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绿色增产技术措施

2015-08-17 16:32刘守田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粮油保障措施成效

刘守田

摘要 介绍粮油绿色增产技术措施,提出保障技术顺利实施的措施,分析取得的成效,以为粮油绿色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粮油;绿色;增产技术;保障措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061-02

近年来,随着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的连续发生流行和化学肥料的滥用,不仅造成了害虫抗药性大幅提高,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残留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农业部也在2015年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为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有效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笔者所在的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镇从2013年起开始实施推广农药化肥减量控害绿色增产技术措施,截至2015年4月,累计推广面积达1 166.66 hm2,涉及农户1 455户,建立核心示范区133.33 hm2,该技术措施推广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1 技术措施

1.1 建立核心示范区

在下符桥镇圣人山等村建设粮油绿色增产核心示范片,建设面积133.3 hm2,共涉及18个村民组,150余个农户,其中种植面积20.0 hm2以上生产大户3户。示范片内机耕路等交通设施便利,排灌渠道等农田基础设施良好,3名20.0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以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生产为主业,种田水平中等以上,前3年水稻平均单产为6 750 kg/hm2,农户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

1.2 设定明确的技术目标

计划在3年内示范区粮食单产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带动全镇水稻单产每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农药、化肥使用量每年降低5个百分点以上,水田化肥和农药利用率逐年提高[1];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通过减量控害绿色增产示范片创建,推进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并重,促进粮食单产提高,品质提升,质量安全,环境改善,实现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1.2.1 开展绿色防控。在示范区内开展病虫害及苗情定点监测。安装频振式杀虫灯50盏;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统防统治,确保水稻生产绿色防控面积达到9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使用面积达到100%,依据准确的病虫情报适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

1.2.2 改革育秧方式。示范区内推广软盘旱育秧,采用无纺布育秧,减少白色污染。水稻肥床旱育秧无纺布应用面积达到30%以上。由种植大户陈以祥等人牵头在示范区建立一座占地面积1.33 hm2育秧工厂,有偿为农户提供育秧服务,开展工厂化育秧模式创新[2]。

1.2.3 推广良种。在示范片推广高产、优质、高抗良种深两优5814、Ⅱ优7954、Ⅱ优768、新两优6号、Ⅱ优8006等,应用率达到90%以上;建立准两优608等再生稻百亩示范方。

1.2.4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培肥土壤,与规模养殖企业合作使大田增施有机肥6 000 kg/hm2,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依据县土壤肥料站土样测试结果制定肥料配方和用量,采取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等方式使示范片内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

1.2.5 开展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内水稻小麦机耕、机收面积达到100%;水稻机播育插秧技术、油菜机播机收技术应用率达50%以上。

2 保障措施

2.1 成立组织,落实责任

镇成立粮食绿色增产示范模式建设领导组,分管农业领导任组长,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业务站长任副组长,负责日常工作,各村负责人及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其他人员为成员,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实施。

2.2 加强宣传,开展培训

在示范区内建立固定标牌,明确技术措施、实施面积、责任人等;结合农时季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示范片,开展作物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调查;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在病虫草害防治关键适期及时采取措施,上门入户指导农户田间管理,减少施药次数,为其提供技术保障[3]。

2.3 争取资金,物化补贴

积极争取、整合项目资源。对示范片内农户采取良种良法补贴政策倾斜,对农户使用无纺布、有机肥、配方肥、生物农药等采取集中统一议价,分户购买,按种植面积补贴的方式补助农户[4]。

3 取得的成效

3.1 降低用量,减少成本

据统计,项目区内病虫害防治次数由之前的平均4.9次减少至3.1次,农药用量由之前的1 974.66 g/hm2降低到1 428.75 g/hm2,农药成本由之前的1 323.00元/hm2降低到目前的1 162.50元/hm2;化学肥料使用量由之前的平均1 410.12 kg/hm2降低到目前的平均1 161.60 kg/hm2,减少248.52 kg/hm2,化肥成本由之前的1 621.64元/hm2减少到目前的1 335.89元/hm2,减少285.75元/hm2。

3.2 提高作物产量

2014年示范片内水稻平均产量为6 972.75 kg/hm2,较全镇平均单产(6 702.75 kg/hm2)增产270 kg/hm2,按1.38元/kg计算,增收372.6元/hm2。

3.3 减轻环境污染

通过示范片内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增施有机肥、良种良法配套等技术的使用,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和残留量,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危害。

4 参考文献

[1] 崔伟,刘桂平.世界粮食形势及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5(11):17-21.

[2] 江贵凡.对维护粮食安全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04(6):31-32.

[3] 姜志德,常国庆,杨立社,等.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4(6):355-357.

[4] 刘振伟.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355-357.endprint

猜你喜欢
粮油保障措施成效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