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之误区及解决策略

2015-08-18 15:27:58王林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误区社团探究

王林英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它是应对时代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挑战的基本策略,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个性品质的根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极力推崇的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恰似一泓喷涌不止的清泉,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缕曙光。

转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行已有12年的历程了,可纵观我们的一线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的开展却是稀稀落落,华而不实,步入了严重的误区。

误区之一: 越俎代庖,误人子弟

在学校汇总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中名为《走进家乡的茶文化》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从活动封面,到活动目录,再到活动方案的制订可谓是周密、详尽。对各种茶叶的历史,到茶叶的分类、茶叶的功用和有关茶的传说都一一进行了研究。一张张拍摄精美的照片,更是无懈可击。照片中还有茶叶的制作过程拍摄,学生的采摘过程拍摄。可了解后令人大吃一惊,这个活动居然是指导老师越俎代庖的产物,很多照片是老师带学生临时摆的造型。茶叶的制作过程也是教师从网上复制粘贴得来。

【原因探究】

1.经验缺失,无从下手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以来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课程那样有现成的教材可以依托,它的实施过程需要大量地依赖校外的各种教学资源,它的实施必然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把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动态的学习环境中。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没有专家的引领,一切变得千头万绪,无从着手,教师们就如瞎子过河。

2.指导繁琐,取而代之

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初步具有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还需具备与人交往、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需付出大量的课余时间,指导教师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艰巨性。从主题的选择、方案的制订到活动的实施,老师要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交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繁琐、辛劳、长期的过程。因此,许多老师不胜其烦,一一为学生代劳了。

【解决策略】先扶后放,循序渐进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习得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的传递过程,而是通过其在活动中的体验、磨炼、碰壁来建构的。不管教师准备的资料有多充分,讲述的内容有多生动,都不可能直接转化成学生自身的能力。“先扶后放,循序渐进”是走出此误区的有效策略。

首先,耐心帮扶,关注首次。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每一个过程,特别是第一次。主题的选择,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制订方案时教师要尊重学生,讨论决定,先易后难。活动的实施要全程关注,引导活动顺利开展。

其次,循序渐进,逐步放手。教师的每一次引导帮扶要为“放”做准备。在子活动的策划、实践中,教师得站在角落里观望,不要怕学生走弯路,遇困难。教师只需在学生求助时适当点拨,泄气时及时鼓励,成功时为其喝彩。随着学生经验的增加、能力的提升,教师就要慢慢地、循序渐进地放手。

误区之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纵观各校的活动开展状况,活动的开展可谓丰富多彩。学校每年按期举行科技发明月、艺术小明星评比、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还有每年春天举行的经典诵读活动,以及语文、品德、科学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的各科综合实践活动,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活动的频繁开展,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没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原因探究】活动频繁,疲于应付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科学、品德等多门学科都将综合性实践活动纳入其中。人教版语文三、四年级每学期安排了两次综合实践活动。五、六年级每学期各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品德和科学也每学期安排了多次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搭起了桥梁,促使学生以积极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但是过多、交叉、反复的实践活动导致师生疲于应付。

【解决策略】全面分析,科学整合

频繁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成果,反而会滋生出师生对活动的排斥心理。如果学校和各科的实践活动缺乏协调与整合,势必会造成学科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同时,学生零碎、杂乱、盲目的实践活动也不利于学生发展。走学科整合之路不仅可以节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集中精力提高探究的价值。

1.整合同册教材资源

六年级上册语文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分别安排了《祖国在我心中》《腾飞的祖国》这两项实践活动,于是我们整合为一个主题《祖国,我为你自豪》。六年级下册语文和品德与社会都安排了六年级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整合为《难忘我的小学生活》这一大主题。

2.整合异册教材资源

三年级下册安排了《我爱父母》的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我爱我的家》的主题活动,于是我们整合后确立《妈妈,我爱你》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安排了《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安排了《汉字和书的故事》整合后,可以确立为《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是实践活动。

3.整合少先队活动资源

学校少先队每年都会开展丰富、精彩、有益的活动,如果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的这些活动加以整合,借助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会顺风顺水。

误区之三:能力提升,水平悬殊

新课标指出,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每个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纵观以往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不难发现活动的主要成员总是那几个活跃、能力较强的学生。长此以往,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能力得不到提高,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削弱了课程开设的价值。

【原因探究】活动指导,缺乏技巧

虽然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差异,探究能力有高低,但综合实践活动步入这一误区应归结于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只要指导得当,必定可以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喜人景象。

【解决策略】以点带面,星火燎原

综合实践活动,如果要全面地顺利开展,必须先组建一支团结、强有力的骨干小团队,努力发挥他们的力量团结全体队员,宣传发动,策划活动方案,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

1.主动请缨,组建社团

我们学校成立了“小橘灯”写作社团、“巧手绘世界”美术社团、“我爱打篮球”体育社团等10多个社团。教师们利用中午或放学后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们的各种兴趣爱好。为了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团队骨干,我向学校领导主动请缨成立了“我是小小‘科学家”的综合实践活动社团,就是带领这支团队走出学校,拥抱自然、深入社会,进行探索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这些学校精英在社团中习得的实践本领,带入各班,又带领着班级同学开展开来,形成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局面。

2.立足班级,培养骨干

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可从培养班级骨干开始。我们把全班57名学生分成了八个小组,按就近居住的原则划分,组员民主推选组长。八个组长就是我们的班级骨干。我采用培训、实践的方式,让他们率先学会方案的制订、活动的实施、成果的展示,之后让他们深入小组进行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恰如一泓清冽的甘泉,滋养着我们共同的栖居地。学生们在这片水草丰美的栖居地里,实践着、探究着,收获着、快乐着。听,那地底下还有一粒粒探究的种子,正在幸福地萌芽呢!只要我们执着地守候在这片水草丰美的栖居地里,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猜你喜欢
误区社团探究
缤纷社团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军事文摘(2017年16期)2018-01-19 05:10:15
K-BOT拼插社团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