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龙
摘要 介绍春棚番茄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幼苗期管理、开花坐果期管理、结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番茄的高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番茄;春大棚;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辽宁东港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092-01
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端,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有1/3面积的番茄是在春大棚中栽培。1月上旬开始育苗,4月上旬开始定植,6月中旬左右开始采收,8月结束。由于这一时期温度逐渐升高,产量又高,经济效益好。平均产量达150 t/hm2,产值为60万元/hm2,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栽培模式,现就东港市番茄春大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品种应选择冬美、粉太郎。
2 培育壮苗
番茄苗生长快,易徒长,培育壮苗是抗病丰产的基础。壮苗的标准是茎粗节短,株高20~30 cm,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
2.1 营养土配制
将1/3园土(没种过茄科作物的)、1/3腐熟农家肥、1/3腐熟马粪混合过筛。1 m3营养土加过磷酸钙1 kg、草木灰5~10 kg、磷酸二氢钾0.2 kg、多菌灵100 g,混合均匀,然后撒入苗床内,同时撒毒饵防止地下害虫。
2.2 浸种催芽
在播种前,将种子充分晾晒干燥,不要在水泥地面或金属上晒种,以避免烫伤种子,影响出苗,保证发芽率高,且出苗整齐。将晒好的种子用50~55 ℃的温水浸10~15 min,水温下降后连续泡5 h后捞出,放入湿纱布或湿毛巾中催芽。适宜温度25~30 ℃,每天清洗1次,待50%的种子“露白”即停止催芽。
2.3 播种
播种前应保持土壤的适当湿润,在温室内可采用架床或电热温床。把催好芽的种子撒播在苗床上,播后覆营养土0.8~1.0 cm,扣上小拱棚。拱内平铺地膜(主要保温、保湿),当有50%出苗时马上抽掉地膜[1]。
2.4 苗期温度管理
可采取“三高三低”的变温管理法,以培育壮苗。播种后,为让幼苗顺利出土,白天保持温度在25~30 ℃,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 ℃;大部分幼苗出齐后,为了防止徒长要降低温度,白天控制在20~22 ℃,夜间控制在12~14 ℃为宜。移苗和缓苗期温度要高,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温度控制在13~14 ℃;缓苗后温度要低一些,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0~23 ℃,夜间温度控制在13~14 ℃。五叶期以后温度可适当高些,白天温度控制在23~28 ℃,夜间温度控制在13~15 ℃,定植前7 d左右要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 ℃,夜间温度控制在8~10 ℃以适应新的环境。
3 幼苗期管理
番茄由第1片真叶出现到现大蕾为幼苗期。一般应在2~3片叶期间,本着“宁小勿大”的原则进行分苗,需要60~80 d。东港地区一般定植密度为5.25万株/hm2,重施底肥,施硫酸钾120~150 kg/hm2、磷酸二铵600~750 kg/hm2、充分腐熟农家肥75 t/hm2、饼肥750 kg/hm2、硼肥15 kg/hm2、锌肥15 kg/hm2,为高产奠定基础。
4 开花坐果期管理
番茄开花坐果期指第一花序从现大蕾到第1个果实坐住,此期一般需要15~30 d。低温季节或气温偏低时,应注意加温或避免定植过早,防止果实坠秧是番茄开花坐果期的重点。冬美、粉太郎等品种的结果能力都比较强,体内促进坐果的内源激素比较充分,人工补充激素时要轻,用药量比药物说明书上规定的浓度降低1/3左右,或点花后3~4 d花梗变粗为最佳浓度。若浓度大,会出现幼果开裂、露籽、大果脐、扁形果等生理障碍。一般情况下,第1穗留2~3个果,第2、3穗可留3~4个果,在第3个穗花以上留3片叶摘心。然后在花穗以上的叶腋间留1个健壮的侧枝。如果植株的营养状况和光照、温度条件都比较好的情况下,可在侧枝上再留3穗果。
5 结果期管理
从第一花序果实坐住到果实全部采收为番茄的结果期。此期一般在80~100 d,整个结果期不同花序之间、同一花序不同花朵之间、果实膨大与花芽分化之间、结果与长秧之间都存在着营养的竞争问题,因此在生产上要加强肥水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秧果并壮[4]。
5.1 保花保果
春棚番茄开花时期,气温较低,落花落蕾严重,要喷防落素保花,随着气温升高至20 ℃以上,防落素浓度要相应降低,也可采用沈农丰产剂二号。保花药可加入11‰的50%腐霉利或65%硫菌霉威,防止灰霉病。喷花要在上午或下午进行,喷到已开放的花内(花柱处),可用手遮挡未开花蕾或花萼处。不可加大浓度,不可重复喷花,以避免空洞果和顶尖果的形成。
5.2 控制大棚温度,防止高温危害
番茄不耐高温,棚温过高易引起日灼果或着色不良。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控制在15~17 ℃。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4~28 ℃,夜间控制在16~20 ℃,地(下转第94页)
(上接第92页)
温控制在18~22 ℃。后期要加大放风量,延长放风时间,棚温不可超过32 ℃,在棚外温度达到15 ℃时,要昼夜通风。
5.3 加强肥水管理
及时追肥,第一穗花点花后,要在3 d之内及时浇水施肥,当番茄在第一穗果鸡蛋黄大小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施硫酸钾150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当第2、3穗果膨大期进行第2次追肥,施尿素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并结合灌水。坐果后可喷施叶面肥。盛果期喷以钾肥为主的叶面肥[5]。
5.4 整枝疏果
冬美、粉太郎等品种采取单杆整枝方式,定植后2周及时吊蔓,绑蔓。开花后要及时打杈。
5.5 适时采收
番茄应在果顶转红时采收,此时是运输销售的最佳时期。
6 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要利用品种抗病优势,在大棚中采用生态防治技术,可达到少用药。
防治晚疫病,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6]。防治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叶霉病,用45%百菌清烟剂3 750 g/hm2熏蒸3~5 h,此外,要严格控制大棚内湿度。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喷雾。
7 参考文献
[1] 张树华,王海英,张明瑶.无公害大棚番茄春季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130-131.
[2] 陈木林.闽南地区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4(7):32-34.
[3] 孔磊,黄修君,毕景浩,等.冬暖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4(8):22-24.
[4] 王红旗.大棚番茄早春高产栽培[J].乡村科技,2014(2):12-13.
[5] 李亚琼.固原市原州区设施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90.
[6] 罗建秀.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