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旅游产品在主题公园发展中的作用

2015-08-18 16:30高睿霞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摘 要:武汉城市主题公园在武汉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主要的产业支撑,组成了当地的主要经济组成部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资源打造主题城市公园,突出城市旅游特色,树立品牌形象,实现与创意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在主题公园的开发过程中,体验式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主题公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局限的分析,探讨提出了自身的观点和解决路径。

关键词:武汉主题公园;创意文化产业;体验式经济

一、武汉主题公园概况

湖北省的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分为3种类型:动漫游戏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综合型创意产业园。

随着现代旅游市场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催生出了城市主题公园这样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城市主题公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容,表现手段多样,充分运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将市场作为创新导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消费场所。对于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一些地区来说,兴建主题公园可以弥补旅游资源的不足。提高了现有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消解了原本意义上的地域空间限制。

武汉的山水资源富集,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但开发利用率低,没能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品牌效应不突出,黄鹤楼虽然在国人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却已进入旅游地演化的停滞阶段,城市旅游品牌形象不鲜明,无法形成游客的聚集。

随着文化消费的兴盛,消费者在文化消费中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就要求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城市主题公园的充分参与感和体验度使得其在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长江乐园”是武汉长江娱乐公司和美国兰马娱乐公司合作开发的,整个园区充分展示了自然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共处,以大自然为依托展现现代科技的运用技巧,又通过科技提升了大自然的魅力。城市主题公园的兴建可以有效解决诸多社会问题。

首先,据美国ESC财务评估公司保守分析,长江乐园开业第一年营业收入可达3,400万美元左右,第五年可达5,000多万美元,扣除各项成本,在头五年投入股本的静态平均回报为23.5%。如果考虑到赞助收入、广告收入、专营权收入等,其经济效益更加可观。对城市主题公园的良好开发将促进武汉的地区经济增长。其次,公园开业后将提供近2,000个就业职位,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社会稳定。再者,它通过挖掘本地居民市场,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延长游客在汉停留时间,带动巨大的消费市场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 国家级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长江乐园所在地,这一项目的启动将促进所在地区的旅游业的多维度发展,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会议、商贸餐饮、酒店服务、房地产开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具有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的高级旅游区。

二、当前体验旅游在武汉主题公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市内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可达性低

主题公园对交通的可达性要求很高,较大型的主题公园由于需要广阔的空间,所以大多选址在城市边缘,中小型主题公园一般选址在主要公路旁边,这样可以减少交通投入的成本,还能提高游客的到达速率,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利用社会交通运输能力。游客来到武汉后都希望尽快到达主题公园,所以对于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要求就会很高。武汉曾被戏称“全国最大的县城”。武汉的城市交通压力大,多数交通不够便利,市区内各个景点间的到达时间消耗过多,造成了游客的困扰。这侧面反映出武汉市的交通建设规划滞后,市内道路特别是通往武汉的主要铁路、公路车站和主要旅游景区的道路不畅。区内交通系统尚不完善,没有形成快速交通系统,限制了游客的到访率。例如武广高铁,广州到武汉要三四个小时,可是武汉堵车却动辄两三个小时。近年来,地铁、过江隧道、轻轨和城市立交等同事开建,城区共约几千处工地施工,全程陷入整体拥堵。这样的状况,是城市交通规划滞后、市政基础建设工程集中上马,补旧账抢工期等多种叠加的结果。交通拥挤消耗了旅游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成为游客最为不满的地方。

2.城市旅游配套设施滞后,综合接待能力效益低

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主要表现为景区指示标牌少,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不畅。旅游接待能力有限,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鞋信息咨询不畅通,武汉城市的旅游相关配置设施稍显滞后,但就酒店来说,武汉目前仅有12家五星级酒店,25家四星级酒店,仅能供应6000人左右的市场需求。现在运行的主题公园大多缺乏消费驱动力,限制了主题公园经济效益的实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汉城市旅游的发展。目前各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而购、娱等高弹性无限消费项目收入很小,或基本没有。

3.体验设施运行要求高,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主题公园内的体验设施会出现陈旧与损坏的情况,降低吸引力。各种体验设施设备出现陈旧与损坏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就给主题公园体验设施建设提出新的思考,以确保主题公园的吸引力。在武汉欢乐谷的代表性体验项目木翼双龙(木质过山车)、凤舞九天(圆环过山车)等项目,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相对精准的数据标准,但是遇到大雨等恶劣天气也会对传输数据的精准性造成误差。

据了解,极地海洋世界的设计客流量为平日5000人,周末1万人;如今,实际客流量为平日2000人-3000人,周末5000人左右,基本打了个对折。欢乐谷的客流量相对旺盛,平日在8000人至1万人,周末1.5万人左右,但与饱和量5万人还相去甚远。

三、关于城市主题公园体验旅游产品的建议

1.明确认识公园主题产品的定位

首先,在主题选择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以及独特性。其次,体验性是城市主题公园的生命力所在,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份额,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独特性,且能够作为旅游体验产品获得经济效益。同时旅游者通过对旅游产品的体验消费获得精神的愉悦,并使之不可替代,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树立明确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突出武汉城市特色。

2.构建完整的旅游体验圈

游客对主题公园所提供的产品的体验是旅游产品向游客出售中的关键环节,游客体验的感受是对产品认同与否的最直接推动力,产品的可消费性就是通过这个环节传达给游客,使得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自身收益,强化旅游产品及其服务在游客头脑中的反射,一次有效浏览就是旅游体验圈的一次完整运行,要想保证体验圈的完整性就需要在主题公园体验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做好关键环节的个性化服务,避免因细节问题导致的游客瓶颈问题,站在游客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体验的舒适度和愉悦性。

3.保护城市主题公园的内容与设施更新

要想使主题公园获得循环经济效益,就必须保证公园的重游率,重游率的关键性因素就是产品的创新程度,所以在主题公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引入,对体验式旅游产品不断进行创新,时刻关注市场变化,追随消费者的消费导向,提高产品的新鲜感,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吸引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群体覆盖面,从而带动主题公园的经济收益的提高。加强建设主题公园与动画等影视作品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参照迪士尼的发展模式,提高产品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旅游形式乃至旅游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城市主题公园发展的契机,通过对体验式旅游产品的开发满足消费者对多样性的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

四、结语

湖北省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武汉城市主题公园的开发虽然存在着不足,但也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借鉴意义以及鲜明的特点。

第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园区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基础渐趋合理,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综合实力稳固提升,但是,湖北省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园区仍在规划和招商中,例如在武汉九州文化产业园区发起筹建的“武汉中国文谷”这一项目中,几乎所有的园区几乎都处在筹划或建设时期。

第二,依托周边的高校资源,促进产业园区的发展。湖北省高校云集,仅武汉市的高校就有八十多所,这无疑为湖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后盾,例如,“昙华林艺术村”是依托湖北美院的人才技术资源打造的文化产业园区,“武汉珞珈科技信息产业园”的周边有华科大、武大、中国地大(武汉)、华师大、武汉理工大等著名高校,这些高校的人才成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智囊团,为园区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助推器,另一方面,高校周围浓厚的学术氛围也为园区的发展创造了浓厚的人文环境。

第三,产业园区的区域规划比较成熟,为园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产业集聚是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发展趋势,能够实现企业间的资源贡献,生产成本的降低,实现企业的互惠共赢。例如,武汉市九州文化产业公司筹建的“武汉中国文谷”这一园区集群,几乎囊括了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为湖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形成优势互补,实现人力资源乃至产业资源的最大化,如果“武汉中国文谷”按照原定规划整顿完毕,它势必会为湖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飞跃。

第四,动漫等新兴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动漫产业是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武汉市动漫产业发展较快,从业人员已经达到7000人左右,产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动画片总制作能力达到约25000分钟/年,武汉市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已与日本动画协会等著名机构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新加坡媒体发展局签署协议,共同推荐在武汉国际创意产业基地的建设。

第五,园区集中度高,几乎所有园区都集中在省会武汉。近几年来,武昌区委区政府根据区位优势和特点,确立了重点抓文化创意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再建立文化产业数据库,向社会发布了《武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和激励创意文化产业和主题城市公园为代表的产业园区的发展,激发了社会各方力量创办文化创意企业、兴办产业园区的热情,目前,武昌区已建和在建的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武汉东创研发设计创意园”、“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昙华林艺术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技文化园手义创业中心”、“珞珈信息产业园”等18家。

参考文献:

[1]向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践与观察[M].红旗出版社,2012:172.

[2]长江乐园项目介绍[R].武汉长江娱乐发展有限公司.

[3]俞静.武汉城市主题公园发展的SWOT分析[J].城市旅游城市研究,2012(12).

[4]肖晓燕.体验旅游产品在城市主题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作者简介:高睿霞(1991- ),女,山东临沂人,硕士,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