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干部能下能出“最后一公里”

2015-08-18 18:45周善元
当代党员 2015年8期
关键词:能上能下实绩最后一公里

周善元

201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剑指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根本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既要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加大领导干部问责力度,又要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较强“刚性”的优胜劣汰机制,打通干部能下能出的“最后一公里”。

综合考核“比下去”。当前,干部“下”的范围往往局限于违法违纪或犯有严重错误的领导干部,但对状态不佳、能力一般、实绩平平、群众公认度不高的领导干部却很难触及,对领导干部在何种情形下不能胜任现职也缺乏可操作的界定标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发挥考核的甄别作用,将领导干部的德行、实绩、作风等情况放到考核这个“擂台”上比一比、看一看,运用考核结果调整任用干部,让领导干部“上得硬气”“下得服气”。要加大日常考核的力度,提高日常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建立日常考核看平时履职情况,年终考核比综合工作效果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量化积分方式,把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识别出来,及时调整连续考核得分靠后的领导干部工作岗位;对考核等次确定为不称职或连续两年基本称职的干部,免去现职,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使用,畅通干部“能下”出口。

梯度交流“沉下去”。干部“能下能出”,不仅包括职务职级的纵向升降,还应包括工作层面的横向转换。建立干部梯度交流机制,在部门与乡镇、镇街与远乡之间双向适度交流,是畅通干部能下能出的有效方式,能够实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在干部交流中,要充分体现人岗相适,综合考虑干部德才表现、工作业绩、基层经历、单位环境、岗位强度等,对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对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且德才表现和实绩较好的干部实行正向的梯度交流,对“为官不为、为官慢为、为官乱为”的干部实行逆向的梯度交流,推进干部能下能出、循环合理流动。

岗位置换“追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强调,广大党员要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平常时候看不见、关键时刻站不出、危急关头往后缩的现象,不敢担当、不愿负责,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身居其位不谋其政,影响了干部队伍的风气、败坏了干部队伍的形象。对于这样的党员干部,需要通过组织手段进行岗位置换,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才能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要坚持把干部追到发展前沿、信访稳定和基层一线上去考量,在条件艰苦的第一线,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在处突维稳关键时去考察、培养、使用干部。对责任担当意识差、推进工作不出力、胜任岗位很勉强的干部,运用组织手段进行岗位置换,突破“不到年龄不能下,不犯错误下不了”的惯性思维,提升“下”的震慑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猜你喜欢
能上能下实绩最后一公里
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 学以至用出实绩
善用“小事”谋“实绩”
用好干部“能上能下”的指挥棒
形成能上能下的良好用人导向
“三三五”工作法促使干部能上能下——广汉市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探索实践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