收集一些这样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文本细读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之中,教师对文本解读得越多,就越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品读课文。教师应养成爱看书的习惯,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对文本理解得更深更透。在文本细读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视野来解读文本,这样语文课才会更加生动,语文味也才会更加浓厚。在文本细读中,教师应让学生更多关注文本中所隐含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提升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