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冬,日军166师团气势汹汹从湖南华容、安乡,湖北石首、公安向东南进犯,妄图一举攻占湖南津市后,与日第3师团、13师团、39师团、68师团和116师团合围常德。为了阻击日军,国民党第9战区第53军奉命前来参加“津市保卫战”。当时的军指挥部就设在津市市对岸的不二庵和公德林。不二庵和公德林的不远处,就是中渡口,中渡口是津市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是本次战斗的重点战场之一,而接受此次保卫中渡口任务的部队却是一支女兵连。这么重要的关隘,为什么交给了一支女兵连呢?这事还得从1938年说起。
母子同校从军抗日
这个女兵连的连长叫周咏南,湖南祁东县人,原先是个教师,日军的铁蹄踏入中国后,国土不断沦丧,于是她决心弃教从戎。1938年12月,周咏南的儿子高中毕业,她不是要求儿子继续上大学或结婚成家,而是要求儿子与自己一道去投考黄埔军校。当时的周咏南已37岁,超过报考年龄近20岁,所以一开始考官并没有收她。但周咏南的决心很大,她对考官说,抗日救亡还分年龄大小吗?我是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应该为国分忧,要冲到最前线去战斗。今天,我把我的独生子也带来了,我们母子俩决定一同报考黄埔军校。考官终于被周咏南的爱国热情所感动,经过考试,母子俩都被录取了。
尽管周咏南是黄埔建校以来年龄最大的学生,但她却三次夺得全校臂刺冠军,儿子各项成绩也名列前茅。1940年的毕业典礼上,校长蒋介石亲自为母子俩授了奖。嘉奖令说:“母子从军同学,共赴国难,夙世楷模,殊堪嘉奖。”当时的大报《救国日报》亦以《母子从军抗日》为题做了报道,号召全国人民向他们学习。
组建女兵连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周咏南被分配到53军任政治部中尉干事。可是,周咏南却不愿坐在办公室里,她请求组建一支女兵连到抗日的最前线去。不久,她的请求得到批准。1943年1月27日,女兵连正式成立,周咏南被任命为上尉连长。全连建制为3个排,9个班,每班15人。每班有轻机枪组6人,步枪组8人,卫生员1人。全连共135人,直属军部领导 。
女兵连的训练,一切从实战出发,特别注重射击、臂刺及徒手搏斗。周咏南从小习武,功底扎实,特别是武术拳击,功夫了得,一般情况下,两个男人近不了身。所以,女兵连成立不到一年,全连女兵个个军事过硬,英勇善战。这次“津市保卫战”全连更是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大家写了血战书和与亲人的告别信,现在,全连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团结一致,坚决守住中渡口!
守卫津市中渡口
1943年11月15日,守卫中渡口的战斗终于打响。首先向女兵连进攻的部队是西路日军布上联队铃木大队,其大队长叫铃木雄,是个佐官,气焰非常嚣张。敌人先是一阵炮轰,接着就是大队人马拼死冲杀。女兵连在连长周咏南的指挥下,沉着应战,正面阻击,十几挺机枪一阵扫射后,接着就是一阵手榴弹投向敌人阵地,敌人丢下十几具尸首后慌忙撤退了。
铃木雄没有想到,一个女兵连竟有如此的战斗力,于是在发动第二次进攻时,他加大了炮火的力度, 进攻的人数也增加了几倍。这次进攻,铃木雄仗着人数众多,更加疯狂,他指挥三路人马向女兵连猛扑过去。女兵连顽强阻击,痛击敌人。不一会儿,阵地前,就留下了一大片敌寇尸体。敌人虽伤亡惨重,但人数越来越多,终于冲进了女兵连阵营。危急之时,周咏南大喊一声,首先跃出战壕,她以一当十,左右搏杀,瞬间就宰了几个日军。一排长李克寒第二个冲出战壕,端着刺刀扑向另一处冲上来的敌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女兵连虽然早已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且个个越战越勇,但终因敌人太多,渐渐地支撑不住了。
就在这紧急关头,突然响起了冲锋号,原来是三排长金妮率领她的预备排冲上来了,女兵连一下士气大振,一阵奋力冲杀,敌人终被杀退下去。就这样,阵地从凌晨一直坚守到了黄昏,日军曾几次冲入女兵连阵地,几次进行激烈的白刃战,但均被女兵连击退。傍晚7时许,女兵连奉命撤出中渡口战斗。
这次战斗,女兵连毙敌近百,铃木大队队长铃木雄受重伤,女兵连全连伤亡40余人,其中,一排长李克寒在白刃战中被敌人包围殉国,三排长金妮在掩护连长周咏南时壮烈牺牲,周咏南在最后的白刃战中腿负重伤。
女兵连在这次津市保卫战中,英勇无畏,敢于与日军殊死搏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女性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受到了军部高度赞扬和嘉奖。她们的爱国壮举也一直为津市人民称颂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