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琴
摘要 从基因作物到食品安全谈到提高粮食产量靠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从项目带动推广、推广促进经营、经营和服务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以达到粮食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农机具;农机专业合作社;陕西榆林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299-01
最新研究发现转基因作物影响生猪健康,同时,还有文章就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我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控风险进行探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的状况来看,我们每天吃的大豆油80%是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快速发展,急需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着保障粮食安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既给农机推广事业带来了机遇,也给农机行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式,促进农业发展,要创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方式。农机推广工作要以“项目带动推广、推广促进经营、经营与服务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在做好项目、推广、经营、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现就开展农业项目管理的措施介绍如下,以为农业项目开展提供参考[1]。
1 项目管理
一是争取项目。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合适的建设项目,保证资金投入,推进农机化进程开展。最近陕西省要求推广保护性耕作深松机项目,农机部门应该利用这个机遇在各县再进行试验、示范,并积极地向农民推广这项技术。同时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并且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上升为中央“两减免、三补贴”的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农机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项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广各种农机具。比如陕北盛产土豆、黄芪,宜推广土豆挖掘机和中药材挖药机、种植机。此外,应该及时与农业科研单位和推广部门联系,选择适合当地的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进行推广[2]。二是农业机械的推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粮食生产,应该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种类的变化,向设施农业、水产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三是争取政府给予信贷、财政补贴,以促进农民购买机具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引导发展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工作,做好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每个环节工作均需落实到人,切忌敷衍了事,力争出色完成项目课题,以此带动推广工作。
2 推广工作
农机推广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做好推广机具类型选择工作。在掌握当地气候环境、土壤、种植习惯的基础上,与农户深入交流,对农民急需的机械种类和类型进行统计,及时推广。同时,也可以根据调研,结合现有的农机具类型及种类,选择合适的农机向农户推广,从而提高农机具的使用率。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农民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形式,选出农机使用的重要作用和效果,提高农民对农机购买意愿,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三是提高推广人员素质。一方面组织职工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而且要了解掌握中国农机互联网和北京农机化信息网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另外还要使职工进行经营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扎实深入开展推广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同时农机推广部门每年要进行农机手的培训学习,有机会可以让他们走出去,进行现场观摩,相互学习。
3 鼓励适度土地规模化经营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农业生产的人群主要为妇女和老年人,耕地撂荒的现象非常常见。要鼓励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同时,随着土地确切登记证的颁发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步伐的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是必然趋势。一是结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类型推广农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乡镇农机站主办型、村级组织牵头型、公司加农户型、土地承包大户与农机户联合型[3-4]。对待不同类型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推广部门应该给这些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建立电子档案,及时了解其需要的农机具类型。同时新技术试验推广项目要本着抓点带面的指导思想,把有限的项目资金依托给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辐射推广。对于不适用农业机械的丘陵地方还可以推广静电、电动喷雾器、太阳能灭虫灯、小型农用喷药飞机等植保机械。二是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树立发展“机械化农业”的理念,加强部门合作,从农田基础建设、育种、栽培、深加工、储藏等过程统筹研究农机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切实解决“有机使用”“把机用好”的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机和农艺融合,不断提升农机化水平和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以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为重点,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地膜覆盖、深松耕作、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以挖掘粮食增产的潜力。
4 搞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扶持县级、逐步健全乡级、积极发展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有一定维修能力的农机具维修中心。农机服务体系要具有以下几种功能:一是新农机具购买后,为农机手提供培训,让其了解新机具的特点、构造、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等方面知识。二是做好售后服务,在“三包”期间,要联系制造厂及销售部门,执行各项“三包”承诺,切实做好“三包”服务。同时联系好各维修网点,遇到问题、故障,第一时间赶到农户家中,为他们排忧解难。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零部件的供应工作,要做到“一般配件不出乡镇能解决,大型部件不出县能解决”。
5 参考文献
[1] 薛亮.关于当前农机化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3):40-44.
[2] 谈志斌,妥文.彭阳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88-89.
[3] 白人朴.我国“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趋势及促进政策建议[J].中国农机化,2006(1):12-14.
[4] 何勇,冯雷,吴春霞.基于粗糙集与神经网络的农机化发展水平评估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4(2):10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