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隐娘之所以叫隐娘,大概是因为总藏在枝桠或横梁上。她可以耐心地等上很久,然后在光影变化的瞬间出动,取人首级于无形。
侯孝贤之所以能成为侯孝贤,大概也是因为能捱得住漫长时光。一部《聂隐娘》从筹备到杀青用了整整十年,一朝剑出鞘,惊艳全戛纳。
《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大学时代在读唐人小说时便想要拍成电影的故事,仅剧本环节便耗时四年,共易稿三十七次。其间,侯孝贤一度闭关在家,研读唐代史册。而为了弄懂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侯孝贤甚至把从南北朝到隋唐的社会风俗史、节度使官阶形成、胡化汉人与汉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遣唐使和唐朝之间的关系都梳理了一遍。
为了呈现最真实的电影画面,侯孝贤辗转于武当山、神农架、台湾、日本进行实景拍摄,他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构筑着心中的江湖,从电影道具饰物的陈设,到角色造型的定位,再到人物与环境的融合都追求最真实的呈现。“没有地心引力的武侠在我看来是不能接受的”。很多导演向观众的口味妥协,但侯孝贤还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他戏称自己拍电影就是在“等云等雾等蝴蝶”。
在5月24日晚的第68届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上,侯孝贤获得最佳导演奖。他在领奖台上说:“来坎城已经第七次了,以前得过一个奖,我忘了叫什么了。这次能得到导演奖,对我是非常大的荣誉。拍电影不容易,尤其是找钱非常困难,谢谢你们。”寥寥几句,笃定淡然。这已经是侯孝贤第七次入围戛纳,侯孝贤的才华已无须再被证明,虽然《刺客聂隐娘》并未摘得金棕榈,但他心态淡然,他说:“参加影展得奖并不是问题,而是你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到。”
无论如何,奖项只能名噪一时,作品才能流芳百世。侯孝贤说过,拍电影的“通关秘诀”只有一个:一个人,没有同类。他年少时父母去世,很早便进入社会摸爬滚打,从剧组场记开始做起,一步步坚持到今天。或许是受自身经历影响,侯孝贤的电影里讲述的也多是社会的边缘人物的故事。侯孝贤和他们如同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孤独侠客,在浮躁氛围里保持看透人世冷暖的冷静双眼,并不断迈向对自我内心的终极探索。
达人探微:
1. 人生的淡泊。侯孝贤的人生经历让他能够“在浮躁氛围里看透人世冷暖”,所以能够淡然面对人生。在失去金棕榈奖,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时候,他依然很淡然,认为最重要的是做,而不在于结果。
2. 不盲目跟风,坚持自我。“没有地心引力的武侠在我看来是不能接受的”。在特效日益发达和盛行的时代,侯孝贤坚持实拍,不向观众口味,坚持向观众呈现自己心目中真实的动作场面。的确,随波逐流的结果就是最后失去自我。
3. 不急功近利。当今时代,商业电影大行其道。火爆的票房吸引让导演们一个二个都不淡定了。在这种背景下,侯孝贤对文艺的追求,以及十年如一日的沉淀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好酒是需要时间来酿造的,好的电影也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