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娟
时下,经常听人们说起活力课堂与高效课堂。什么是活力课堂?什么又是高效课堂?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活力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生命化教育的课堂。高效课堂是单独时间内效益最大化的课堂。作为教育的最大化指的是什么呢?应该是课堂中师生生命能得到最佳程度的成长。这两个概念其实都关注了教育的本质目标——生命化教育。
一、概念提出角度不同
从概念提出的角度来看,前者从文化角度指出,后者从技术角度指出。
活力课堂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生命潜能,让生命得到自由的、张扬的、率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生命得到释放,童心得到呵护,个性得到张扬,这是一种教育的理念与文化。教育从人人遵循生命的本质规律开始,从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着手。我们不仅要爱生命,还要学会怎样爱,这需要我们教学中,真正地爱学生,呵护每个生命成长。它是理念!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课堂的高效益,课堂怎样才能出高效?它是有方法的,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也是有技术的!它是行动!
二、概念关注对象不同
从概念关注的对象来看,前者关注教育的过程,后者关注教育的结果。
活力课堂关注的是儿童教育的过程如何激发儿童生命的潜能,它更加注重过程。活力课堂是一个激发思维的过程,一个张扬个性的过程,一个生命拔节的过程。
高效课堂关注的是教育结果需要高效,它更加注重结果。而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有过程的保证。所以,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它们都关注全程,又各有侧重,是教育的两个阶段,但目的是一致的。
三、概念间联系不同
从概念之间的联系来看,前者一定是后者,后者不一定是前者。
活力课堂应该是目标明确、多元的课堂,是科学、高效的人本课堂,是能够有效整合并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堂,是自主探究的课堂,是合作分享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智慧生成的课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并立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课堂,是链接生活的课堂,是儿童的课堂!只有关注过程才能带来高效,活力课堂是高效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高效课堂是活力课堂的必然结果,活力课堂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某位哲人说过:“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有效的课堂就不应只以学生接受的知识水平进行衡量,即以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衡量,而应该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业能力是否增强了,学业能力不仅包括知识,还应包括学生能力、情感认知等。
四、概念提出的作用不同
从概念提出的作用来看,前者体现教育的手段,后者体现教育的目的。
活力课堂怎样激发师生生命活力呢?首先,活力课堂承载了师生鲜活的生命蕴涵。课堂是对师生有重要意义的人生经历,是他们的教育生命生成、发展的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学生不是罐装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人类经验的传声筒,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关注课堂,首先必须承认它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是承载师生活力的课堂。活力课堂是一个焕发师生活力的,动态、高效而愉悦的生命课堂。动态是指课堂教学经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生成;高效是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不浪费师生的生命;愉悦是指课堂氛围令人兴趣盎然,活力焕发;生命课堂是指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生活相关,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命成长。
高效课堂体现的是高效的教学效果,当然高效的教学效果需要师生思维的激发,情感的交流,任何为追求高效而实施的手段都是可以的。
五、概念思维角度不同
从概念思维的角度来看,前者的思维侧重情感,后者的思维侧重理智。
活力课堂的思维是有情感的,情感促进思维,情动而思,思动生情。学生把自己当成了主角,喜怒哀乐尽在心中,注重的是内在体验,所以能情动而辞发。学生的思维是多维化的,不仅关注了理,更关注了情,甚至眼耳口鼻手脑都在互动,思维必将活跃。
而高效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将生活经历、个性理解融入其中,学生以大脑中现有的旧知去触摸每一个字符、每一个细节,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迸发思维的火花,思维的个性、积极性得到了体现。思维过程是外界刺激,它追求的是答案,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其思维是理性的。
总之,活力课堂与高效课堂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让我们从关注教学行为、改善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着手,让我们的教育从尊重生命本质开始,遵循生命发展规律,激发生命潜能,走向生命的幸福高地!让我们的教育从生命的源点开始,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激发生命,为幸福的生命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