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养”最好了

2015-08-18 14:16苏七七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5年8期
关键词:沫沫小伟小海

苏七七

早上沫沫秋游,我送他到学校时和妈妈们聊了几句。康康妈妈说小伟的妈妈被绞肉机吞了四个手指头。我大惊,这个新闻昨天在本地网站上见到,想不到竟是沫沫班上的小朋友。看到小伟坐在教室,和平时一样不太笑闹的样子,心揪了一把。

这个幼儿园是个非常普通的幼儿园,大半是就近入学的平常市民的孩子。沫沫渐渐长大,也会告诉我,小海的家里是开杂货铺的,辉辉妈妈在肯德基当服务员。这次出事的小伟妈妈,就是在菜场里开肉铺的,已经开了七八年了。

我每天接送,有时还多留一会儿看他们玩,因此叫得出沫沫班上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和全职主妇们也经常聊天。这个幼儿园的妈妈,都不是那种心气特别高的,因此孩子也不见得上太多课外班,学校里也没什么攀比。当初觉得这个幼儿园不大好,几年下来倒觉得挺好——各色人等混杂在一起,让孩子“混养”,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反倒能感受到一种比较真实的社会环境。下雨天的时候,幼儿园门口的电瓶车和自行车挤成一团,家长把孩子藏到一个密不透风的塑料罩子里去,不管有钱没钱,个个都是心头肉啊。

社会确实是有阶层与人群的,但孩子在一个特别封闭的阶层或人群中成长,有时会对“整个世界”难有一种身心的理解。前几天在“豆瓣”网上看到一个HOME SCHOOL(在家上学)的例子,在家学习长大的女孩,很聪明,对人友善,但是似乎难以搞清对方的想法或友善度。对各种人及人性的理解,是需要“阅历”的吧。

有一天沫沫说:

“小海的爸爸被人打了!”听说是因为有车子撞了自行车,小海爸爸路过,在一边为自行车打抱不平,结果车上下来人把他打了一顿。

“你说他是个英雄吗?”

他会这么问我,是因为大概平时小海爸爸的形象不大很英雄,有回孩子们一起吃东西,服务员分点小玩具,小海要了很多份。小海爸爸夸自己儿子嘴巴甜,能把服务员姐姐支得团团转。我回头跟沫沫说“小话”,不应当要太多份,后来的小朋友还要呀,而且够了就好,太多了反倒不珍惜了。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如果是我,我能为别人打抱不平吗?我肯定是不能的。虽然我算是个知识分子。

我跟沫沫说:“当然。他是一个英雄。很了不起。”

那些世俗的、英勇的、温暖的、残酷的事情是混杂在一起的。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孩子,我希望你对这个世界不用抱太大的希望,但也不要动不动失望。

放学时路过市场,我去楼上买菜,给了沫沫一块钱让他在煎饼摊买块饼吃。下来时,正看到排到他,老板娘给切一块,称称,又补上一点,并没有因为他是个小孩就怠慢他。老板把饼放在煎锅上热了热,才装进袋子里给他。我看着没有马上走近,心里头很感动。这个世界对孩子的一点好,总能让一个妈妈眼睛潮湿。

猜你喜欢
沫沫小伟小海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那些有意思的生活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酒桌上就不该谈生意的事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逃学的小猪
珠穆朗玛峰翻越进行时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美丽糖纸
小伟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