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蔗螟虫效果研究

2015-08-17 05:18韦应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大区悬浮剂防治效果

韦应贤

摘要 研究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剂可有效提高甘蔗的有效株数、株高及产量,2个试验点平均增产27.0%,尤以225 mL/hm2的剂量在甘蔗苗期喷施,并以相同的剂量在药后14 d再次喷施,对螟虫的防效最好,因此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蔗螟;防治效果;产量

中图分类号 S43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22-01

甘蔗螟虫是来宾市兴宾区危害最严重的甘蔗害虫,历年发生程度为4级(中偏重)~4(5)级(中偏重局部大发生)[1-3],发生面积一般为4.8万~10.1万hm2,对当地的甘蔗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蔗农对甘蔗螟虫的防治常规用药主要是阿维·毒死蜱等,防治效果一般,自2011年开始在来宾市兴宾区示范应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了验证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提供防控甘蔗螟虫的科学依据,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甘蔗上防治蔗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北合村和良江镇凌陶村进行,这2个村均是大面积种植甘蔗的区域,2个试验点相隔超过30 km。

1.2 试验材料

供试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供试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杜邦公司生产)、15%阿维·毒死蜱乳油(广西金燕子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为大区验证试验,设5个处理,即5个大区,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每个大区面积200 m2,不设重复。

1.4 调查方法

于第1次施药后约14、30、45、60 d,每大区随机选择5个点,每点调查10 m2,记录总株数和枯心苗;计算各处理受害率,计算防效。计算公式如下[4-5]:

防治效果(%)=■×100

药后120 d,每大区随机选择5个点,每点调查10 m2,记录总株数和成茎的甘蔗数。

药后90、120 d,评价各处理大区作物的长势和保护状况。

实收测产:按每大区取5个点,每点10 m2,调查有效茎数、每株茎径和株高。进行现场称重实收实测记录,并折算出单位面积产量。

测量糖度:按每大区取5个点,每点取10个样本用锤度仪测量糖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

从表2可知,第1次用药后14、32 d,处理1、2、3的防效均在80%以上,比处理4(对照药剂)提高12.29~26.79个百分点;药后47、60 d,处理2、3防效均达到100.00%,分别比处理4提高51.89、48.33个百分点。可见,处理1、2、3对蔗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处理3的防效最好。

从表3可知,第1次用药后14 d,处理1、2、3的防效达到50%以上,而处理4(对照药剂)的防效仅为3.70%。药后36、62 d调查,处理1、2、3的防效达到90%以上,而处理4分别只有19.31%和55.46%。

从2个试验点的4次调查结果看,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各处理(处理1、2、3)对蔗螟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5%阿维·毒死蜱乳油(处理4)的防治效果。

2.2 对甘蔗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从表4、5可知,处理1、2、3的产量均比处理4产量增加,其中,北合村试验点平均增产9.2%,而凌陶村试验点平均增产高达44.8%,2个试验平均增产27.0%。说明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蔗螟虫比15%阿维·毒死蜱乳油效果更好,能提高甘蔗产量。处理4产量高于CK,说明使用药剂防治甘蔗螟虫能有效减少甘蔗产量损失。

从产量构成因素看,2个试验点中处理1、2、3的株高和茎粗均比处理4和处理5增加。2个试验点的单位面积有效茎均是以处理1最高,说明早期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蔗螟虫有利于提高甘蔗的有效茎。

由此可知,处理1、2、3除了能很好地控制螟害外,还能起到增加有效茎、茎径、株高的效果,从而提高单产。

2.3 药害情况

据试验期间的全程观测,各处理的甘蔗生长正常,没有发生药害。

2.4 作物的长势和保护状况

据药后90 d和120 d观测,作物长势和保护状况均良好。

3 结论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看,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较好,表现在植株受害率减少、甘蔗有效茎增加、植株增高、增粗等,因而在防止甘蔗由于受螟虫危害导致甘蔗有效茎减少、植株变矮变细、糖度降低、产量降低等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2个试验点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各处理的产量比对照药剂平均增产27.0%,可见防效及增产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因此在生产中推荐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 mL/hm2在甘蔗苗期喷施,并以相同的剂量在药后14 d再次喷施。

4 参考文献

[1] 黄应昆,李文凤.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糖料,2006(4):34-35.

[2] 商显坤,黄诚华.甘蔗螟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5):20064-20066.

[3] 罗志明,李文凤,黄应昆,等.3.6%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J].农药,2010(5):383-384.

[4] 杨世常,夏银果,陈寿宏,等.20%康宽悬浮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总结[J].甘蔗糖业,2010(2):14-19.

[5] 方峰,赖开平,叶一强,等.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10(1):24-26.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区悬浮剂防治效果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5%灭幼脲悬浮剂防治山药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马尔凯大区 星罗棋布的古村落与博物馆中的生活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