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015-08-17 16:26林生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优质稻比较试验品种

林生旺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顺昌县单季中、晚稻种植的优质稻组合,特选择甬优9号、丰两优1号、嘉优99、中浙优1号、深两优5814与宜优673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优质稻品种均表现很好,产量均比宜优673高,适宜当地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福建顺昌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053-01

顺昌县耕地面积1.24万hm2,水稻田面积1.16万hm2,单季中、晚稻面积有0.98万hm2,顺昌县又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单季稻产量逾9 000 kg/hm2[1-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对稻米的品质要求逐年提高,为此筛选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已成为农业科研及农技推广部门的重要课题,2014年顺昌县大干镇农技站以宜优673为对照,对5个优质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顺昌县大干镇富文村进行,海拔138 m,地势平坦开阔,排灌方便,中上肥力,砂质壤土,光温条件好。

1.2 试验材料

参试水稻品种为甬优9号、丰两优1号、嘉优99、中浙优1号、深两优5814、宜优673。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以宜优673作对照(CK)。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6.7 m2,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试验在同一块田内进行,统一播种,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插秧规格,统一田间管理。秧地施25%复混肥375 kg/hm2,5月13日播种,6月10日插秧,插秧规格20 cm×23 cm,每小区均插1 430丛,每丛插1粒谷,试验田施碳铵750 kg/hm2、过钙450 kg/hm2作基肥,追肥于6月20日施45%复合肥22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穗肥7月12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3-5]。秧田管理措施:5月22日用1%吡蚜酮150 g/hm2+25%优乐得375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叶蝉、稻飞虱,6月2日再喷1次,药剂同上;6月8日用20%三唑磷1 500 mL/hm2+20%三环唑1 50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飞虱、二化螟及稻瘟病。试验田管理措施:6月25日用40%毒死蜱900 mL/hm2+20%三唑磷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虫蝉、飞虱、卷叶螟及二化螟,7月10日用30%全击1 500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8月4日用30%爱苗450 mL/hm2+3%井冈霉素6 000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纹枯病、稻温病及稻曲病,8月20日齐穗后再喷1次,药剂同上,6月28日用20%双草醚225 g/hm2+10%比嘧磺隆150 g/hm2对水300 kg/hm2喷雾进行除草,水管按常规管理,在水稻整个生长期进行田间观察记载,收获时取样考种,并按小区实割测产,折算单位面积产量[6]。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生育期比CK短的有丰两优1号,生育期138 d;深两优5814生育期139 d。比CK长的有甬优9号,生育期149 d;嘉优99生育期145 d;中浙优1号生育期146 d。

2.2 主要性状

参试品种中有效穗最高的为深两优5814,达到261.0万穗/hm2,以宜优673(CK)最少,为223.5万穗/hm2,其他品种为226.5万~259.5万穗/hm2。株高以宜优673最高,为132.0 cm,中浙优1号最矮,为105.0 cm,其他品种为115.0~120.7 cm。穗长以深两优5814最长,为27.0 cm,甬优9号最短,为25.0 cm,其他品种为25.3~26.7 cm。穗粒数以甬优9号最多,达200.8粒;宜优673(CK)最少,为159.6粒,其他品种为168.5~198.0粒,结实率以中浙优1号最高,为92.7%;嘉优99最低,为82.0%;其他品种为82.1%~87.6%。千粒重以宜优673最重,为30.5 g;嘉优99最轻,为25.9 g;其他品种为26.0~28.0 g。

2.3 抗逆性

由表3可知,各品种均表现群体整齐、无杂株,中浙优1号株型表现为紧凑,其他品种株型均表现适中,未出现倒伏品种,叶瘟、穗颈瘟、百叶枯病均未发生,甬优9号、嘉优99纹枯病表现为5级,其他品种均为3级,深两优5814落粒性表现为中等,其他品种均表现易落粒。中浙优1号、宜优(下转第62页)

673叶色淡绿,其他品种均为绿色。

2.4 产量

由表4可知,甬优9号、丰两优1号、嘉优99、中浙优1号、深两优5814、宜优673实割产量分别为10 675、9 520、10 570、9 790、9 430、9 145 kg/hm2,以甬优9号产量最高,比CK增产16.73%,其次为嘉优99,比CK增产15.58%,第三是中浙优1号,比CK增产7.05%,第四是丰两优1号,比CK增产4.10%,第五是深两优5814,比CK增产3.12%。

3 品种评述

(1)甬优9号。全生育期比宜优673长6 d,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宜优673增产16.73%,达极显著水平。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粒壮,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耐肥抗倒,易脱粒,具超高产能力,米质优,适宜全县作单季中、晚稻,栽培上注意防治基腐病和稻曲病,生产上可作主栽品种推广(海拔500 m以下区域)。endprint

(2)丰两优1号。生育期比宜优673短5 d,产量位居参试品种第4位,比宜优673增产4.10%,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叶色深绿,剑叶挺直,株高115.0 cm,有效穗259.5万穗/hm2,结实率81%,千粒重28.0 g,粒长型,颖尖无色,穗顶端谷粒有短芒。熟期转色顺畅且好,手工易脱粒,该品种耐肥,在田管过程中要突出早管、早施肥,增加用肥量,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生产上可作主栽品种推广。

(3)嘉优99。全生育期比宜优673长2 d,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比宜优673增产15.58%,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感光性强,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分蘖力强,茎秆粗壮,剑叶长直,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株高121.0 cm,穗长25.7 cm,有效穗249.0万穗/hm2,粒数198.0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5.9 g,米质优,耐肥性能好,因此在栽培上应选择肥力中上的田块,不宜选冷烂田和肥力低下的田块,加大用肥量,尽量避开稻瘟病区,可作单晚新组合主栽品种推广。

(4)中浙优1号。全生育期比宜优673长3 d,产量居参试品种第3位,比宜优673增产7.05%,达极显著水平,群体整齐,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抗病能力强,抗倒伏,易脱粒,稳产高产,米质优。栽培上注意增施钾肥,秧龄控制在25 d左右,避开稻瘟病区种植。适宜本县作单季中稻种植,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5)深两优5814。该品种为弱感光品种,全生育期比宜优673短4 d,产量居参试品种第5位,较宜优673增产3.12%,株叶形态好,穗粒结构协调、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剑叶挺直,叶色深绿瓦状,熟期转色好,米质优,株高120.0 cm,穗长27.0 cm,每穗176.5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6.0 g,栽培上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一般不施肥,合理密植,表现稳产、高产,已成为顺昌县水稻生产的当家品种。

4 参考文献

[1] 饶锋,熊书敏,罗小新,等.国家杂交水稻(中稻)展示品种比较试验报告[J].中国种业,2009(4):51-52.

[2] 李顺康.优质杂交水稻多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9(1):26-27.

[3] 陆国保.部分晚造超级稻品种特征特性试验[J].广西农学报,2008(3):12-15.

[4] 骆建文,蔡秋萍,曾昭华.超级稻高产栽培试验与示范总结[J].江西农业学报,2007(11):107-108.

[5] 金巧玲,姜红.机插水稻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6):639-642.

[6] 程建平,吴建平,王友根,等.机插对籼型杂交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机化,2009(6):45-48.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质稻比较试验品种
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在镉超标稻田的表现评价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
宣城市2016年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方式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品质的影响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