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锋

2015-08-19 17:53王鹏王楚媛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辅导员马克思主义

王鹏 王楚媛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思维活跃,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期。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育工作已被提到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成为经济社会新常态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那么,高等教育阶段,我们要如何立德?怎样树人呢?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大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立德树人的好路径。辅导员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德育工作者应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过程中起到先锋作用。

一、在高校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而非专家学者的马克思主义,所以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为具体形象的能够被大多数人理解和运用的理论的过程。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而且包括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等理论成果大众化。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度和认同度将决定着我国未来的走向和国家性质。具体说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三点意义:第一,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能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逻辑思辨力。大学生的思想要引导,遇问题要懂得研判,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实现。第三,能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凝心聚力。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自觉抵御错误思潮,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自觉投身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二、为什么说高校辅导员是助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根本上说是要透过多种有效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更广泛认识并掌握。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高校任课教师主要承担教学任务,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把相关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为以后步入社会或在学科内深造打下的基础。辅导员主要承担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事务管理等工作,一名优秀的辅导员能深深地影响一批学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辅导员是和大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教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我们说辅导员是高校中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锋,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第一,辅导员在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而这个正确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辅导员运用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长期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是其他教师所不能比拟的,因为辅导员工作在一线,真实地处于一个先锋的位置。第二,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主要不是通过课堂讲授,而是通过各种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辅导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没有任何教师具有这样彻底的实践性。第三,辅导员不仅要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的角色就涉及一个朋辈辅导的概念,辅导员利用自身年龄优势和阅历优势,以朋友身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这一点上看,辅导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辅导员的全称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体现。辅导员在工作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可通过以下方法:第一,利用班级和党团组织进行班会活动和党团活动。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单位,班会活动是班级成员交流思想的好形式。辅导员可通过策划班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把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传递给学生。党团组织是高校的先进组织,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辅导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能提升组织成员的政治素质,而且能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通过他们在更广泛的群体中传播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实施隐性教育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隐性思政教育是一种在心理上未觉察的教育,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隐性教育是辅导员应掌握的本领。在隐性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辅导员要善于树立典型,开展贴近实际的榜样教育,还应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组织、参与活动,与大学生增进感情。须知“亲其师,信其道”,亲近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三,利用网络阵地创新工作载体。当前,网络在高校已实现覆盖,智能手机基本普及,各种网络载体的纷纷出现,这使网络阵地争夺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综上,高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理论要想让群众掌握就必须去除神秘面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要使朴素真理为大众所接受并转化为内在信念从而指导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辅导员应致力于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事业中当好先锋。

猜你喜欢
大众化辅导员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