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结合学《论》《孟》

2015-08-18 21:13周四保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养气诸子孟子

周四保

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通过《论语》《孟子》等文化经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成为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他们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对待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所以,我们在阅读学习《论语》和《孟子》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或技巧,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如下“四个结合”。

语文课与思想课结合起来

《论语》《孟子》是古代文化经典,其中的许多文言知识甚至成为我们课堂学习时老师特别强调的知识重点。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它们是文言文,就把它等同于必修课的古文去阅读鉴赏,而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正如钱穆先生说:“意谓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对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等各种文言现象,作为中学生,我们可通过利用工具书、图书馆、互联网等独立解决或合作解决,而对学习难点、疑点或不易理解的句子含义,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像讲古文那样讲解。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论语》《孟子》散文思想性强,时代感强,就把它们当成思想政治课来学习鉴赏。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梳理探究,并结合实际研讨都是必要的,但语文选修课仍然是语文课,学习重点还是要放在“读”、“鉴”和“研”上,只有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选修课设置的目的。当然,学习语文知识与接受人文教化,二者是不可偏废的。

另外,我们也不能因为《论语》《孟子》是选修课而把这两门课当作了课外活动课,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还是要中规中矩地把它们当成“正课”来学习,何况,从近些年的高考题目设置来看,从《论语》《孟子》中遴选材料设题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阅读经典与生活学习结合起来

《论语》和《孟子》课的开设有益于提高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我们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益于培养和加强我们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有益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所以,我们在阅读鉴赏《论语》《孟子》时,要把经典与我们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多做相关性的思考,多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思考。比如学习了孔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思想后,我们可以省察自己有哪些做到了,有哪些做得不好,有哪些还有不足;学习了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可以联系我们的学习实际,对比分析,看看孔子的学习思想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有哪些内容需要我们辩证地对待。学习了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后,我们要深思:什么是浩然之气?如何来“养吾浩然之气”?同时,我们还要反思,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养成浩然之气了吗?我们的社会是否还需要孟子的养气观?社会的和谐发展离得了浩然之气吗?学习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后,我们可以联系到我们的学习实际,反省自己在学习中是不是有盲从、随大流的倾向,是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敢不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样的结合,其实也正是我们学习《论语》和《孟子》的首要精义。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结合起来

所谓知人论世,分为两个方面,“知人”就是要了解经典的作者情况,“论世”就是要了解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在学习《论语》《孟子》时,如果对孔子、孟子一知半解,如果对他们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模模糊糊,那么,我们的学习就会遇到障碍,更遑论理解其精义了。所谓以意逆志,就是在了解文本字句之后,抱着同情的态度,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文本作深层次的探讨和阐发。

前者是一种外部研究,是一种传记与社会历史阶段的研究方法;后者是一种内部研究,是一种文本与阐释的研究工作方法。前一种方法注重对文本的客观存在内容提要的解读,后一种方法强调对文本的创造性阐发,这两种方法往往综合起来使用。没有前一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就显得主观臆断;没有后一种方法,前一种方法就缺少创造发展。前者往往是后者的前提,后者往往是前者的提高。

比如我们在学习“士志于道”后,要对孟子“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行准确解读,就必须运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在战国时期,“士”人辈出,游说盛行,但在具体的游说中有些“士”取得成功,加官晋爵,有些“士”则游说失败,灰头土脸。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引起孟子的忧虑,于是他据此告诫宋勾践——一名真正的“士”的标准。这就是知人论世。如果我们再加以探究则会发现,孟子所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分别对应于“穷则独善其身”和“达则兼济天下”,第一个对应强调人“穷”得要有志气,不能因“穷”而不择手段去牟取私利,第二个对应强调成功者要想到天下苍生。如果我们再深入发掘则会发现,这段话是对《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进一步延伸。孟子主张“仓廪”不“实”时也要“知礼节”,这就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理解,我们对孟子这段话的理解就非常准确了。这就是以意逆志。

《论》《孟》学习与语文必修结合起来

《论语》和《孟子》中的很多篇章是培养高中生古文阅读能力的最佳材料之一。从文学的发展轨迹和语言文字的传承关系上来看,读好先秦诸子经典尤其是《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再往下读其他古文典籍,那就像“顺流而下”甚至是“势如破竹”样;反过来,先读了后代的典籍,即便你读得很好,学得很精,再去读先秦时候的典籍,那是“逆流而上”甚至是“艰难仰攻”。所以,我们要正视《论语》《孟子》的学习,不要仅仅把它们当成选修,而应该在学习态度上把它们当成必修课。

通过阅读学习、研读先秦诸子尤其是《论语》《孟子》,可以掌握一些古文常用的基本词汇,掌握相关的基本语文知识,培养自己对古文的语感,自然会提高阅读其他古文篇章的能力。中国文学,归根结底,其源头均能在先秦诸子尤其是《论语》《孟子》中找到痕迹,我们语文必修课中的很多篇章,其表达方式或思想内涵实际上是源于先秦诸子尤其是《论语》《孟子》的,如果我们能重视这一相承相续关系,既可以使必修课和选修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又可以增强我们阅读先秦诸子尤其是《论语》《孟子》的兴趣。因为,《论语》《孟子》与其他先秦诸子散文又有所不同,它们分别是孔子和孟子所作,而孔孟又是后世文人最为推崇的“至圣”和“亚圣”,他们的思想和作品被后世文人奉为圭臬,甚至成为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取材之源,所以,后世文人的作品中无不留下《论语》《孟子》的烙印。

另外,历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有不少跟《论语》《孟子》直接相关。例如,2011年高考18套试卷中,福建卷第9题主观题就直接选用《论语》材料,湖南卷第20题小作文材料就直接选用《孟子·梁惠王上》,江西卷作文材料就直接取自《孟子·尽心下》,山东卷第15题填空题中则直接要求默写《论语·述而》名句,浙江卷第23、24题则直接选取《论语·为政第二》,25题又要求默写《论语·述而》,全国新课标卷第10题也要求默写《论语·子张》中名句,等等。再如,2015年高考16套试卷中,北京卷第15题的两个小题即选用了《论语·侍座》篇;福建卷第1题的(1)题即选用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湖北卷第5题的D项选用的是《论语·里仁》,第15题的(1)题选用的是《论语·学而》;山东卷第15题的(1)题选用了《论语·为政》;上海卷第12题的(6)题选用了《论语·里仁》;四川卷第20题选用了《论语·卫灵公》和《论语·雍也》两个材料;全国新课标Ⅱ卷第11题的材料主要是写老汪讲《论语》,甚至其第(3)题的题目直接设置为“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浙江卷古诗文阅读的第三个材料选用的是朱熹的《孟子集注》,并据此材料命制了第22、23两题。其实,每一年高考题目中,都能见到《论语》《孟子》的影子,如果我们把《论语》《孟子》的学习仅仅当作课外读物而浅尝辄止,也会影响到我们的高考成绩。

总之,我们阅读学习《论语》和《孟子》,既要从学语文的角度学习,又要从学政治的角度学习;既要把《论语》《孟子》当作经典看待,又要紧密地和现实学习、生活结合;既要知人论世,又要以意逆志;既要在时间上把《论语》《孟子》当选修课看待,又要在态度上把《论语》《孟子》当成必修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学好《论语》《孟子》。

【练习】

阅读下面的《孟子》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於其心,害於其政;发於其政,害於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思考】

1. 运用“把阅读经典与生活学习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试举两例“善养浩然之气”的仁人志士。

2.运用“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理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3. 运用“把孔孟选修与课文必修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分析本文运用寓言的作用。

4. 运用“把语文课与思想课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谈谈中学生如何去“养浩然之气”?

【简析】

选文集中论述了什么是浩然之气,人应该如何养气。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那么,如何来养浩然之气呢?一是“心勿忘”,一是“勿助长”。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作比喻,认为培养浩然正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揠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危害它。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也就是说,“浩然之气”里充溢着“义”和“道”。告子认为“义”是外在的,孟子认为“义”是内在的,认为应该用自己的“义”来培养自己的“气”,对于“气”,孟子认为,不要让“气”弱化,要用“德”来培养它而不要伤害它,这是长期积累“义”和“道”之后自然发出的,不是偶然做一些符合“义”“道”的事就能达到的。

孟子的“养气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仁人志士在民族危亡关头,一腔正气,视死如归,他们之所以面对强敌和侵略,能够不屈不挠,为国慷慨赴死,就是因为他们充分理解并践行了孟子的浩然正气啊。

【参考答案】

1.列举:汉朝的苏武一身正气,北海牧羊十九年而不改节操;南宋文天祥不为元军的威逼利诱所动,宁死不屈,从容赴义,写下流传千古的《正气歌》;朱自清一身正气,在身患重病期间,拒吃美国救济面粉。等等。

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养气的人不少,但大多并不注意内心的自然培养,而是人为地助长。反映出在战国中后期,士大夫们把有浩然正气当成士大夫们的追求和目标,但很少有人能够通过个人修养而得到,大多数人采取外在因素来拔苗助长。

3.选文运用了“揠苗助长”的寓言,这样,使作者所批评的人为养气更加形象,直观,具体可感。

4.一、要从前贤们的经典论述中借鉴养气方法;二是在现实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实践“义”和“道”,从一点一滴小事上做起;三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不要做揠苗助长的蠢事;四是在日常生活培养正直的品质,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本题系一开放题,能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参考译文】

公孙丑问:“请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道:“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就难以说得明白了。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也不加伤害,它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也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不要学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 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干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 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 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这种以揠苗助长的方式来养气的做法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对养气更是有害无益。”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我们要分析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我们要分析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我们要分析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我们要分析它理穷在哪里。从心里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话。”

猜你喜欢
养气诸子孟子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先秦诸子谈大小
论《筱园诗话》中的“积理养气”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